三、按照自然规律行事(1 / 1)

人文九课 何香久 1505 字 2个月前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处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意是说,有一种东西是由混混茫茫的物质构成的,在天地生成之前它就存在了,听上去,它寂静无声,看上去,它浑茫无形,自己在那里独立地存在着,永远也不会消失;周而复始地回旋着,永远也不会停下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天地的母体,我不知它的名字,给它起个字,称其为“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号,可以称其为“大”。因为它大的无边无际,所以可以伸延到遥远的至极;因为它延伸到了遥远的至极,所以就会向回返,由此我们可以对宇宙的状况作这样的概括: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种最大的东西,而人就是四大中的一大。由于天地是由道产生的,人是由天地产生的,天的禀赋是道赋予的,人禀性又是天地赋予的,所以人按照天地的准则行事,而天地则按道的变化准则运行。因为道是在那里自然而然变化着,所以道的变化准则是依自然而变化。

老子提出了新的本体论依据,也就是关于世界本源的命题。首先,他指出,“道”这个东西比“天”更根本,因为它比“天”更早产生,“先天地生”,“天”出于“道,”是“道”的一个生成物。

那么,这种“先天地生”的“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老子自己解释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

老子说:“道”这种东西,是恍恍惚惚的,惚惚恍恍啊,其中却有某种形象。恍恍惚惚呵啊,其中却有某种物质。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微之气。精微之气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其中竟有可靠验证。

道就是这么一个很抽象的东西。请注意,我用了“抽象”这个词。我们平常总说“抽象”,这个词的概念是什么,具体的形象被“抽”掉了,剩下的是就只有若隐若显的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了。道是被“抽”了“象”的,所以它才这么恍恍惚惚,惚惚恍恍,这么一个无状之状,其中虽然有象,有物,但这“象”和“物”却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是一种无象之象、无物之物的物质性的存在。所以只好把它命名为“道。”

这是哲学家找不到确切的语词表达自己思想时常常遇到的痛苦和困窘,也是中国上古哲学带着相当的模糊性、朦胧性、混沌性的一个表现。老子用了许多很不确定的词来形容道的不可捉摸,但是这些不确定的词却非常美,让我们今天读起来很容易进入一个“恍兮惚兮”的迷离世界之中。

老子认为,这个“道”是有着生成功能的。他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道这个东西,是万物生长的源头,它生出的是“一,”一再生二,二再生三,三可以生万物。我们不妨形象一些,如果说“道”是“无”,那么,“一”呢?“一”就是“有。”无中生有。“二”是什么?“二”是“无”和“有。”下面很关键了,“三”呢,“三”是“无”与“有”生出的“物”。即万物之本源。在这一组关系中,“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原动力和创造力。

也有一种更直接的解释,说“一”是指一团混沌的原物质之气,也就是后世道家们讲的“元气”。这个气是什么?是混沌的具体化,是原初物质,是天地之母。这种原初物质用现代物理学来解释就是一种微粒物质,所以我们的沧州老乡、当代大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道家关于“气”的理论是原子论的萌芽。

老子接下来又指出万物都是背阴而向阳,由阴阳激**而成的和谐体。也就是说,万物具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互相作用,成为和气。老子的这一哲学贡献是很了不起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进一步讲“道”为“万物之母”、“万物之始”、“万物之宗”、“众妙之门”、“天地之根”的。

在这里,老子所讲的“道”,与印度的“梵”,都表达了一种无限的涵盖、一种普遍关系、一种最高境界的存在。“梵”在印度哲学中表达了什么意思呢?按照《奥义书》的解释,它是“唯一的灵魂”,天地和空气都由它织成,还有风和所有的生命体。

同时,我们也应该特别注意,这里“人”的位置是十分明确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不但可与万物并列,而且与他的母体天地相并列。与他的祖体大道相并列,被放在了万物之上,列为宇宙的四大之一。

注意,这里“人”不是指人的个体,也非群体,而是指人的总体。是一个“类”概念。这一概念提出,是人类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是人作为一个物类进行自我探索的前提,更是人对自我本性、自我本质、自我价值认识的前提,也是从本质上理解人生和解决人生问题的前提。

这里谈人,已超越了人自身,追溯到人类的母体,进而追溯到人类母体之母体。这样就把对人的研究放在宇宙学说的指导之下。

这里谈人的时候,也不再局限于人的本身,而是从人与他的母体的关系上,从人与他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关系上来讨论,指出人是天地的产物,天地是“道”的产物,所以人的禀性在本质上与天地一样,与“道”一样。要认识人的禀性,就要认识天地的禀性,就要认识“道”的禀性。“道”的禀性是自然而然,天地的禀性源于“道”,也是自然而然,人的禀性源于天地和“道”,所以也是自然而然的。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老子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有关宇宙的观念,第一次从宇宙之中选出了四个大类,其中包括宇宙的源头——“道”,人类借以生存的天和地还有人自己。第一次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展示于人的眼前。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老子也是第一次站在宇宙的源头来观察人,探索人类自我,以此来确定人的基本特征和行为准则。

从此,人类的智能开发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即以寻根溯本的方法来寻找自我。

《庄子.田子方》中讲了一个孔子请教老子的寓言故事,它用现身说法的形式说明了个人如何亲自体验“初始之完美”,以及由此而获得至高无上的意境:

孔子去拜见老子,老子刚洗完头,披散着头发等待它干,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木头人,孔子退出静候。过了一会见到老子,孔子说:“莫非是我眼花了,亦或果真如此呢,刚才先生形体直立不动有如枯木,好像超然于人世之外而独立存在”。

老子说“我的心已在最初万物发生的虚无之境游历”。孔子问“这是什么意思”?老子答:“那是理智之心难以认知、人类语言难以描述的,只能给你说个大概:至阴寒冷,至阳炎热。寒冷出于天,炎热出于地,两者互相**而万物产生,万物产生有其规律,但看不见形象,死生盛衰,时隐时现,日迁月移,每日都有所作为,却看不见它的功绩。生有所萌发之本源,死有所归返之境地。始终循环往复,既无端点也无穷尽处,若不是这样,还有什么能构成初始本源呢”。

孔子又问:“您能告诉我游历此境的情景吗?”

老子回答:“到达这种境界是最美好快乐的,谁能体会到最美好最快乐的境界,谁就可以被称为圣人”。

庄子借这个故事表明了道家的个人理想——能够像老子那样“游心于物之初”,从而超凡脱俗成为“至人”。

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世之上,人世背后,有一个超越于人世的世界,是事物的条理、法则和规范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宇宙的源头和人世的根据,人世上的一切都由这个世界产生并由这个世界主宰。

这一点与老子的思路是不谋而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