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合第六(1 / 1)

题解

“忤”,违背、悖逆。尹桐阳曰:“‘忤’,《说文解字》作牾,逆也。”“合”,顺应、符合。“忤合”,本指“背向”“离合”。陶弘景注:“大道既隐,正道不得,坦然而行。故将合于此,必忤于彼。令其不疑,然后可行其意,若伊吕之去就是也。”意思是,当所处的大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正道不得施行时,就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另谋出路,就如同伊尹辅佐太甲时,因太甲沉迷酒色不听劝谏,伊尹当机立断将太甲放逐。尔后太甲悔悟,又把他迎回朝中悉心辅佐。吕尚曾求仕于商而不得重用,后辗转渭水,以钓鱼为生,直到八十岁时遇到姬昌。萧登福说:“《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二引作‘午合篇’,相背为忤,相向为合。忤合旨在说明,处天下纷扰,君臣际会之时的背向问题。良臣须择主而事,然而既有所择,便有‘忤’与‘合’的问题发生。合于此者,一定忤于彼,反之亦然。君子必须善于处理去就之际,并必须以飞箝之术来寻找真正值得辅佐的人。”萧注可作参考。

综上所述,可知本篇旨在说明游说之士与君主的遇合问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忤合之术的必要性。因为世间事物都存在“忤”与“合”的客观规律,“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即是说,凡事都有趋向融合或悖逆的两种趋势,在游说时,能否尊重这种客观规律,是计谋能否合适的关键,而且“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即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这就更需要掌握忤合之术。

其次,如何实行忤合之术。施行忤合之术,实施其“合”的对象,须选“成于事而合于计谋”的君主。反之,对那些不能“成于事而合于计谋”的君主,则须“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而“与之转化”,即要顺应事情发展的规律,察知事情发展的关键,以及各项政教措施恰当与否,然后随着形势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策略。同时,在运用“忤合”之术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对自己才能、智谋有着正确的估量。

最后,列举历史上伊尹、吕尚运用忤合之术取得成功的案例,进一步阐述了忤合之术的运用。

忤合之术产生于战国纷乱的特殊背景之下,当时各诸侯国间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联合,时而又相互攻伐。这给纵横策士实施忤合之术提供了客观环境;同时,本篇说“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这种思想为纵横游说之士活动提供了理论根据。如张仪先后在秦、魏等国做官。又如陈轸本为齐国人,先仕秦,再仕楚,后来既仕楚又贰于秦,“朝秦暮楚”的典故便是由他而来。忤合之术不仅为纵横策士开辟了广阔的政治活动舞台,也极具鲜明的时代特色。

【原文】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①。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②。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③,必因事物之会④,观天时之宜⑤,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⑥。

【注释】

①“趋合”,投合、应和。“倍反”,“倍”,通“背”,背叛、反叛。陶弘景注:“言趣合倍反,虽参差不齐,然施之计谋,理乃适合也。”意思是,客观情况千变万化,谋略也须针对实际情况来制定才合适。

②“化转”,变化运转。“环”,本义为圆环,这里指“忤”“合”的变化如圆环一样首尾相接,循环往复。“因事为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建立相应的制度而加以控制。陶弘景注:“言倍反之理,随化而转,如连环之属,然其去就,各有形势,或反或覆,理自相求,莫不因彼事情为之立制也。”意思是,“倍”“反”之间相互转换就如圆环一样首尾相接,循环往复。在游说时,或去或就,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抉择。

③“立身”,本指立足、安身,这里指养成处世的道德本领,自立于社会。“御世”,治理天下。“施教”,实施教化。“扬声”,使名声传扬于天下。“明名”,获得名望,显示名誉。

④“因”,因循、顺应。“会”,指关键、时机。

⑤“天时”,犹天命,这里指社会发展的状况与趋势。“宜”,合适、适当。

⑥陶弘景注:“所多所少,谓政教所宜多宜少也。既知多少所宜,然后为之增减,故曰以此先知,谓用倍反之理,知之也。转化,谓转变以从化也。”意思是,“所多所少”指的是政教的多少。圣人能从细微处获知所行政教措施恰当与否,并随之做出改变。“转化”即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策略。

【译文】

世间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有正有反,有顺有逆。在制定谋略时,要尊重“趋向”“背反”的规律,才能使谋略符合客观的需要。此两者之间的变化就像圆环滚动一样,循环往复。因此,在制定谋略时,要反复探求事物的各种变化因素,从而使制定的谋略能顺应各种形势的变化。所以圣人处在天地间,立身处世,实施教化,宣扬自己的声名,为自己获得盛名,都一定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察知事物发展的关键,以及各项政教措施恰当与否,根据这些预先了解的情况,然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策略。

【原文】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①。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②。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③。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④。反于此(底本为“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⑤。其术也。

【注释】

①“常”,长久、恒久。“贵”,尊贵。“师”,学习、效法。这两句意思是,世间没有谁能永久地处于尊位,也没有恒定不变的师法对象。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陶弘景注:“能仁为贵,故无常贵;主善为师,故无常师。”意思是,能施行仁义就能获得尊位,所以没有谁永远尊贵;以善为师,所以没有固定的可以师法的人。

②此承上句,说圣人常似无所作为,所以能无所不为。圣人不盲目听从,所以无所不听。陶弘景注:“善必与之,故无不与;无稽之言勿听,故无所听。”意思是,只要是善良的事圣人就会参与,而凡是无根据的言论圣人是不会听从的。

③“主”,根本。这两句意思是,圣人的行事都是以事情能否获得成功、制定的计谋能否切合实际为根本。陶弘景注:“于事必成,于谋必合。如此者,与众立之,推以为主也。”意思是,做事必定成功,制定的计谋必定符合需要。由此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并推选其为天下之主。陶弘景的这个解释不确切。

④“离”,背离。“不两忠”,指计谋不能同时适用于相反的两方。“反忤”,即忤合。陶弘景注:“合于彼,必离于此,是其忠谋不得两施也。”意思是,与此合必与彼相离,所以忠信和计谋不可能同时适用于敌对双方。

⑤陶弘景注:“既忠不两施,故宜行反忤之术。反忤者,意欲反合于此,必行忤于彼。忤者,设疑似之事,令昧者不知觉其事也。”意思是,既然计谋不能同时适用于敌对双方,那就需要适时使用忤合之术。所谓“忤”是指用疑似之事,蒙蔽一方。

【译文】

世上没有谁会永远处于尊贵之位,也没有谁会永远是大家师法的对象。圣人常常似乎无所作为,所以能无所不为。圣人常常不盲目听从,所以能无所不听。圣人的行事都是以事情能否获得成功、制定的计谋能否切合实际为根本。一般来说,制定的计谋与一方相合就必定与另一方相背,不可能同时适用于敌对双方,必定会有相合、相离的情况出现。所谓“忤合”就是与彼相合而必定背于此,而与此相合则一定背于彼,所以必须适时灵活运用“忤合”之术。

【原文】

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①。大小进退,其用一也②。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③。

【注释】

①“量”,衡量、估计。“与”,实施。“国”,指诸侯国。“家”,卿大夫。“身”,自身、自己。这八句是说,“忤合”之术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恰当地使用。陶弘景注:“用之者,谓用反忤之术;量者,谓量其事业有无;与,谓与之亲。凡行忤者,必称其事业所有而亲媚之,则暗主无从而觉,故得行其术也。”意思是,忤合之术的使用要依据对方的实际情况,且做到自然,不被察觉。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忤合之术的使用虽然依据其对象的大小或者策略的进退有所差异,但是运用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陶弘景注:“所行之术,虽有大小进退之异,然而至于称事扬亲则一,故曰其用一也。”意思是,忤合之术的运用对象虽有大小的差异,所用策略虽有进有退,但最终都是要助其成事以获得盛名。

③陶弘景注:“将行反忤之术,必须先定计谋,然后行之,又用飞箝之术以弥缝之。”意思是,忤合之术使用之前,必先制定好谋略,然后再以“飞箝”之术作为辅助。

【译文】

运用忤合之术治理天下时,必须先衡量天下的实际情况,再确定具体的策略;运用于管理诸侯国时,必须先衡量该诸侯国的具体情况,再确定具体策略;运用于管理卿大夫之家时,必须先衡量其家的具体情况,再确定具体的策略;运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时,必须先衡量个人的品性、才能、气魄等,再制定具体的策略。总之,忤合之术的使用,无论对象是大是小,策略是进是退,其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即必须先做好周密的谋划,然后施行,同时又以“飞箝”之术来辅助。

【原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①。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②;吕尚三就文王③,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④,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⑤。

【注释】

①“背向”,即指“忤合”之术。“协”,悦服。“四海”,泛指天下。这几句意思是,善于运用“忤合”之术的人,才能悦服天下,掌控诸侯,与他们内心相合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陶弘景注:“言古之深识背向之理者,乃合同四海,兼并诸侯,驱置忤合之地,然后设法变化而转移之。众心既从,乃求其真王而与之合也。”意思是,自古能懂得向背之理的人,能协同天下,兼并诸侯,运用“忤合”之术掌控他们,使对方依据实际情况而改变。天下服从后,再寻求其真实意图与之相契合。

②“伊尹”,伊氏,名挚,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官职,类似于“宰相”。伊尹为商朝著名政治家。传说伊尹曾经五次游说夏桀,五次游说商汤,然后才选定商汤为自己的君主,并忠诚地辅佐。他为商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后世为表彰他对商朝作出的伟大贡献,奉祀其为“商元圣”。“汤”,商朝的开国之君,又称成汤、成唐、武汤等。“桀”,夏最后一任君主,其为政残暴,荒**无度,后被商汤所灭。

③“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因其先祖曾封于吕,故以吕为氏,所以又称“吕尚”。此外,在先秦文献中还称他为“太公望”“吕望”“吕牙”等,后世则称其为“姜子牙”,是商周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西周文、武、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军事宰辅,史称其“佐天子为圣臣,治邦国为圣”,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他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封国之一——齐国的开国始祖。姜太公的政治思想和军事谋略,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文王”,姬姓,名昌,季历之子,西周奠基者。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之位,又称西伯昌。商纣时为西伯(“伯爵”),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yǒu)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被释放后,在自己的领地内大行仁义,天下诸侯多归附于他。其子武王姬发获得天下后,追尊他为文王。

④“明”,昭明。这句意思是,用伊尹、吕尚反复受命于明暗君主的例子,说明忤合之术的使用需要反复多次磨合才能成功。陶弘景注:“伊尹、吕尚所以就桀、纣者,所以忤之令不疑,彼既不疑,然后得合于真主矣。”意思是,伊尹、吕尚之所以靠近夏桀、商纣,是为了使对方不怀疑自己,对方不怀疑自己,然后才能与真正的君主相契合。

⑤“天命之箝”,天命的规定。这里是说伊尹辅佐商汤,吕尚辅佐文王,是他们使用忤合之术后才明白天命所归,故能君臣相知不疑。

【译文】

古代那些善于运用忤合之术的人,能够悦服天下,掌控诸侯,利用忤合之术使对方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改变,然后与贤明君主内心相合。所以商朝的开国功臣伊尹能五次投奔商汤,又五次投奔夏桀,而得不到夏桀的任用,最终受用于商汤,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周朝的开国元勋吕尚,曾多次接近文王,也曾多次投奔纣王,但得不到纣王的任用,而最终选择辅佐文王,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他们都是经过多次运用忤合术后才认清了天命所归,所以最终归附明主,尽心辅佐而无怀疑。

【原文】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①;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②;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③;材质不惠,不能用兵④;忠实无真,不能知人⑤。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⑦。

【注释】

①“至圣”,极聪明、高尚的人。“达奥”,通达高深的道理。“御世”,治理天下。这两句意思是,如果不是极端聪明睿智、能通晓幽深事理的人,不能够治理天下。

②“劳心苦思”,费尽心机,苦思焦虑。“原事”,揣度事物的本原。这两句意思是,若不能费心竭思,就不能揣度事物的本原。

③“悉心见情”,尽心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名”,作动词,命名。

④“材质”,资质。“惠”,通“慧”,聪慧。“用兵”,调兵遣将,即指挥战争。

⑤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为人老实,但不能诚心待人,也不能了解别人,从而得不到实情。

⑥这句话的意思是,“忤合”之术的实施必须要对自己的才能有正确的认识。陶弘景注:“夫忤合之道,不能行于胜己而必用之于不我若,故知谁不如,然后行之也。”意思是,“忤合”之术不能施行于能力超过自己的人,而只能用于不如我者,所以知道谁不如自己,是施行“忤合”之术的前提。

⑦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充分了解对方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基础上去行“忤合”之术,可以进退自如、随心所欲。陶弘景注:“既行忤合之道于不如己者,则进退纵横,唯吾所欲耳。”意思是,把“忤合”之术运用于不如自己的人,那么进退、纵横,皆能随心所欲。

【译文】

一个人如果不是极端聪明睿智,能通晓幽深事理,便不能够治理天下;不费心竭思,就不能推本溯源,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潜心探寻事物的本质,就不能给事物以恰当的命名;天资不够聪明,就不能运筹帷幄,带兵打仗;为人即使老实,但待人不够真诚,也不能真的了解别人,不能获取实情。所以,运用“忤合”之术,还须先了解自己,衡量自己的才能智慧,估量自己在哪些方面优于对方,在哪些方面又不如对方,能做到这样,就可纵横天下、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