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清初,为维护明朝江山而殉难者,为反抗清朝入主而殉国者,其人数之多,其悲壮之情,迈越前代,影响至今。仅举孙承宗和史可法两段史事,其爱国精神,以见一斑。
先说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今河北高阳人,相貌奇伟,说起话来声音清亮,万历三十二(1604年)年,科举高中榜眼。孙承宗有谋略,万历的时候发生“梃击案”,大学士吴道南问他:“‘梃击案’当怎么办?”孙承宗说:“事关东宫,不可不问;事连贵妃,不可深问。”
天启帝即位,孙承宗做日讲官,就是皇帝老师。皇帝很喜欢听孙承宗讲课,不久,提拔他做礼部侍郎。孙承宗还熟悉兵法。辽阳失陷后,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仍兼帝师。兵部尚书、辽东经略王在晋要在山海关外八里地方再建一座城池,以加强防守。但是六品小官宁前道袁崇焕反对,认为应当在山海关外二百里处建宁远城。王在晋不听,袁崇焕就写信给宰相叶向高。叶向高跟孙承宗商量,孙承宗说:“我去巡查一下。”宰相同意,皇帝准许。于是,孙承宗骑马出关,由袁崇焕陪同,到山海关外,考察宁远城址。他同意袁崇焕的意见,认为宁远是山海关的屏障,宁远不可不守。回到山海关,孙承宗同王在晋有一段对话。
孙承宗问:“等八里铺重城修好,是否把旧城现有的四万人都填进去守?”
王在晋答:“要另外派四万。”
孙承宗问:“旧城外为新城,旧城外埋的地雷为敌人设,还是为自己设?新城如守不住,四万新兵怎么回来?”
王在晋答:“在山上留了三座山寨,万一溃败,可以去那里。”
孙承宗反问:“军队还没打仗就准备山寨,不是教他们溃败吗?而且我军败退官兵可以去,敌军难道不能跟上去吗?现在不考虑恢复辽东,只想着守山海关,把关外屏障都放弃掉,引得敌军逼近,京城以东还安宁得了吗?”??
孙承宗和王在晋推心置腹地谈了七天七夜,王在晋仍不同意。
孙承宗回京后,和叶向高都支持袁崇焕主守宁远的意见,就在给皇帝讲课的时候,面奏所闻所见,顺便说了一句:“王在晋不堪重用。”随后,明朝调走了王在晋,这才有了之后的宁远大捷。
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承宗已经年迈退休,多尔衮率清军破长城。十一月初九,清军攻打孙承宗的老家高阳。县令雷之渤闻警先逃,告老还乡的原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孙承宗本无守土之责,却率领全家儿子、孙子、曾孙和乡民,登城据守,要与高阳城共存亡。清兵攻城不下,就环绕城墙,呐喊三周。守城兵民也三次呼应。接着,清军再次围攻高阳城。激战一天一夜,城被攻陷,孙承宗被抓。清军劝降,孙承宗说:“我是天朝大臣,城亡我也与之亡,不就是死吗,无须多言。”说完,面朝皇宫的方向叩头,然后投缳而死,年七十六。随后,孙承宗的儿子、孙子、曾孙都战死,家里的妇女都自杀,阖府三十多人,除一个儿子因在外地做官而免于难之外,全家都殉于社稷。
明末爱国之臣,北有孙承宗,南有史可法。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北京大兴籍,河南祥符(今开封市祥符区)人,短小精悍,目炯有光,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官凤阳巡抚、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这个官,廉洁守信,和下属均劳苦。出征的时候,士兵吃不饱,他决不会自己先吃饱,所以士兵都愿意以死效力。
崇祯皇帝自缢后,凤阳总督马士英与阮大铖计议,要在南京立福王朱由崧为新的君主,虽然史可法等大臣列出立福王有七个不可——贪婪、荒**、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但是史可法面对清朝大敌还是赞同了。立了福王之后,五月,南明朝廷讨论战守问题。史可法说:“福王应该素服祭祀郊坛,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福王升史可法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仍掌兵部。史可法议分江北为四镇,自请督师,出镇淮安、扬州。
当时,福王小朝廷极度混乱。有人为争官位,在殿堂之上大吵大闹,甚至拔刀相向,互相追逐。史可法上疏说:“陛下如果躬谒祖陵,亲眼见到泗州、凤阳,蒿莱满目,鸡犬无声,肯定非常悲愤,愿能慎终如始。身处深宫广厦,想到诸陵魂魄未安;享用玉食大餐,想到诸陵没有麦饭;膺图受箓,则念为什么忽然陷入危亡;早朝晏罢,要念为什么忽然丧失大业。小心谨慎,无时懒惰荒废,二祖列宗将默佑中兴。如果安处东南,不思远略,贤奸无辨,威断不灵,豪杰裹足,祖宗怨恫,东南一隅,不可保啊。”史可法句句恳切,字字到位,直到今天我们读起来,还是为他的赤胆忠心所感动。当时清军南下,形势严峻。史可法每次缮写奏疏,都反复诵读,声泪俱下,听到的人无不感泣。
在危难时刻,史可法保持德高品洁的本色。福王给他所加少保、太子太保、少师、太子太师等,他都力辞不受。他身为督师、兵部尚书、大学士,但行不张盖,食不重味,夏不用扇子,冬不穿皮衣,睡觉都不脱衣服,可谓枕戈待旦。史可法很能喝酒,即便喝数斗都不醉,但他在军中滴酒不沾。过除夕,写文书到夜半,疲倦索酒。厨师报告,肉已分给将士,没有下酒菜肴,史可法就用盐粒豆豉下酒。除夕夜,他喝了几十杯,怀念先帝,潸然泪下。
清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南明诸军缺饷,将士吃不饱饭。总兵官高杰到睢州,被叛将许定国杀害。高杰部兵大乱,屠掠睢州附近二百里殆尽。史可法闻变,流涕顿足,叹道:“中原不可能收复了!”
清军攻陷盱眙,南明援兵战败。史可法连夜赶回扬州。扬州城中,人们斩关出逃,舟楫一空。史可法传檄援兵,无一兵一卒前来。正月二十,清兵赶到。第二天,总兵李栖凤就拔营出降。但是史可法指挥扬州官民同仇敌忾,御城坚守。旧城西门险要,史可法亲自防守。他写信寄给母亲和妻子说:“如果我死了,就把我葬在高皇帝陵墓的旁边。”就是说,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而且就是死了,也要给高皇帝朱元璋守陵。两天后,清兵来到扬州城下,炮击扬州城西北角,城破。可法自刎未遂,被清军抓住。清军劝降,他毅然拒绝,被杀。扬州知府任民育、同知曲从直、江都知县周志畏、两淮盐运使杨振熙等,都死于城难。清军因扬州兵民拼死抵抗,在城中大肆屠杀,被称为“扬州十日”,惨绝人寰,流传至今。
史可法面对敌军,坚强不屈,壮烈殉难,无法寻尸。一年后,家人将他生前遗物葬于扬州城外梅花岭。后来人们建有史公祠纪念他。
国难当头,大学士孙承宗、兵部尚书史可法都顽强抗敌,战斗到最后,以死报国。这种士人的气节被后人景仰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