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孔子之“立”(1 / 1)

人文九课 何香久 2259 字 4个月前

十九岁时孔子娶亲了,他的夫人是宋人亓官氏。

第二年,他的儿子出生了。鲁国国君鲁昭公派人送来两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就给新出生的儿子起名叫“鲤”,字“伯鱼。”

这件事说明,二十岁的孔子,已经渐露头角了。

实际上孔子依然没有“贵族”起来,他当时干什么工作了?在季孙氏家当“委吏,”也就是仓库的保管员。这一份低贱的工作,孔子却做得很出色,升斗出入,会计出纳,账目清清楚楚,丝毫不差。所以孔子是中国最早的会计,也是中国第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业绩的会计,虽然他的会计生涯很短。接下来季孙氏又让他做“乘田,”这份工作比当“委吏”还不体面,就是放牧和管理牛呀马呀驴呀这些牲口,孔子照样非常敬业,他个子长得高高大大,有力气,很勤快,又肯动脑筋,早出晚归,精心管理,所以这项工作他又做得非常出色,他放养的牲畜一只只都膘肥体壮,而且繁殖也很多。孔子对干这些粗活并不感到低人一等,而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为什么能这样呢?他把做每一件事都看作学习的过程,他始终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所以他后来向人谈起他当仓库保管、做牛倌驴倌的经历,并没有命途多舛的感慨,而是充满了自豪,《孟子。万章下》记录他当时是怎么跟人聊起这段经历的:“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让我管仓库吗,我就把出人账目弄的井井有条;让我放牛羊吗,我就把牛羊养得壮壮的。最简单的工作,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

除了给人看仓库当牛倌,业余时间孔子还干过另一件事,就是在婚丧嫁娶的草台乐器班子里当吹鼓手。这个行当我们现代人看起来似乎更下贱,可是孔子却做得很起劲。需要多一份工作养活老婆孩子是一个原因,主要是孔子通过这项工作把六艺中的“乐”精通了。他不仅掌握了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而且也更深层地把握了乐理和音乐的文化精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学到了扎扎实实的“礼”。在所有的礼仪中,丧礼是最复杂的,从人死到下葬,全套礼仪程序有六十多项,每一个步骤都要靠丧祝,也就是丧仪主持人来安排与实施。这是一份很体面又很专业的工作。据说后来孔子曾随同老子在洛阳为人举办过丧事。他在五十岁正式从政担任大夫之前,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就是给人家主持丧礼。孔子自己说他从事这项工作非常恭谨,“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论语。子罕》)什么意思呢?是说给人家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酗酒,不因为喝酒而耽误事情。不仅仅是这样,他的学生注意到,孔子在办丧事的人家吃饭,从来就不曾吃饱过。孔子是一米九一的大块头嘛,人高大饭量自然也就大,赶上个家境不好的丧主光是招待这帮人就是个不小的负担。另外是吃饱了容易犯困,一犯困难免在礼仪程序上出错。这种对丧家真切的体谅,让孔子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当然这一样是孔子学习社会的一个途径。

所以年纪轻轻的孔子就成了一个精通“六艺”的楷模,而且有了非常大的名气。乡亲们称赞他同时又为他惋惜,说“了不起啊!孔子这个人。他的学问竟然是那么广博,没有办法说他是哪个方面的专家。”孔子听了说“我真不知道以什么做专长才好,驾车吗?射箭吗?那我就驾车好了。”

孔子确实是个学问很渊博的人。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把他难倒。这不是因为他是个“生而知之”的天才,他自己就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的知识来源于对古代知识的热爱,再就是靠勤奋敏捷的学习。

说到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孔子真算是古今第一个楷模。他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语录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比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论语。为政》)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比如“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比如“笃信好学”,(《论语。泰伯》)比如“百工居肆而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比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比如“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等等等等,很多很多。

古人说“孔子无常师”,这是很对的。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谁有一技之长、一孔之见,谁就是他的老师,卫公孙朝曾问子贡:孔子这么大的学问,是跟谁学的?子贡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首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这个公孙朝不太相信孔子能如此博学,他可能会想,文王、武王都是上古之人,距离当世数百年,孔子怎么会知道关于他们的事情呢?这可能吗?子贡回答说:文王、武王虽然不在,但文武之道还是存在的。贤者懂得其中的大道理,不贤者懂得其中的小道理,谁都可能跟文武之道发生接触,我的老师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学到,为什么非要有固定的某一位老师呢。

孔子和师襄学习鼓琴,这位师襄,是鲁国的一位乐官,古代乐官是称作“师”的,所以后来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就把师作为自己的姓了。我想师襄大概很少遇到孔子这么执着的学生,他弹奏一支曲子,连续十天也不更換,师襄说:“你可以換一支曲子了。”孔子说:“我虽然熟悉了这支曲子的旋律,但是还没有领悟它的技巧。”过了些时日,师襄说:“这支曲子的技术你已经掌握了,可以換一支别的曲子了。”孔子说“但我还没有领悟这支曲子的内涵。”又过了些时日,师襄再催他,他说:“我还没有领悟这支曲子描写的人物形象。”这样又过了些日子,孔子默然有所思,向远处眺望,说:“我或许领悟到这支曲子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了,这个人长得黑黑的,身材高高大大,眼睛看着远方,好像胸怀着统一天下的大志,这不是周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听了十分吃惊,他离开了老师的座位,向孔子这个学生拱手行礼说:“这支曲子就叫《文王操》,正是周文王所作的呀!”(这则故事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学习一支曲子,不但要把握它的旋律,领悟它的演奏技术,还要揣度它的精神内涵,追寻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学习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才能真正达到致知的目的。这是孔子“学而不厌”的一个生动例证。

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学生子路说:“你听说过六种品德与六种流弊的说法呜?”子路说:“没听说过。”孔子说:“那我来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这种弊端就是愚昧上当;爱好明智而不爱好学习,这种弊端就是漂浮无根;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这种弊端就是伤害自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这种弊端就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这种弊端就是胡作非为;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这种弊端就是狂妄自大。”(原文参见《论语。阳货》)

在这里,孔子指出人有六种美德,即行仁、明智、诚实、直率、勇敢、刚强,但如果不爱好学习,这六种美德就会被六种弊端所遮蔽。在美德培养与建设中,“学习”是极其重要的。

同时,“学而不厌”的孔子也是一个“问而不厌”的人。他头一次进入鲁国的太庙参加周公的祭祀典礼时,从始到终,见到什么就拉住别人问什么,好像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童。有人对他的“每事问”深感不理解,说:都说郰邑大夫叔梁纥的儿子精熟周礼,可他从一进了太庙,就见了什么问什么,没见他住过嘴,哪里像个懂得周礼的人的样子。孔子听见了,他怎么说呢?他说:“这才是合乎礼的呀!”

孔子求学,始终保持着一种“如饥似渴”的姿态。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鲁国的属国郯国的郯子来朝见鲁昭公,在欢迎他的一次宴会上,鲁国大夫昭子问郯子说:“少昊时代往往以鸟名来作官名,这是为了什么?”郯子说:“少昊是我的祖先,这件事我也知道一点。当时少昊刚立,正好有凤飞来,于是就有了以鸟名官的习俗。”接下来郯子又讲了当时的详细情况。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再也不能心安,他连夜敲开了郯子在国宾舘下榻房间的门,迫不及待地向郯子请教关于少昊时代官制、礼仪、制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甚至连孩子也能成为孔子的老师。我们来看大屏幕,这里有一幅孔子见老子的汉画像石图案,这幅图画的就是孔子见老子。右侧弯腰行礼的两个人是孔子和老子。请注意在孔子和老子中间,还站着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项橐。有一个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孔子去见老子的路上,到了一个小村庄路口,路中央有几个小孩子在垒石头玩,孔子的学生子路下车让小孩子把石头移开,为首的一个叫项橐,他问子路:“车上坐的人是谁呀?”

子路说:“是孔子。”

项橐又问:“孔子是干什么的?”

子路说:“孔子是圣人!”

项橐笑说:“圣人是不是什么都懂?”

子路说:“当然了,没错!”

项橐说:“那太好了,我有个问题,想去请教圣人。”

于是就来到孔子车前,孔子早听见项橐和子路的对话了,就问他:“你想问什么呢?”

项橐问:“我想问你是城躲车还是车躲城?”

孔子说:“当然是车躲城了!”

项橐得意地指着路中央说:“那你看看,我垒的是什么?”

孔子一看,这孩子在马路中间垒的正是一座小小的城。

孔子吩咐子路赶着车从这“城”边上绕过去。

没想到这个小孩子又追上孔子的车驾,问:“我还有个问题,你说天上的太阳是早晨离得近还是晚上离得近?”

孔子说:“当然是早晨太阳离得近了。”

项橐说:“你说是离得近了暖还是离得远了暖?”

孔子说:“那肯定是离得近了暖。”

项橐问:“那为什么我觉得中午的太阳暖呢?”

这一下把孔子难住了。他说:“这个小小年纪的项橐,也是我的老师啊。”

孔子注重向每一个有专长的人学习,更注重向大师学习。《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都记载了他向老子问礼的故事:孔子大约三十岁时,有机会到周代京都洛阳参访,拜会了担任国家博物馆长的老子,并向老子请教礼制的问题。老子给他作了详细的解答。在为他送行时,老子为他送行时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他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矫气与多欲,态色与**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对孔子教导说:你所说的那些人,连骨头都化成灰了,只有他们的言论思想还在。作为一个君子,时运到了,就应该乘时而起,时运还没到,就像蓬草随风飘移。因为这时任你本领再大且千方百计,仍不为世所用。我听人说,高明的商人会把货物囤积起来,而看起来他什么都没有;有大德之人,表面上看起来反而大智若愚。所以,你应该消除自己身上的矫狂之气,祛除渴望功成名就的多欲之心,更要少一些试图改造这个世界的幻想,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没有一点好处,我要告诉你的,也就是这些了。

这次历史性的会见改变了孔子对世事的想法,也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十岁的时候,孔子已经成了鲁国的著名学者,并且开始授徒设教了。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此时的孔子已经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完成了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