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1 / 1)

次于鄫

杜云:“鄫,郑地。在陈留襄邑县东南。”襄邑,今睢州境内,以宋襄公葬此得名。其东南,柘城也,为宋邑明甚,何云郑地?《传》云“晋败郑徒兵于洧上,于是东诸侯之师次于鄫以待晋师”,则是密迩相闻,襄邑去郑甚远,岂能知其克捷而不进?《水经》:“洧水又东过郑县南,鄫水从西北来注之。”字正作“鄫”。鄫与潧通,音侧真反。《诗》《孟子》作溱者,传写之误。溱乃湖广临武县水,南流入海者也。鄫、洧合流,可谓之洧,亦可谓之鄫。其水东过洧川西华,经陈地,又东入淮,于宋全无干涉。盖诸侯之师在洧川,故《传》云:“以鄫之师侵楚焦夷及陈。”焦夷当是谯郡,今之亳州。顺鄫水而东,则陈与谯受兵矣。鄫与鄫国之鄫,字同音异。鄫国音疾绫反,此读如臻。

九月辛酉天王崩

善道

宿州有善道驿,盖古名之仅著于今者,宋地也。正吴西北以会中国之便道,与龙亢之向、濠之锺离相栉比。杜云“地阙”,未详。

莒人灭鄫

邢邱

己亥同盟于戏

以五月有辛酉推之,则八月癸未当在下旬。据杜《解》“十二月癸亥门郑三门”为月五日,则辛酉当为五月晦日。八月朔日庚申,癸未为二十三日,十一月庚寅朔,己亥为十日。而下推明年五月,当为丁亥朔;甲午灭逼阳,乃其八日也。此即合经文前后推之,昭然可见。十二月不得有己亥,《传》言十一月,自是传写者误一作二,而《传》言闰月戊寅,十二月己未朔,则戊寅不得在闰月,明年五月亦不得有甲午。此杜之注释《经传》善救其失者也。特以“闰月”为“门五日”,则不如疑而阙之。

京相璠曰:“彭城逼阳县故城东北有柤水沟。”逼阳在今沛县,柤在其境内,时尚自为国;逼阳灭,地乃属宋,其南则徐也。会柤之师既就近而围逼阳,则柤在逼阳明矣。杜云“楚地”,盖据战国时楚灭徐、宋后地界言之,非当时疆宇也。晋会吴以谋楚,岂就楚地以结言哉!

亳城北

亳有三:偃师为西亳,于时为周畿内地;考城为北亳,于时为宋地;亳州故谯为南亳,于时为东夷或徐境;俱去郑远,郑方受围,不得越境受盟。杜云“郑地”,郑不得有亳城也。二《传》作“京”者是已。京者,故叔段之邑,在今荥阳、新郑二县间。“京”“亳”字相近,京大也,亳亦大也。殷谓之亳,周谓之京。故左氏之《传》误。

澶渊

杜氏云:“在顿邱县南。”顿邱今开州也,此宋真宗渡河拒契丹处。考之张晏、应劭所说,乃繁渊,非澶渊也。大名有繁水,南乐在其南,故南乐谓之繁阳。《后汉·郡国志》沛国杍秋县故属梁国有澶渊聚,注云:“襄二十年盟于澶渊。”其地在考城之南,丰、沛、砀山之间,宋地,故谋宋灾亦会于此。后世以繁渊为澶渊,而沛、梁之澶渊隐,盖自杜氏始。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此年及二十四年皆比月书日食,此释《经》者之大疑也。盖日之发敛于南北者,其黄道四十七度八千六百分,万分历。凡一百八十二日六千二百十二分强而反。约略计之,凡四日而行一度稍弱,积一月之日,凡七度有奇。而月之出入黄道,二十七日五分日之一强已复反故道,余二日五分日之三,凡行三度八千八百分强,凡差三度有奇,安得比月而入食限邪?且九月十月乃建申建酉之月,密迩分前,月行黄道内;二十四年则在七月八月建午建未之月,密迩至后,月出黄道外。而日之发敛疾徐不随月为差,何得比月而食,若出一轨?故刘炫以为传写之误,而姜岌、一行、郭守敬皆谓必无比月而食之理。唯董仲舒以比月而食为大异,则不知历法而徒守旧闻,曲为之说也。凡《春秋》所书日食,舛错甚众,其故有三:传写之误,一也;失闰,二也;周历疏错,不能自信,置算法而求之占候,如谷梁氏以亏伤而知食之鄙论,日食之后,人情惊愕,偶有氛珥侵其一隅,即诧传为日食,史官不审而书之,三也。今以郭守敬法上推往古,凡《经》所书,或不日,或不朔,皆史官之失;抑有月分谬错者,则历法不精,置闰不当之误。今据《授时历》所较定;隐三年己巳食者,己巳实朔,史失之;桓三年七月壬辰朔食,《大衍历》及姜岌所推壬辰乃八月朔,失闰也;桓十七年十月朔食,《大衍》《授时》皆十一月,失闰也;庄十八年三月食乃五月壬子朔食,既失日失朔,又讹“五”为“三”;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食,《大衍》《授时》皆七月,失闰也;庄三十年九月庚午朔食,乃十月,《大衍》《授时》所推皆同,失闰也;僖十二年三月庚午朔食,姜岌、《大衍》《授时》皆五月也,传写误“三”为“五”;僖十五年五月食,《大衍》《授时》皆四月癸丑朔食,既失闰,史官又失日失朔;文元年二月癸亥朔食,姜岌及《大衍》皆三月,失闰也;宣八年七月甲子食,杜预以为七月晦,非也,盖十月朔,史失朔而传写又误;宣十七年六月癸卯朔食,乃五月乙亥朔食,以《经》朔为朔既误,而又失算,历谬之尤者也;成十七年十二月丁巳朔食,乃十一月,姜岌云“失闰”是已;襄十五年八月丁巳朔食,姜岌及《大衍》《授时》皆七月也,失闰;襄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推之皆入食限,《经》所书是也,其十月庚辰朔,八月癸巳朔皆已过交限,则必无食理,此算不精而占候者以氛珥为食也;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食,乃十一月,姜岌、《大衍》《授时》皆同,失闰也;昭十五年六月丁巳朔食,五月也,失闰;昭十七年六月甲戌朔食,《大衍》《授时》推之皆九月,传写误也;定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食,《授时》在十月,失闰也。详元李谦《历议》。

雍榆

杜云:“汲郡朝歌县东有雍城。”于时齐侯已取朝歌,其锋甚锐,鲁若逼近而屯,遏其归路,必相争战。既有畏而次,岂敢压齐垒以相临乎?按:《后汉书》东郡燕县有雍乡,燕,南燕,今胙城县,在卫辉东南。朝歌今淇县,在卫辉西北。胙城南接曹州,渐向鲁境,非齐西向之冲,可进可退,叔孙豹有畏而次,自应在此。杜《解》失之。

重邱

杜但云“齐地”,未详其处。应劭曰:“安德县北五十里有重邱乡,故县也。”今按:《汉书·地理志》平原郡有重邱县,盖在德州、陵县二邑界。晋帅诸侯之师自东昌之夷仪进攻齐之北境,齐既纳成,遂盟于此。

门于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