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应该在何时拉开?出击点又应该设立在什么时候?当大幕拉开,观众希望能够尽快了解舞台上的这些人都是谁,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在那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但也有一些剧中的人物需要唠叨上很长时间,才会揭露他们的身份与目的。
在《乔治和玛格丽特》(George and Margaret)[11]这部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平庸剧本中,作者花了40页的篇幅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家庭。然后我们在第46页里终于发现了一条线索,有人看见家中的一个儿子走进了女仆的卧室。但这一话题又被搁置了,家庭生活重新走上正轨。这个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点神经兮兮,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直到第82页,我们终于肯定那个儿子确实去过女仆的房间。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你知道,不过是一场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罢了。
尽管这部戏里,人物们的刻画都十分出彩,犹如精美的铅笔画,但我们依然好奇他们为什么出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其中的情节有些夸张,但这出戏还是精细地描绘了这个家庭平静的生活场景。作者十分擅长描写家庭生活,但缺乏关于人物编排的基本知识。
描写一个毫无目的,抑或是对目标的追求心猿意马的人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就算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若他的思想高度和外界环境条件都还不足以支撑他达成愿望,那么这个人物对于你的戏剧而言依然是个累赘。
是什么使得一个人物能够推动一系列事件的发展,来帮助自己获得成功,或者导致自己的毁灭?答案只有一个:必要性。要有一件迫在眉睫甚至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使得这个人物必须作出决定与行动。
如果你的剧本里有这样的人物,甚至有许多,那么你的出击点就已经设立在了及格线之上。
一出戏的起始点可以选在某个冲突恰好爆发成危机的关键时刻。
一出戏也可以从一个角色的人生转折点开始。
一出戏同样可以从一个引发冲突的决定开始。
一个好的出击点是在戏剧的最开始就展示出一起事件正处于千钧一发的时刻。
在《俄狄浦斯王》的开场,俄狄浦斯决定寻找杀死忒拜城国王的凶手。在《海达·高布勒》中,海达对自己丈夫及他所捍卫的一切都不屑一顾,这也是个好的开始。她的蔑视之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她对这个可怜男人的所有举动都感到不满。我们已经了解了泰斯曼的性格,便会好奇他能对这样的虐待忍受多长时间。我们想知道他对妻子的爱是否能够使他屈服,还是他会奋起反抗。
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12]中,我们先是听到士兵们担心克莉奥佩特拉对安东尼将军的过度掌控,于此得知,安东尼将军的爱情与他的地位及责任之间存在着冲突。而对立发生时,正值他的事业巅峰,在战争中,克莉奥佩特拉帮助凯撒和布鲁特斯[13]击败了罗马一方。作为罗马的执政官三巨头之一,安东尼召唤她前来问责。在这个场景中,安东尼是原告,克莉奥佩特拉是被告,但安东尼爱上了她,这其实有悖于他的地位及罗马的利益。
在这些能够当之无愧被称为戏剧的作品中,至少有一个角色在启幕时就已经达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在《麦克白》中,一位将军听到预言,认为自己能成为国王。这个念头一直占据着他的脑海,直到他将在位的国王杀死。这出戏始于麦克白开始贪求王位的时间点。(转折点。)
《一生一会》(Once in a Lifetime)[14]的故事开始于主角辞掉了工作,决心进军好莱坞。(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因为他们的存款余额已经告急。)
《灵魂拒葬》始于六名士兵拒绝被埋葬的时刻。(这是个转折点,因为此时人类的幸福受到了威胁。)
《客房服务》(Room Service)的开场情境是酒店经理要求自己的姐夫立即结清他的剧团运营费用。(这是个转折点,因为此刻如果费用不结清,他有可能失去工作。)
《他们将会永生》(They Shall Not Die)开场的节点在于当地治安官说服两名小女孩,去指控斯科茨伯勒家男孩们的强奸行为。同时,男孩们决定撒下弥天大谎,试图为自己的种种罪行开脱,逃避刑罚。(转折点:他们的自由危在旦夕。)
《利力姆》的起始事件是这位英雄主人公与他的雇员们发生对峙,但他冲破理智,毅然与一名年轻女仆生活在了一起。(这是转折点,因为他的工作受到了威胁。)
《人类的悲剧》(The Tragedy of Man),马达齐[15]著,开场时刻是亚当违背了自己对主的诺言,吃下了禁果。(转折点:他的幸福生活岌岌可危。)
《浮士德》(Faust),歌德[16]著,故事的起始点是浮士德将灵魂出卖给了路西法。(转折点:他的灵魂受威胁。)
《卫兵》(The Guardsman)[17]的开始是一位作为职业演员的丈夫,在嫉妒的驱使下,决定假扮成一名卫兵,来考验妻子的忠诚。(出击点就是人物必须作出重大决定的时刻。)
问与答
问:什么才算重大决定。
答:对角色来说,是能够成为他们人生转折点的决定。
问:然而,也有些戏剧并不是用这些方式开场的,比如施尼茨勒[18]的剧本。
答:确实。但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剧本,其中的人物都经历了由爱至恨般在完全对立的两极之间转变,在这个巨大的转变过程中,需要经过许多步骤,你也许只想展现一个、两个或者三个步骤,但无论如何,都需要人物先作出一个决定去开启剧情。当然,这些决定,或者决定之前的准备阶段,不会像最后的关键决定那样影响深远。如果你阅读“过渡”这一章节,就会发现在一个人作出决定之前,需要经历许多微妙的心理过程:疑惑、希望和犹豫。如果你希望在这出戏中对人物在做准备时的心态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那么你必须放大这些细节,把它们补充详尽,使得观众能够被它们吸引。如果有人要写这样一出戏,一定要对人类行为有着卓越的洞察力。
问:你会建议我写这样的剧本吗?
答:你应该了解自己的强项,以及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一主题。
问:换句话说,你并不鼓励我这样做。
答:并不是不鼓励你,只是我们的职责在于教你如何写作或评论一部剧本,而不是告诉你具体应该写什么主题。
问:有道理。一出戏是否能结合冗长的准备出击与果断出击这两种类型?
答:任何类型的结合都可以写出好剧本。
问:现在,让我总结一下,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我们的剧本必须从人物作出某一决定的时刻开始,因为冲突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发展的,人物也因此有机会展现自我,并证明前提。
答:正确。
问:出击点必须是作出决定的时刻,或者是准备作出决定的时刻。
答:没错。
问:好的人物编排和对立统一的关系能够确保冲突的发生,而出击点就是冲突开始发生的时刻,对吗?
答:是的,请继续。
问:你认为冲突是一部戏中最重要的部分吗?
答:我们认为,人物必须通过冲突来展现自我,而如果没有人物,冲突也就无关紧要了。在《奥赛罗》中,人物光是作出选择就能引发冲突:一个摩尔人希望能够迎娶名门望族的参议员之女。但对莎士比亚来说,用身份的悬殊差异来展开戏剧毫无意义,虽然舍伍德在《傻瓜喜事》里还是采用了这种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互诉衷肠的时刻,通过二人的对话透露他们的背景和性格特点,让观众对他们进行了解。于是,莎士比亚选择了从伊阿古入手,因为他正是那位引起冲突的人物。从一个简短的场景中,我们了解到他对奥赛罗的憎恨,也了解到奥赛罗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与苔丝狄蒙娜私奔的事情。换句话说,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二人之间的伟大爱情和这份爱情面对的阻碍,还知道伊阿古意图毁掉奥赛罗的幸福生活和高高在上的地位。如果一个人一直在考虑实施谋杀,他还不够吸引人,但如果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实施谋杀,并开始独自策划或者合谋,这个人物就有了戏剧性。如果一位男士向一位女士求爱,他们可能会连着几天几夜都说着同样的话语,但一旦他说:“我们私奔吧!”这就可以作为一出戏的开头。这一句话暗示了很多信息。他们为什么要私奔?如果她回答道:“你的妻子该怎么办?”我们就有了答案。如果这个男人有足够的能力与坚定的意志实行他的决定,冲突就会随着他之后所作的每一个大小决定而不断升级。
问:为什么易卜生没有将戏剧的开头设定在娜拉被海尔茂的疾病所困扰,疯狂地寻求帮助的那个时刻呢?在她决定伪造父亲的签名时,一定会有不少冲突吧?
答:确实,但那些冲突都发生在她的脑子里,外人无法看见。在这些冲突里,都不存在“对立人物”。
问:有的,海尔茂和柯洛克斯泰都是。
答:柯洛克斯泰之所以愿意借钱,正是因为他知道这份签名是伪造的。他希望能够借此丑闻来夺取海尔茂的职权,所以才帮助娜拉通行无阻地伪造了文书。而海尔茂正是娜拉伪造文书的动因。在那时,他遭受的病痛折磨正是激励着娜拉拿到这笔钱的唯一驱动力。
易卜生为《玩偶之家》选择的出击点并不理想。他应该将这出戏的起始点安排在柯洛克斯泰急不可耐开始讨债的时刻。这样,施加在娜拉身上的压力就会揭示出她的性格,并且加速冲突的发展。
第一句台词就应该是一句引发冲突的引子,其中涉及的人物也需要在冲突中不断展露出自己的性格。如果在戏剧冲突开始之前,你还大费周章地去罗列证据、描绘故事背景、营造氛围,那么这出戏一定不会好看。不论你的前提是什么,不论人物性格如何,剧中的第一句台词都应该引起冲突,并交代出人物证明前提的背后动机。
问:如你所知,我正在写一出戏,一部独幕戏。我已经有了前提,人物也已经编排好了。我写好了故事梗概,但还是觉得某些部分有点问题,我的剧本缺乏张力。
答:我们来听听你的前提。
问:绝望致使成功。
答:再说说你的故事简介。
问:一个极度羞涩的大学男生深深地爱上了一名律师的女儿。她也爱着他,但同时也景仰着自己的父亲。男孩知道她的父亲并不认可自己的能力,因此她不可能跟他结婚。后来,这个男孩见到了女孩的父亲,他才思敏捷,三言两语就使男孩成了巨大的笑柄。
答:然后呢?
问:她对他感到同情,决定嫁给他。
答:跟我说说你的出击点。
问:这个女孩试图说服男孩跟她回家,去见见她的父亲。然而,男孩一直十分讨厌这位父亲过度干涉二人的关系,就……
答:有什么事情是迫在眉睫的吗?
问:当然是那个女孩的决定。
答:不对。如果她的婚姻必须得到她父亲的支持,她的爱一定不够深沉。
问:但这是他们一生的转折点。
答:怎么说?
问:如果父亲不同意,他们就不得不分开,所以此时他们的幸福生活难以为继。
答:这无法让我信服。她是犹豫不决的,因此,她无法引起升级型冲突。
问:但这里确实有升级型冲突,男孩拒绝去她的家里……
答:稍等一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的前提是“绝望致使成功”。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前提就是你的戏剧最精练的提要。你的剧本没有张力是因为你忘记了自己的前提。你的前提说的是一码事,而故事简介说的是另一码事。你的前提指出,一个人处于生死攸关的境地,但故事简介里并没有这层意思。为什么不把剧本的开场设定在女孩的家中,让这个男孩等待着女孩的父亲呢?此时的男孩十分绝望,他正在跟女孩强调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
问:他立下了什么誓言?
答:他发誓如果女孩的父亲不赞成他们的婚事就要自杀,他的死会让女孩内疚自责。
问:接下来呢?
答:接下来你就可以循着剧情简介展开情节。父亲的智慧和精明声名在外。他对男孩严加盘问,我们知道此时男孩已经十分绝望,他做好了心理准备,决定一旦失败就自我了断。此时,他的生命危在旦夕,所以这肯定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这样,女孩的父亲对男孩说的每一句话都变得尤为重要。总之,男孩会为了活下去而努力奋斗,甚至有可能做些出乎意料的事。因为性命攸关,他可能会将自己的羞涩之情抛之脑后,奋起反抗,直面女孩的父亲。这个女孩深受感动,也与他共同抵抗自己的父亲。
问:能否在不危及主角生命的情况下就能做到这些呢?
答:可以,但是如果我没记错,你之前正在担心自己的剧本不够有张力。
问:确实。
答:你的剧本之所以没有张力,就是因为没有什么迫在眉睫的大事。你的出击点不对。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都处于这样的境地,然而有些人不久后就忘记了自己曾经痴迷的对象,也有些人表面上看似听从了家长的意见,实际上依然在背地里私会。在这两种情况中,都没有发生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他们的状态还不足以支撑起一部剧本。另一方面,你的这对情侣面临的处境则严峻得多。至少,这个男孩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转折点,他正命悬一线,他的事迹值得被书写。
就算你有了一个好的前提,人物也经过了精心编排,但如果没有设定好出击点,戏剧就会停滞不前。剧本之所以会停滞,就是因为在戏剧的最开始并未出现任何紧急的情况。
你肯定听过这句古老的格言:“每个故事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
如果有哪位作家把这句话当真了,一定会遇到麻烦。
如果每个故事都必须有一个开头,那么这些故事大概会从某个人物的受孕开始描写,并以他们的死亡结束。
你也许会提出反对意见,说我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这句格言不能仅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算你是对的,但许多剧本之所以遭遇滑铁卢都是因为他们的作者有意无意间遵循了亚里士多德的格言。
《哈姆雷特》的故事并不是在大幕升起时才开始的,而是始于很久以前的一桩谋杀案,在大幕拉起时,死者的鬼魂正回到人间寻求正义。
那么,这部戏的开场并不是在整个故事的起点,而是在中段。在戏剧开场前,已经有人犯下了邪恶的罪行。
这时你又要争辩了,说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就算是“中间”部分也有着开头和结尾。或许吧,但如果这是他想表达的观点,他一定能够表达得比我们所读到的字面意思更明确。
《玩偶之家》的起始点也并不是在海尔茂生病的时候,也不是在娜拉拼命筹钱试图挽救海尔茂性命的时候,甚至也不在她伪造了自己父亲签名来获得借款的时候,更不是海尔茂在痊愈后回到家中,还没找到工作的时候。都不是。这部戏的开场也没有设在娜拉省吃俭用偿还贷款的那些年里,而是开始于柯洛克斯泰发现海尔茂得到了银行经理这一职位的时候。那时,柯洛克斯泰开始敲诈娜拉,这出戏也就此展开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开场并不设置在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结下宿怨深仇的时刻,也不是在罗密欧爱上罗瑟琳的时刻。而是当罗密欧拼死去凯普莱特家中见到朱丽叶时,戏剧才真正开始。
《群鬼》的起始点并不是在阿尔文太太离开丈夫,向曼德牧师献出自己以寻求帮助的时候,也不是在吕嘉纳的母亲怀上了阿尔文上尉的孩子时,更不是在阿尔文上尉去世的时候。它的起始点是在欧士华身心俱疲地回到家中,他父亲的鬼魂也重回人间,开始不停地纠缠他们的时刻。
一个作者必须找到一个肩负紧急任务的角色。他的需求必须是迫在眉睫的。
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故事或者剧本里需要有这样紧急的时刻,并且要交代出为什么在这个时刻下,这个人物需要马上处理一件极度紧迫的事情。不论这件事情是什么,人物的动机都必须来自这个戏剧开始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事实上,你的故事是在戏剧开场前就已经发生,否则就无法成立。
你的戏剧需要从故事的中间阶段开始讲述剧情,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从最初的起因开始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