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利用“翻译器”理解与倾听令人感到难受的表达(1 / 1)

对方的表达令我们感到难受的原因

我们都想成为好人,虽然想认真听对方说话并亲切地予以回应,却经常因为外界条件而无法实现。处于难以实现的环境之中时,我们很容易打断对方的话,或者听得漫不经心,甚至拒绝对方这个人。

什么时候难以认真听对方讲话呢?

首先,体力较弱时,听对方讲话会感到不适。就算在听,也无法像之前练习的那样推测、复述并探索对方的情绪与欲求。还有,专注于其他事情时,我们也无法对对方的陈述产生共情。倾听是完全专注于对方的过程,我们的大脑无法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还有,对方说的话“令我们感到难受”时。

·感到生气的话

·感觉抱歉的话

·感到难过的话

·感到悲伤的话

·感到恐惧、胆怯的话

·感觉对方“说得对”的话

·特定对象说的“所有话”

·特别讨厌的词汇、语气、行为

“对方为什么要说出那样的话呢?”阻止我们对此产生共情的所有表达,都会增加倾听的难度。我们处于家庭关系、集体内部、朋友关系之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令我们感到不适的表达。身为第三方时,我们对对方产生共情或许并非难事。但是,如果我们作为矛盾的当事人,“如实理解并倾听”对方的陈述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我们心里即刻浮现的思维和情绪会导致自己很难与对方共情。

对方那些令我感到难受的表达,原因并不一定在我

父母一辈子都在把我和弟弟做比较。他们认为谁更优秀,就更爱谁,这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我不像弟弟那般和气,不会撒娇,学习也不如弟弟好。弟弟比我小一岁,他上高三时我在复读,那真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一年,因为每天都要被妈妈进行严格的比较。我学习成绩比弟弟落下一大截,饮食习惯与父母不同,不够开朗,沉默寡言。那一年,我痛苦无比,感觉自己已经苍老得像五十岁了。结婚后,妻子总是让我与父母和解,我也并非没有这种想法,而是无法理解父母,所以一直维持这种状态。

我也有两个孩子。成为父母之后,我反而更加难过。说实话,我真的感觉很多人没有资格做父母。我作为孩子时就没有得到关爱,所有待遇都是有条件的,这种回忆在我脑海里直到现在也挥之不去。我的父母到底为什么要拿孩子做比较,说些令人痛苦而残忍的话呢?

社会上,人们经常会因为对方的言行而受到伤害。由此引发的结果多种多样,比如争吵、萌生杀意,或者打算轻生、长期带着辞职信上班等。每天看到新闻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暴力事件,很多人甚至没有恢复关系的机会,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对方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如此不适和痛苦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话表现为语言与行动。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经常听到身边的父母或者老师等成年人的责备与攻击性的语言,长大之后也很有可能形成那种说话习惯。这就是第一个原因。这种人比起被怨恨,或许更应该先被同情。

第二,正因如此,很多人就算想要健康地表达内心,也不知道方法。他们真的不知道怎样说话才能不伤害对方。这种人或许不应该被责备,而是应该接受帮助。

第三,从小通过攻击与胁迫他人来得到想要东西的经历越多,这种习惯就越难改。面对这种人,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反抗,更加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四,内心越是脆弱,越是想要自我保护,或越想塑造并确认自己的存在感,就越容易引发过度夸张的语言与攻击行为。这种人生活在有条件的环境中,很少被接纳,他或许需要被爱。

这四种类型只适合对方吗?还是说有时也适合我们自身呢?其实,我们自己也可能属于这四种类型:

从小听惯了父母、老师等其他大人的刻薄表达,就算想换个方式说话,也不知道具体的方法,就算令对方感到不适也要得到想要的结果,以强势的语言塑造或者确认自己的存在感,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表现出攻击性,说出伤害对方的话。

表达不当的诉求:责备与评价

我和男朋友在咖啡厅里坐着。我正在整理手提包,男朋友不小心把我的笔记本电脑的鼠标碰到了桌子底下。我捡起来时,鼠标的电池盖已经掉了。我先捡起电池,然后开始找电池盖,但一直没找到。我还在认真找时,男朋友却漫不经心地看了几眼,不痛不痒地说:“找不到了,走吧。”我有点不开心。因为这是我的东西,男朋友的反应却十分轻松,并没有诚意。

我忍无可忍,对他说:“你怎么不道歉呢?明明这是你弄的。”但是,男朋友也很不高兴,拒绝道歉:“这事有必要那么敏感吗?只是我的错吗?你每次都是这样,真的很烦。”我们各自回家了。我是打算以后和他结婚的,所以这件事让我非常担心。无条件忍耐并不是办法,但是我也不想吵架。

如果遇到令人不适的言行,我们就会承受心理痛苦。此时,忽略听到的话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是方法之一。“你知道那种话有多无礼吗?”用这种话开导对方也未尝不可。

不过,如果“有必要正确理解对方说的话”,则必须采取不同的倾听方法。大家应该已经非常了解,如果说出那种伤人的话的人是我们珍惜的家人、爱人,或者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无视或者攻击的方法或许就毫无作用。此时,练习正确地理解并倾听对方的态度、技术,将此转变为彼此沟通的机会,就显得至关重要。

听到令人不适的言辞时,务必要记得这一点:“对方对我说的那些令人不适的话,是诉求的另一种表达。”对此,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表示:“我们的每一句话都是诉求或者感谢的表达。”

如果这句话难以理解,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大家回想一下曾经对珍视的人说过的最后悔的一句话。

→ “你给我滚出这个家,我不需要你这样的孩子。”-后悔的话

2.当时为什么说出了这番话?或许是因为期待对方做什么事。

→ “我希望孩子不要顶嘴,而是好好听我说话。”-内心诉求

3.对方没有做到,所以希望对方理解自己的心思。

→ “爸爸妈妈希望你幸福。”-内心诉求

4.所以,想告诉对方自己十分痛苦。

→ “你顶嘴我很难受,所以我也要折磨你。”-冲动思维

5.却以痛苦的方式说话。

→ “你给我滚出这个家,我不需要你这样的孩子。”-评价,责备

下面的诉求是希望向对方提出并得到对方理解的事项。

→ “所以,你可不可以不要打断爸爸妈妈说话,坚持听完?”-诉求的表达

我们感到痛苦时,会以同样的方式说出令对方感到痛苦的话,自己的内心却通常怀有殷切的诉求。明白了自己的内心状态,便会认知并理解对方也是同样的心态。我们都一样,在不能如愿的情况下,会情不自禁地说出令对方更加痛苦的话,同时,又极其希望对方可以理解自己。这样的话说得越多,彼此的关系就会越疏远。家人之间的痛苦与矛盾,可以说都是经历了这种过程后产生的。

我指导对话的同时,自己也曾因为这种痛苦无数次流泪。如此相爱、珍视的家人、朋友,却愚蠢地彼此伤害,变得越来越疏远。

如果你曾经被瞬间情绪与思维控制,搞砸了珍贵或者重要的关系,现在不妨开始练习,正确理解对方那些令人不适的表达,培养起健康对话的力量。

把令人难受的表达转变为想听的话

“这事有必要那么敏感吗?只是我的错吗?你每次都是这样,真的很烦。”

不论对方说我什么,我都不会专注于那句话本身,而是其背后隐藏的个人意图,即欲求与情绪。因为倾听不是专注于自己的思维,而是对方的意图。

1 了解自动思维:攻击对方·责备自己

例:

攻击对方:“做错事就应该道歉。你脸皮真厚,竟然那么轻视一些小事,还丝毫没有歉意。”

责备自己:“我为什么总是这么固执和小气呢?买个新鼠标不就行了?没必要折磨对方。”

理解:“原来我对双方是这样的想法。”

2 回忆真相

“那个人的话原来是在表达诉求或者感谢之意。”

3 启动翻译器,改变难受的话

“这事有必要那么敏感吗?只是我的错吗?你每次都是这样,真的很烦。”

→如何把这句话变成对方想听的话呢?

“我也有做得好的地方,你要明白这一点。”

“你这样说让我很尴尬,可以好好说话吗?”

4 理解对方的隐藏意图:情绪与核心欲求

· 对方是什么心情?

例:原来男朋友感到难过和尴尬。

· 对方的意图源于何种欲求?

例:男朋友的意图中或许隐藏着被理解与认可的欲求。

(理解自己的失误,认可自己这段时间做得好的部分)

反弹:“你明明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你感到尴尬了吗?原来你希望我对你说话和气一点。”如果女朋友对男朋友这样说,男朋友会有什么反应呢?“嗯,你现在终于理解我的内心了,谢谢你。”男朋友大概不会这样,反而会说:“你明明知道,为什么每次都要这样呢?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们将这种现象解析为“反弹”。我们努力理解时,对方却不接受这种心意,出现了反弹。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常见。既然开始愤怒攻击,便不会因为对方产生了共情而立刻平复自己的心情。理解与倾听的过程,有时的确会十分辛苦。这种现象叫作“消退性爆发”。

消退性爆发,是指我们想要消除某种现象,却导致了反作用似的再次爆发。这种理论在改变行为的纠正疗法中有着重要意义。假设一个孩子曾经在大哭之后得到了某种东西,父母为了纠正这种行为,对孩子说:“现在哭喊不会得到任何东西了,你要学习其他方法才行。”孩子很可能不会立刻听话,因为之前通过哭喊已经如愿过了。此时,孩子会再次甚至更多次地采用习惯方式(哭喊),这就是消退性爆发。如果父母对此没有反应,只是安静地等待,孩子通过哭喊的强度就会逐渐消退,认识到需要学习表达诉求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也完全适用于对话练习。对话大多是习惯使然。我们已经按照这个习惯生活了太久。因此,就算从现在开始不顺应习惯,认识所学内容并进行练习,对方也有可能再次更加强烈地爆发,用粗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以前反应激烈,对方可能会期待争吵;如果我们以前总是屈服,对方则可能会期待我们投降。因此,在挑战新变化时,就会面临这种考验。我们必须在这个挑战中坚定目标。现在既然已经选择再次沟通,我们就可以再练习一次。

回到刚才的案例,“原来你真的非常尴尬和难受,我明白了”。到了这种程度,男朋友一般就不会再发怒了。

在上述案例当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倾听与回复令人不适的表达。此时,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理解自动思维 → 回忆真实诉求或者感激的表达 → 启动翻译器,转变为想说的话 → 理解对方的隐藏意图(情绪、核心欲求)”。

例如,试想朋友(或同事)对我说了以下这番话。

令人不适的话:

“你就这点水平?”

1.认识自动思维:习惯性的切断反应

面对对方的不适言辞,习惯式倾听反应表现为攻击对方或者责备自己。

1)攻击对方:听到对方的话时,习惯性地反驳、责怪对方。把自己的情绪原因转移到对方身上,责备、评价对方,很可能会生气或与对方争吵。

“你平时又有多优秀呢?”

“我比你更了解我自己。我才不像你那么自私。”

2)责备自己:听到对方的话时,习惯性地责备自己。认为对方的情绪全是自己的责任,责备、评价自己。自己的内心变得抑郁,对方也会感到自责而不是被理解。

“我错了。我确实应该做得更好。”

“我也没办法,我就是这么糟糕。”

3)了解:不回避、不反抗自己的想法,顺其自然,保持距离,并认识自己的想法。

“原来我现在是这种想法啊。”

2.这种表达是诉求还是感谢?

判断对方那些令人感到不适的言辞是诉求还是感谢。

1)将对方的不适言辞解读为诉求的示例:

“你就这个水平?”→ 对方希望我做得更好。

“你以后也生一个你这样的儿子试试。”→ 父亲希望我能理解他们。

“意志这么薄弱,这点事就想不开吗?那你有胆吗?” → 妈妈希望我打起精神,变得更强。

2)将对方的话解读为感谢的示例:

“你为什么要请我吃饭啊?”→ 对方想表达对我的感谢。

“你能赚多少啊,居然要给爸爸妈妈零花钱。”→ 父母收到了我给他们的零花钱,想对我表示感谢。

“女儿化妆了,真稀奇。”→ 夸赞我变得好看了。

3.启动翻译器,把令人难受的言辞变成自己想听的话

朋友的意思是,“希望你换个方式”“希望你听一下我的意见”。

4.理解话里隐藏的核心欲求:理解对方

现在要练习倾听“话”里的隐藏含义。在感到不适的情况下,如果以难过的心情进行对话,任何人都有可能言不由衷。只要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专注于对方那一刻说出口的话而受到伤害,而是专注于对方的意图,探索对方内心隐藏的核心欲求。但对于对方的情绪或者欲求,我们无须负责。对方的利害得失与其话里隐藏的意图,即对方的核心欲求,表现为沉默或者语言表达。

“朋友可能失望了,想‘尝试’其他方法,或者希望自己的‘经验’得到尊重。”→ 他的情绪不是因为我,我没有理由一定要为他的欲求负责。

沟通式对话练习

理解令人感到难受的话

规则

参考前面的内容,写一写。

(1)写下最近听到的令你感到难受的话。

(2)写下自动思维中“攻击对方”的信息(以及与对方说话的语气)。

(3)写下自动思维中“责备自我”的信息(以及与自己对话的语气)。

(4)理解思维(写下“我现在想______啊”,并朗读一遍。)

(5)是诉求还是感谢?判断并写下来。

(6)启动翻译器,把让人难受的话转换成想听的话。

(7)启动翻译器,把对方的话转换成欲求(以及情绪)。

※ 情绪:那个人当时可能是_________这种心情。

※ 核心欲求:________这个欲求可能非常重要。

※ 重新阅读第一步中写下的对方说过的令人难受的话。

读一下第七步中找到的对方的欲求。

反复朗读第一步和第七步的内容。

如果内心产生了变化,和身边的人分享一下具体是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