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志法灵龟①(1 / 1)

【原文】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②。有所欲,志存而思之③。志者,欲之使也④。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⑤。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⑥。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⑦。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⑧。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职分明矣⑨。

【注释】

①“志”,个人心志、意志。陶弘景注:“志者察是非,龟能知吉凶,故曰养志法灵龟。”意思是,志者可以明察是非,乌龟可以预知吉凶之兆,所以说“养志法灵龟”。

②“思”,内心思绪。这两句意思是,所谓养志,是因为心中之气所郁结的思绪不够通达。陶弘景注:“言以心气不达,故须养志以求通也。”意思是,因其心中之气不够畅达,所以需要通过养志的方法以求得通达。

③“思”,思考、思虑。这两句意思是,如果想要思绪通达,就需要凭借养志而深入思考。

④这句意思是,所谓“志”,会受到内心欲望的驱使。

⑤“散”,涣散。这几句意思是,内心的欲望一旦过多就会导致心气涣散,心气一旦涣散就会导致志的衰竭,志的衰竭就会导致思绪不能通达。陶弘景注:“此明纵欲者,不能养气志,故所思不达也。”意思是,这就是为了说明放纵欲望之人,不能通过养气而获得志,所以思绪会有不通达之处。

⑥“徨”,惶惶不安。这几句意思是,所以说人的心气如果能够专一,那么欲望就不会让人内心惶惶不安;如果欲望没有使人内心惶惶不安,那么人的志意就不会衰减,志意没有衰减,那么思虑的道理就会通达。陶弘景注:“此明寡欲者,能养其志,故思理达矣。”意思是,这句话是说清心寡欲之人,能够蓄养其志,所以他所思虑的道理就会通达。

⑦这句意思是,思虑的道理如果通达了,那么和气自然相通。和气相通,那么乱气就不会郁结在胸中而使人烦闷。陶弘景注:“和通则莫不调畅,故乱气自消。”意思是,心气平和通达之后就没有不调和不顺畅的地方了,因此乱气自然也就由此消失了。

⑧这句意思是,所以说,需要对内进行养志,对外就可以了解他人。

⑨这句意思是,养志可以使人心气通达,了解他人就可以做到人尽其职且职责分明。陶弘景注:“心通则一身泰,职明则天下平。”意思是,内心通畅就可以使人一身通泰,职责分明就会天下太平。

【译文】

所谓养志,是因为心中之气所郁结的思绪不够通达。如果想要思绪通达,就需要凭借养志而深入思考。所谓“志”,会受到内心欲望的驱使。内心的欲望一旦过多,就会导致心气涣散,心气一旦涣散,就会导致志的衰竭,志的衰竭就会导致思绪不能通达。所以说人的心气如果能够专一,那么欲望就不会让人内心惶惶不安;如果欲望没有使人内心惶惶不安,那么人的志意就不会衰减,志意没有衰减,那么思虑的道理就会通达。思虑的道理如果通达了,那么和气自然相通。和气相通,那么乱气就不会郁结在胸中而使人烦闷。所以说,对内进行养志,对外就可以了解他人。养志可以使人心气通达,了解他人就可以做到人尽其职且职责分明。

【原文】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①。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②。志不养,则心气不固③;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④;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⑤;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髣髴;髣髴,则参会不一⑥。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⑦;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⑧。

【注释】

①这句意思是,如果要对他人使用养志之法,那么就必须知道对方是如何养气与养志的。

②“所安”,心中所有的想法。“所能”,所能够做的事情,即对方的个人才能。这几句的意思是,察知人的心气是盛是衰,就需要通过养志与养气的方法去获知,由此可以获知他心中的想法,以及他的个人才能。陶弘景注:“将欲用之于人,谓以养志之术用人也。养志则气盛,不养则气衰。盛衰既形,则其所安所能可知矣。然则善于养志者,其唯寡欲乎。”意思是,“将欲用之于人”,就是将养志之术使用在其他人身上。养志可以使人心气旺盛,不养志则使人心气衰减。盛衰之理一旦形成,那么就可以知道对方心中所想以及才能所在。然而那些善于养志之人,应该都是清心寡欲的吧。

③“固”,牢固、稳固。这两句意思是,如果不能养志,那么心气就没办法稳固。

④这句意思是,心气不能稳固,那么所有思虑之事就不能通达;思虑之事不能通达,那么意志就不充实。

⑤“猛”,迅速、反应灵敏。这几句意思是,意志不充实,那么反应与对策就不够迅速灵敏;反应与对策不够迅速灵敏,那么就会形成志的缺失以及心气发虚。

⑥“髣髴”,即“仿佛”,精神恍惚。这几句意思是,志的缺失以及心气发虚,就会造成神的丧失。神的丧失,就会造成精神恍惚;精神恍惚,就会导致志、心、神三者的参会没有办法专一和谐。陶弘景注:“仿佛,不精明之貌;参会,谓志、心、神三者之交会也。神不精明则多违错,故参会不得其一也。”意思是,仿佛,不精明的状态;参会,也就是说志、心、神三者相互交会。神志不够精明就会发生很多错误之处,所以志、心、神三者的参会就没有办法和谐专一。

⑦这句意思是,养志的开始,务必让自己安静下来。自己安静下来,那么志和意就能够充实坚定。

⑧“神明”,人的精神。这几句意思是,志和意能够充实坚定,那么威势就不会分散,由此人的精神也就可以固守在身上,从而才可以分散对方的威势。陶弘景注:“安者谓寡欲而心安也。威势既不分散,神明常来固守。如此则威积而势震物也。上‘分’,谓散亡也,下‘分’,谓我有其威,而能动彼,故曰乃能分之也。”意思是,所谓“安”,就是让人清心寡欲而追求内心安宁。威势既然不能分散,那么人的精神就会固守在身体之中。如此就可以使得威势积聚,从而达到震慑他物的效果。第一个“分”,就是说散亡;第二个“分”,就是说我有威势,所以能够震慑对方,因此说可以分散对方的威势。

【译文】

如果要对他人使用养志之法,那么就必须知道对方是如何养气与养志的。察知人的心气是盛是衰,就需要通过养志与养气的方法去获知,由此可以获知他心中的想法,以及他的个人才能。如果不能养志,那么心气就没办法稳固。心气不能稳固,那么所有思虑之事就不能通达;思虑之事不能通达,那么意志就不充实。意志不充实,那么反应与对策就不够迅速灵敏;反应与对策不够迅速灵敏,那么就会形成志的缺失以及心气发虚。志的缺失以及心气发虚,就会由此造成神的丧失。神的丧失,就会造成精神恍惚;精神恍惚,就会导致志、心、神三者的参会没有办法专一和谐。养志的开始,务必让自己安静下来。安静下来,那么志和意就能够充实坚定。志和意能够充实坚定,那么威势就不会分散,由此人的精神也就可以固守在身上,才可以分散对方的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