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 回应对方的倾听练习(1 / 1)

共情 对他人的讲述感同身受

专注倾听,不做解读

帮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

理解自己的情绪,发现自己的欲求。

这是对话中产生共情的倾听目标。

姐姐去世时,好友对我说:“总比失去孩子和父母要好吧,过段时间就好了。”她简直太不近人情了,我都不想再理她了。大约十年前,我刚开始养猫时还没有孩子,她曾对我说:“因为你没有孩子,所以才能养猫,真的挺爽的。”我真搞不懂自己为什么要一直和这个朋友见面。她的话对我造成了很大伤害,就算是一些小事,我也从没忘记过。

我本以为自己的共情能力比这位朋友好得多,结果在对话练习时才发现我也没有好到哪儿去。需要建议与需要沉默的时刻,对我来讲真的很难区分。老师告诉我们要安静地倾听,但为什么我心里却那么焦躁呢?我总觉得该说点什么,大脑中也不断浮现出想法,却只能安静地倾听对方说话,别提有多难了。我以前真的说了太多话,不确认对方是否想听,只是单方面判定自己的话很有必要。通过倾听练习,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许……那位朋友当时也认为应该对我说一些她觉得安慰的话吧。

倾听显然是理解一个人的最佳方法之一。一段幸福美好的关系之中,坦诚表达的人与用心倾听的人是并存的。用心倾听某人说话的瞬间,无形的友情与爱情就会生根发芽。保持好奇与共情,才会生出力量看到这些无形的东西。

我认为,从未被一个人完全接受,意味着对方从未用心听我们说话。接受咨询或者指导对话练习时,我有时也无法专注地听对方说话。神奇的是,对方也能感知到我的内心,于是会回避我的眼神,中断对话,还会问我是不是不舒服。反之,如果我认真倾听对方,努力理解对方的心思,就算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对方也会对我的用心表示感谢。

当然了,只是安静倾听,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内心顾虑与现实问题。时间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的心里却会留下不良情绪。想到这些就会明白,问题的解决与内心的平和,并非总是成正比。

倾听,或许是比解决问题本身更加重要而且深刻的事——在心里完全接受了对方的存在,哪怕时间十分短暂。因为,全神贯注地感受对方话语中隐藏的情绪与欲求,是一种有意识的努力。“倾听”显然与“同意”不同,是一种只积极接受,并理解对方的想法、情绪与需求的表现。沉浸在对方意识世界里的这种有意识的努力,便是倾听的态度与技术所在。

我经常在独处时祈祷。某一瞬间,我突然想到,我与我的信仰之间真的存在“倾听”吗?“我是否一直在自说自话、表达诉求呢?”闭上眼睛,双手合十,感觉自己似乎一定要说几句话。为他人祈祷时也是如此,只要停止讲话或者语塞,我就会感到慌张,似乎必须说点什么。面对这种“没有倾听的祈祷”,停止杂乱的陈述,闭上眼睛,保持沉默,就会转变为“倾听”的态度,而不再是“请成全我”的祈祷。悟懂了这句话,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思绪是多么杂乱。

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不愿倾听对方,只想表达自己。社会各处的很多问题,显然都源于“不认真倾听”。社会犯罪、组织之间的矛盾、家庭痛苦等,也许都是源于轻视对方的发言、不用心倾听的态度。

我们有必要暂停能言善辩的招法,练习在沉默中理解,并正确解析对方的话语与意图。就算只是善于倾听,也会成为解决很多问题的基石。现在,我们来进行倾听练习。

共情式倾听VS习惯式倾听

你的朋友对你说了以下这番话,你听过之后是什么反应呢?

“那些人排斥我,利用我。”

我们经常采用的习惯式倾听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八种。这些倾听方式其实并不是专注于对方心灵的“共情式倾听”。

1.随声附和

“对,那些人真坏!他们以后肯定也会继续那样做!”

“也就是你才会忍受这种事。他们真的太坏了。如果是

我,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这种方法经常轻易地被误认为是共情式倾听。但是,随声附和式倾听,很容易导致当事人彼此怨恨,产生负面判断。“他们真坏”,当事人听到这句话就会认为“我的想法没错,他们果然是坏人”,非但不会与对方和解或者原谅对方,反而会更加怨恨对方,愤怒与痛苦却丝毫未减。随声附和可以暂时赋予当事人以支持的力量,却会导致当事人局限于自己的想法,造成更加糟糕的结果。因此,这种方式不属于共情式倾听。这不是共情,而是共同携手与对方为敌的表达。

2.同情

“你应该很痛苦吧!真可怜,这该怎么办呢?”

“真让人无语,你好惨哦!”

这种方法与对方明确保持了距离,情绪化地转达了自己对对方的判断。这种反应不是努力理解对方的痛苦,而是从个人立场表达“认为对方很不幸”的想法,会令对方感觉自己被同情,认为自己丢脸、悲惨,陷入倾听者不愿理解自己的情绪与欲求,而是把自己看作一个不幸的人的错误认知。对他人的恻隐之心与同情心是一种美德,但不等同于推测并试图理解对方情绪与欲求的共情式倾听。

3.情绪切断

“你怎么这么消极?别这样想。”

“你可不能这样想,没这个必要。”

这种方式与抑制情绪、理性判断的核心信念有关,忽略了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感受情绪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得不到感情共鸣,抑制情绪表达,便会更加对这种反应习以为常。平静地接纳痛苦的当事人的情绪反应,是共情的必备要素。如果阻断了这一点,当事人就会无法接受自己,固守解决问题的刻板方式,或者习惯压抑、回避情绪的方式。

4.转换思维

“你在说什么呢!我觉得是你误会了,别那样想。”

“你应该改变想法,他们是好人,不会利用你的。”

转换思维可以改变行为,是一种有效而高明的策略。不过这种方法,必须和认知并理解情绪与欲求的共情式倾听有所区分,因为理解思维与改变思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他人总想改变我们的思维,我们反而会更加坚信并主张自己的想法与判断是正确的,即“支持选择偏误”(Choice-supportive bias)。最终,改变思维只是继续徘徊于思维的另一种方式。比如,我们对认为自己被排斥、被利用的朋友说“他们也是好人,不会利用你的”,朋友就会认为:“才不是呢!他们以前也给我穿小鞋,折磨我!”最终,朋友只是从一种思维转换到另一种思维,并未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与欲求。

因此,虽然改变思维的过程有时会有用,但是以他人强迫的方式并不会正确改变思维,这种方法显然也不是共情式倾听。

5.分析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呢?你要分析一下原因。”

“你是多血质,他们是胆汁质,所以会产生矛盾。”

分析与建议都十分有助于解决问题,同时,这两点也是区分共情式倾听的必备要素。如果以澄清原因与结果作为解决问题的目标,则分析过程并不难,经验丰富的人出手相助也更会有正面效果。但是,在人际关系方面止步于分析对方的言行,最终会局限于“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好人与坏人”的想法,陷入“二分法”看人的误区。

6.建议

“性格不同,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就行了。”

“你别误会他了,我来给你讲讲性格问题,你好好听着。”

如果我们明显比对方经验丰富,掌握了更好的办法,提建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沟通手段。但是,建议有效的前提是对方愿意倾听。比如,对方明确表示想听你的建议:“我真的不懂,但如果换作是你,会怎么做呢?”或者,你主动询问对方的意愿:“听完你的讲述,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似乎是个好办法,你想听吗?”提建议会有效果,但是与共情式倾听有所分别。

7.自说自话

“我有个同学更讨厌,每次见面我都痛苦极了。”

“这不算什么的,以后回想起来,甚至还会有助于成长

呢。就拿我来说吧……”

这种方式对倾听最无效,因为对话的视角完全从对方转向了自己。想要做到共情式倾听,我们的意识必须配合对方的思维、情绪、欲求与对方的需要。自说自话,是不再倾听对方、开始陈述自我的信号。可以说,这是最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倾听方式。

8.打断发言

“别说了!来,喝酒!”

“够了!别再说这些烦人的话题了。”

这种倾听方式为什么不是共情式倾听,应该没必要解释了。因为直接表达出了“我不想再听你讲话”的想法。不少人会这样做,同时误以为已经充分倾听了对方的讲述。我们有必要明白这一点,并且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曾经这样做过。采取这样的做法,对方可能完全不认为自己被理解,并会怨恨起倾听者来。如果家人或者亲近的人之间不断重复这种模式,对彼此的不满日积月累,对话便会越来越少。

如上所述,我们认为已经与对方共情的这些要素并不是共情式倾听方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习惯式反应很糟糕。比如建议与分析有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必须优先于共情式倾听。我们应当明白的是,共情式倾听需要练习,懂得识别习惯性反应,以及了解这种习惯式倾听会造成什么后果。

习惯式倾听方式的后果

沟通式对话练习

规则

轮流分享自己的意见与经验。

练习1

(1)大家使用这八种习惯式倾听的方式的频率是怎样的?想起了谁?

(2)作为倾听者,大家都会采取什么样的倾听方式呢?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练习2

阅读例文,按照自己的习惯写下对以下情境的反应。然后,分享一下这种反应是共情式反应,还是有别于共情的方式。

(1)“妈妈,我的学校生活真的很辛苦。学习也没意思,有时候都不想活了。”(假设你是倾听初三女儿内心告白的妈妈)

(2)“我为了进入大企业,牺牲了全部的大学生活。结果,这一切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入职公司可不是为了这些。”(参加工作一年的朋友向你如此倾诉)

(3)“在出差的火车上,我突然感到窒息。我的工作就是不断出差,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又不能说不去。”(假设你是倾听四十多岁的丈夫抱怨的妻子)

(4)“如果我的孩子没有礼貌,别人就会指着孩子骂他‘没爸爸’。所以我觉得就算严厉一点,也应该好好教育孩子。”(假设你是职场前辈,独自抚养六岁儿子的单亲妈妈对你如此倾诉)

摆脱自我思维,把对方装进心里

“你有过和某人长时间对话后感觉‘被治愈’的经历吗?和某人建立了特别的关系,同时找回对自己的好感的经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两个人在开放、可信任的情况下产生了相互作用。这是因为对方不做任何判断,只对你保持全身心的关注,同时倾听了你的想法。”

—卡尔·罗杰斯

首先,两人一组进行简短练习。

如果是独自练习,选择倾听某个人的讲述时,在心里告诉自己“按步骤练习”,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即可。

“倾听练习:保持好奇心,沉默倾听”一对一练习

“请讲一下小时候印象最深的经历。”

1)讲述者用五分钟的时间谈一谈自己随机想起的事件与记忆。

2)倾听者保持沉默,努力记住对方的话。

3)讲述者讲完之后,请表示“我全部说完了”。

4)倾听者按照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尽量复述,然后进行确认:“我听得对吗?”

5)讲述者确认倾听者复述得是否准确。如果复述准确,请告诉对方“感谢你的认真倾听”。

做完了吗?据说进行这项练习时,“身为倾听者,没有时间想其他的”,因为只会努力记住对方此刻叙述的内容与使用的词语。

我们所有人都具备与对方共情的能力。共情是存在于“此刻此地”,将所有意识集中于对方。共情是以陌生的眼神看待熟悉的东西,保持好奇,倾听对方的讲述,与对方正在讲述的情境共存。通过练习,我们亲身体会了这个抽象的疑难句。只要有意识地为之努力,就可以与对方共存。

共情还包括如实看和听的观察过程。听着对方的话,脑海中就会慢慢聚集起自己的“判断与思维”。这时,意识到“我听着对方的讲述,陷入了自己的思维”,反复练习注意倾听对方的讲述即可。

保持好奇心,沉默倾听对方的讲述,有时并不容易。迄今为止,我们在正确倾听之前,已经自认为十分了解对方,着力于判断并解决问题,所接受的教育也让我们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丧失了共情的能力。还有,如果讲述者的陈述变长,或者已经听过很多遍,倾听者就会分散注意力。潜心研究共情的英国哲学家罗曼·柯兹纳里奇在著作《同理心》(Empathy: A Handbook for Revolution)中明确表示,我们对个人的偏见或者权威的无条件服从、身体和心理的距离、回避与拒绝,让我们距离共情越来越远。

共情式倾听的正向功能:通过对方理解自己的内心

共情式倾听的最有益功能,是在我们的“关系存折”中不断累积“好感与感激”资源。大家都喜欢听自己说话的人。就算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不做判断,只是安静地倾听,没有人会讨厌这样的人(或许很多人反而想不起这样的经历)。我们为什么喜欢听自己说话的人呢?

1.通过共情,可以意识到存在差异并非坏事,还能促进不同需要与价值观的人彼此交流。

2.共情的经历可以构建舒适安定的情绪,恢复潜心做事的能力。

3.得到共情,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

4.得到共情,可以提高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5.彼此共情,消除恐惧,产生对生活的兴趣与活力。

当然了,在集体生活中,如果自己的话语权相对较弱,很难用语言表达共情,那么这时以沉默表示与对方的共情则非常奏效。沉默的共情之后,我们的态度发生改变,会使对方产生温暖的感觉。

练习

(1)曾经有人全身心倾听过你的讲述吗?分享当时的经历。

(2)对于倾听你讲述的那个人,你感受如何?

(倾听者保持沉默)

共情式倾听的步骤:言语→情绪→欲求→计划

为了实现共情式倾听,首先要保持以下意向:

“我将保持沉默,心存好奇,不做任何判断,如实观察并倾听对方的陈述。”

保持这种意向,倾听对方说话时,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共情式倾听

倾听讲述者的陈述:复述、概括、确认→倾听讲述者的情绪→倾听讲述者的核心欲求→询问计划

1.倾听讲述者的陈述:复述、概括、确认

倾听表现了我们认真听讲述者说话的态度。讲述者再次听到如实复述(或者概括)自己所说的话时,也可以进行自我整理。“原来我是这样说的。”讲述者能了解这一点,就能重新整理相关事件与陈述。通过这个过程,还可以区别自己的思维与观察。

对方对我置之不理。-思维

→ 我听你提到了“置之不理”,具体是什么呢?-复述并确认

→ 对方完全不看我,但我明明和他打了招呼。-通过观察进行表达

→ 你打招呼了,那个人没有看你,对吧?

2.倾听讲述者的情绪

“倾听情绪”这句话奇怪吗?倾听讲述者的情绪,是指推测对方此刻的情绪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推测的情绪有时对有时错,但这不是正确猜测对方情绪的游戏,而是去想象对方情绪所做的努力。就算我们猜错了,讲述者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如果有助于讲述者摆脱自我思维,感受到情绪,这种努力就足够了。

想到那个人,我就心情不好。

→ 你有点难过和担心吗?-倾听情绪

→ 是的,很难过。不过,不担心。

→ 原来你对此感到难过。

3.倾听讲述者的核心欲求

倾听讲述者的核心欲求,是去理解讲述者想起对方时所产生的欲求。讲述者的情绪其实与自身欲求有关,而非陈述对象。发现自身欲求之前,讲述者极有可能陷入对对方的判断或者偏见中。

那个人是利己主义者。-思维

→ 你想让对方也照顾你的立场吗?-倾听核心欲求

→ 是的,正是那样。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一来,讲述者才会摆脱对对方的责备或者思维,发现真正想表达的意图。讲述者想得到照顾,却未能如愿,所以认为对方自私——就算只明白这一点,也会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4.询问计划

发现了自身欲求,就可以分享渴求的具体行为、言语或者情境。这意味着共同探索。本部分内容将在第四章的“请求”章节进行讲解。

沟通式对话练习

共情式倾听:练习倾听情绪与欲求

刚才倾听对方的讲述时,你有过哪些习惯性反应呢?逐一写下来,并区分是否是共情式倾听。现在,练习共情式倾听。

规则

思维-情绪-欲求表(参考第102~103页)

1.写下搭档想到并说出的所有情绪与欲求。

2.假如是你,会有怎样的情绪与欲求?分别写下这些情绪与欲求。

3.比较双方对每个选项的情绪与欲求,看看哪里一致,哪里不同。

例:“朴代理真的很不配合团队合作,只想着自己。他本来就是这样吗?”(组长→朴代理)

1)情绪:生气,不高兴,焦急,遗憾,头昏脑涨,不服气,无力

2)核心欲求:合作,团队,分享,理解,传授,信赖,责任,照顾

3)如果是我呢?情绪:如果我是组长,我会生气。

4)我的核心欲求:因为彼此之间的照顾非常重要。

(1)“你为什么只想着自己那边的家人?”(妻子 → 丈夫)

1)情绪:

2)核心欲求:

3)如果是我呢?情绪:

4)我的核心欲求:

(2)“你又不是老师,为什么每天都想教育我?”(男朋友 → 女朋友)

1)情绪:

2)核心欲求:

3)如果是我呢?情绪:

4)我的核心欲求:

(3)“爸爸妈妈关心我吗?他们明明总是只照顾姐姐。”(子女 → 父母)

1)情绪:

2)核心欲求:

3)如果是我呢?情绪:

4)我的核心欲求:

(4)“课长,为什么总是给我吩咐这种工作?”(职员 → 课长)

1)情绪:

2)核心欲求:

3)如果是我呢?情绪:

4)我的核心欲求:

(5)“你知道我在公司多么努力地工作吗?”(丈夫 → 妻子)

1)情绪:

2)核心欲求:

3)如果是我呢?情绪:

4)我的核心欲求:

沟通式对话练习

共情式倾听的分阶段练习

倾听对方的讲述,练习整理、概括、复述,并推测对方的情绪与核心欲求。

规则

各自写完之后,进行一对一交换角色讲述。

目标

帮助对方区分并理解自己的思维、情绪与核心欲求 。

例:“妈妈,我在学校很辛苦,不想学习,也讨厌和同学交往。”(假如你是倾听初三女儿诉苦的妈妈)

1)如实复述听到的内容并进行概括:“女儿,你上学很辛苦吗?学习和与同学交往都很辛苦吗?”

“嗯,和同学交往非常辛苦。我总是感觉自己孤单一人……”

2)倾听情绪:“这种想法产生的时候很难过,也很伤心,是吗?”

“是的,真的很难受……”

3)倾听核心欲求:“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需要有人在身边陪伴,是不是?”

(1)“我为了进入大企业,牺牲了全部的大学生活。结果,这一切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入职公司可不是为了这些。”(参加工作一年的朋友向你如此倾诉)

1)如实复述与概括所听到的内容:

2)倾听情绪:

3)倾听核心欲求:

(2)“在出差的火车上,我突然感到窒息。我的工作就是不断出差,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又不能说不去。”(假设你是倾听四十多岁的丈夫抱怨的妻子)

1)如实复述与概括所听到的内容:

2)倾听情绪:

3)倾听核心欲求:

(3)“如果我的孩子没有礼貌,别人就会指着孩子骂他‘没爸爸’。所以我觉得就算严厉一点,也应该好好教育孩子。”(假设你是职场前辈,独自抚养六岁儿子的单亲妈妈对你如此倾诉)

1)如实复述与概括所听到的内容:

2)倾听情绪:

3)倾听核心欲求:

共情可以帮助构建值得信任的关系

回想一下过去的经历吧!每个人都经历过人际关系的痛苦,比如与职场上司不和,和恋人吵嘴,或者与家人产生矛盾等。此时,我们通常无法与当事人和解。于是,我们会选择向不是矛盾当事人的第三方讲述受伤的经历,并会得到对方的认真倾听。不与矛盾的对象沟通,只对与那件事无关的人倾诉,我们也会平复心情,得到理解,心存感激。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这种效果绝对不会出现,这个世界的心理咨询过程就无法存在了。像这样,就算矛盾的当事人没有安抚我们的内心,通过与第三方的对话也可以做到。这就是共情。再进一步,我们就会明白,矛盾的当事人只是触发了我们情绪的刺激,并不是原因。

1.理解情绪与欲求

“心里难过吗?你这是需要被照顾!”

2.B责备C

“怎么会有那么奇怪的女人?”

“我居然要和那种人一起工作!”

3.B发现自身的情绪与欲求

“我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心里很难过。”

“我渴望被照顾吗?”

结合插图,看一下A产生共情的过程。

1)B怨恨并埋怨C;

2)A对B产生共情,帮助B发现自身的情绪与欲求;

3)B理解了自己的思维,发现了自己的情绪与欲求;

4)B明确理解了自己;

5)就算C毫无改变,B也可以平复心情;

6)B、C和解与再次沟通的可能性变大;

7)B感谢A并对其产生好感,两人的关系变好。

就算非矛盾对象的第三方对我们产生共情,我们也会感到安慰,得以平复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