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巇第四(1 / 1)

题解

“抵”,堵塞、弥补。尹桐阳曰:“‘抵’字当同‘坻’,堵塞之谓。”“巇(xī)”,缝隙、裂缝。“抵巇”从字面讲就是堵塞或弥补缝隙。陶弘景注:“抵,击实也。巇,衅隙也。墙崩因隙,器坏因衅,方其衅隙而击实之,则墙器不败。若不可救,因而除之,更有所营置,人事亦犹是也。”意思是,墙壁有了缝隙就有可能会崩塌,器皿有了裂纹就有可能破碎。应该在其缝隙刚产生时就想办法弥补,这样墙壁、器具才不会愈加崩坏。但是如果真的到了不可补救的时候,就要趁机除去,加以更换,以免带来更大的损失,人事也是如此。陶弘景的注释应是基本符合《鬼谷子》的原意的。萧登福也说:“抵巇篇即在教我们如何去弥缝事情的缝隙,使事情免于溃败。”

本篇认为事物之间总是有缝隙的,如果不能及时察觉,加以防备和弥补,就有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灾难。全篇可以划分为两层:第一层讲万事万物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罅隙。“巇者,罅(xi?)也;罅者,也;者,成大隙也。”因此,必须在缝隙尚小的时候加以弥补,否则就会发展成大的裂缝,最终土崩瓦解,不可挽救。即所谓“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第二层讲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抵巇之术要灵活地使用。所谓“世可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即是说当一个社会出现了某些问题时,策士要运用自己灵敏的社会洞察力,去发现这些问题,并针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当一个社会已经陷入深重的社会危机,漏洞百出无法弥补时,策士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彻底瓦解这个社会,尔后建立新的秩序。本篇还列举了从上古的五帝、三王,到当代诸侯的历史事件,以证明自己的“抵而塞之”或“抵而得之”的观点。

本篇是《鬼谷子》中最有特色的一篇,也是受正统思想攻击最厉害的一篇。作者不是站在最高统治者的立场来看待并处理社会矛盾,而是站在一种比较公正的立场来对待并处理社会矛盾。他的这种“可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的观点,把当时的民本思想推向了极致。但这种思想,也只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才有产生和宣传的空间。从秦始皇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王朝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把这种“不可治则抵而得之”的思想当作洪水猛兽加以批判或歪曲。所以,到了唐朝,“抵巇”又被曲解为“钻营”的含义。唐韩愈《释言》云:“不能奔走,乘机抵巇,以要权利。”明代宋濂评价《鬼谷子》:“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天下失。”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①。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②。巇者,罅也。罅者,也。者,成大隙也③。巇始有眹④,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⑤。此谓抵巇之理也。

【注释】

①“自然”,天然、非人为的。“合离”,聚合与分离。这两句意思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离合,皆有其自身的规律,非人力所能为。

②“反”通“返”。“往”,过去。“来”,未来。这几句意思是,近在眼前却看不到,是因为没有仔细考察对方的言辞;远在天边却了解得很清楚,是因为善于反顾历史、总结经验,以预测未来。陶弘景注:“察辞观行则近情可见;反往验来则远事可知。古犹今也。故反考往古则可验来今。故曰反往以验来也。”意思是,通过考察对方的言辞,观察其真实意图,那么就可以了解实际情况;返回过去,预测将来,则未来的事可以预知。古犹今,所以返回考察过去的事情,则可以预知未来的事情,所以叫“反往以验来也”。

③“罅”,《说文解字》:“罅,裂也。”其本义指陶器开裂,后泛指裂缝、缝隙。“”,同“间”,缝隙,这里指中等缝隙。这几句意思是,事物的崩坏都是从小处开始的,若不能及时补救,终会导致崩毁。

④“眹(zhèn)”,通“朕”,征兆、迹象。陶弘景注:“眹者,隙之将兆,谓其微也。”意思是,眹就是缝隙将要产生的征兆。闵如霖说:“事起必有眹,其始之微,如一隙之可抵而塞也。细微不谨,至于不为力难矣。”意思是,事情的发生必有征兆,开始是微小的,如果是小的缝隙,尚可以补救。如果最初没发现细微之处的错误,那么最终会导致即使花大力气也难以弥补的大错误。

⑤“塞”,堵塞。“却”,退却。“息”,止息、平息。“匿”,隐藏。“得”,取得、取代。陶弘景注:“自中成隙者,可抵而塞;自外来者,可抵而却;自下生者,可抵而息;其萌微者,可抵而匿;都不可捄(同“救”)者,可抵而得。”意思是,从内部产生的缝隙可以及早弥补堵塞,从外部产生的可使之退却;从下面产生的可以使之平息,刚刚萌发的可弥补隐藏。以上都不能补救的情况下就可取而代之。

【译文】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本身的发展规则,有时彼此相聚,有时又相背离,这都不受人的控制。有的事情发生在眼前却看不见,有的事远在天边却了解得很清楚。近在眼前却看不见,是因为没能仔细考察对方的言辞,远在天边却了解得很清楚,是因为能够借鉴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来证明当前或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巇”就是小裂缝。小的裂缝不加以补救,就会发展成中等裂缝,最终变成无法弥补的大裂缝,而导致事情崩坏。事物开始产生裂缝时,都会有一定的征兆,要留心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弥补或消除。裂缝刚开始的时候,或者堵塞,或者排除,或者使事故平息,或者使事故消失。但是当裂缝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程度,就需要用新的事物取代它。这就是“抵巇”的道理。

【原文】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①。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②。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③。其施外,兆萌牙蘖之谋,皆由抵巇④。抵巇之隙,为道术用⑤。

【注释】

①“危”,危险的征兆。陶弘景注:“形而上者,谓之圣人。故危兆才形,朗然先觉,既明且哲,故独保其身也。”意思是,圣人是超越世界一切的存在,因此在事物刚产生危险的征兆时就能了然于胸,因此做出明智的决定,并且保全自身。

②“因”,顺应。萧登福注:“因,依也,顺也。‘因化说事’意谓能随顺着事情的变化而去进行说服的工作。”此说可以参考。“通达”,通晓、洞达。“细微”,细小、隐微。陶弘景注:“因化说事,随机逞术,通达计谋以经纬,识细微而预防之也。”意思是,圣人能顺应事物的变化而言事,并随机施展谋略,进行谋划时,洞晓各种计谋的优缺点,能辨识细微的缝隙并预防其产生不可挽救的情况。

③“经”,经始、开始。“秋毫之末”,秋日禽兽毛的末端,比喻极为微细的东西。“挥”,动摇。“太山之本”,太山即泰山,泰山的根基。陶弘景注:“汉高奋布衣以登皇极,殷汤由百里而取万邦。经,始也。挥,发也。”意思是,汉高祖刘邦由布衣而终成天子,商汤从百里之地而后统一天下,他们都是由小发展到大的,世间万事万物也都是如此。

④“兆萌”,出现萌芽的征兆,即细微的征兆。“牙蘖(niè)”,“牙”通“芽”,“牙蘖”本指草木新生的枝芽,这里指小计谋、小策略。此句萧登福注:“那些办理政治的人,不能内顾,只务外事,国家即将混乱的征兆已经出现了,各种谋略因之而起,也都须由抵塞隙漏的方式来平息它。”

⑤陶弘景注:“然则巇隙既发,乃可行道术。故曰巇隙为道术用也。”意思是,当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及时发现了他的细微征兆,才可以选择恰当的治理方法。

【译文】

当事物出现危险的征兆时,圣人便能察觉,然后采取明智的措施补救并且保全自己。正因为圣人能通过分析事物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制定谋略,所以当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危险的征兆时,圣人能通过辨析事物的细微变化而认识到其原因,并由此制定相应的弥补措施。事物的危险变化无一不是起于秋毫之末,如果忽略不管,任其发展,最终即使是稳固的泰山根基也会被动摇。所以,如果要施展谋略于外,必须根据“抵巇”的原理,在事物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要及时发现其罅隙之处,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弥补。“抵巇之法”,是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技巧,也是圣人处理事情的根本方法之一。

【原文】

天下纷错①,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②,贤人不用,圣人窜匿③,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④;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⑤。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⑥。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⑦。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⑧。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⑨。

【注释】

①“纷错”,纷乱、混乱。

②“谗贼”,意思是,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③“窜匿”,意思是,逃窜隐藏。

④“相伐射”,陶弘景注:“伐射,谓相攻伐而激射也。”意思是,相互攻伐。

⑤“是”,指示代词,代指前面的四种情况。陶弘景注:“此谓乱政萌牙,为国之巇罅。”意思是,政事腐败开始产生,是国家崩坏的巇罅。

⑥“塞之”,堵塞裂缝,使恢复往常态势。“得之”,乘机取代,建立新秩序。

⑦陶弘景注:“如此谓抵而塞之;如彼谓抵而得之。反之谓助之为理;覆之谓自取其国。”意思是,若是缝隙尚可弥补,就想尽办法尽量弥补;若是缝隙已经无法挽救,就采取措施替代它。这里的“反之”是说采取措施进行弥补。“覆之”是说顺其败坏而夺取其国。

⑧“五帝”,即传说中上古五位帝王,一说是: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一说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陶弘景注:“五帝之政,世犹可理,故曰抵而塞之,是以有禅让制事。三王之事,世不可理,故曰抵而得之,是以有征伐之事。”意思是,五帝时期,政通人和,虽有缝隙,但仍然可以弥补,所以才有禅让制。三王之时,国家已经无可救药了,所以他们取而代之。

⑨“右”,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译文】

天下纷乱之时,国家没有英明的君主,公侯大臣道德沦丧,小人横行,大肆毁谤残害忠良之士,有才能的人得不到任用。圣人也为逃离乱世而隐居起来,贪婪奸诈之人四处兴风作浪,祸乱国家。君臣之间互相猜疑,各种势力互相攻伐,国家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就连普通民众之间也是父子离散,反目成仇。以上这些都是国家出现了裂痕的情况。圣人见到国家出现这些缝隙,就会用这些方式来加以弥补:如果世道还可以治理,就用“抵巇”之法,采取措施去弥补,使之能回到正轨;如果世道已经无可挽救,也用“抵巇”之法,使其迅速崩坏,以便能建立新的秩序。圣人使用“抵巇”之法,或者达到弥补的目的,或者破旧立新,或者使事物返回正轨,或者让它翻转覆灭。比如上古五帝时代,社会政通人和,虽偶有缝隙,但依然可以用各种方式弥补;而三王时期,天下大乱,已无药可救,所以夏禹、商汤、周文王就迅速取代前世君主,重新建立新的秩序,使天下回归正途。现在诸侯之间利用对方的缝隙“或抵而塞之,或抵而得之”的事情数不胜数。因此,在当今这个时代,能善于运用“抵巇”之法才是处理国家关系的上上之策。

【原文】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①。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②。圣人者,天地之使也③。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此道)可以上合,可以检下④。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⑤。

【注释】

①陶弘景注:“合离谓否泰,言天地之道正观,尚有否泰为之巇隙,而况于人乎!故曰不可不察也。”意思是,天地尚有否泰巇隙,更何况人呢!所以巇隙不可以不体察。萧登福也说:“先秦诸子中,大都认为天地虽然极广大、极精微,但在‘物’中仍然属于现象界,而不是‘道’,不是‘本体’。天地既是‘物’,因此,天地虽大,但仍然会有‘离’‘合’‘终’‘始’。有‘离’‘合’‘终’‘始’,即有巇隙可寻。”

②陶弘景注:“捭阖亦否泰也。体大道以经人事者,圣人也。”意思是,捭阖也是否泰。圣人能够用“捭阖”之术体察世间巇隙并加以掌控。

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能洞察天地自然之道,洞察社会人事,故称为天地的使者。陶弘景注:“后天而奉天时,故曰天地之使也。”意思是,圣人虽比天地后生,但是能尊奉天地之道,所以圣人被称为天地的使者。

④此句底本无“此道”二字。“上合”,指与当权者互相结合,辅佐他治理国家。“下检”,指约束民众,收拾局面。

⑤“因”“循”同义,遵循。“天地守神”,即顺应天地之间的规律。陶弘景注:“言能因循此道,则大宝之位可居,故能为天地守其神化也。”意思是,能因袭遵循抵巇道理的人,便能身居高位,因此能掌握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

【译文】

自天地产生以来,万事万物之间都有离有合,有始有终,必然会产生缝隙,因此,对天地万物不可不详察。圣人能用“捭阖”之术洞察万事万物,能用“抵巇”之法来弥补缝隙。圣人是天地的使者。世道没有裂缝需要处理时,圣人就隐居起来等待时代的召唤;世道产生缝隙需要弥补时,圣人就出来谋划。总之,“抵巇”之法,上可以暗合君主,下可以约束民众,收拾混乱的局面。因此,如果能顺应自然规律来运用,那就掌握了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