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教育立国工程”的内容与特点(1 / 1)

1999年7月,日本政府提出了“教育的信息化工程”报告,确定的目标是“到2005年,全国所有学校的每个教室都配有电子计算机、并能够接通国际互联网”。同年12月19日,内阁总理决定公布了“新千年工程”,其中第一项便是“教育的信息化”,2000年,文部省又在政府“经济新生特别框架”计划之下,提出了“信息化教育立国工程”的报告[158]。以下简要介绍该报告的内容及特点。

“信息化教育立国工程”确立的战略目标有三个:

第一,完善全国所有学校的电子计算机环境(硬件)。计划为全国约8100所公立小学、中学、高中铺设校内光缆,同时为所有的私立小学、中学、高中(约2160所)配备电脑、连接国际互联网。

第二,完善能够充分利用电脑环境的体制(软件)。将使所有公立学校的教师(约90万人)掌握电脑的操作方法,同时在各个地区继续配备帮助平台;通过电脑取得支援体制,实现教师1人1台专用电脑;开发高质量的学校教育用课件,并使之能被灵活地运用到各个学校的教学中;建设数据库,开设综合提供教育信息的入门点。

第三,最终在提高所有孩子的信息活用能力的同时,通过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使用电脑等,根本改变“授课”形式,飞速提高“孩子们”的理论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等。

此外,通过信息化,改变学校、家庭、地区间的合作,以及“学校”的运营方式本身。进而,在唤起全国约4万所学校及家庭的巨大内需的同时,继续开发以包括孩子们在内的全体国民为对象的硬件、软件的技术及系统,促进整个产业的极大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信息化教育立国工程”提出了六项具体措施:

①建设校内光缆(约90亿日元,占60%),对建设校内光缆的公立小学、中学、高中进行补助。②为私立学校配备电脑(约10亿日元,占6.7%),对配备电脑、连接国际互联网的私立高等学校进行补助。③教师培训(约5.3亿日元,占3.5%),提高教师的信息活用能力,主要手段为:a、开发校内培训的课程、教材;b、培训使用互联网;c、通过起用校外人才进行培训;d、采用专科学校及企业支持下的培训;④完善支援体制(约6.9亿日元,占4.5%),以委托给企业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完善支援平台等学校信息化支援体制。⑤开发学校教育用课件(约33亿日元,占22%),在开发学校教育专用课件的同时,继续开发活用社会各个领域内存在的学习资源的学校教育用课件,包括:开发互联网提供型课件(约8亿日元),促进学习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约10亿日元),完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信息系统(约5亿日元),建设文化数字图书馆(约10亿日元)。⑥完善教育信息国家中心的功能(约5亿日元,占3.3%),研究开发教育信息入口点,建设数据库,完善面向教师的电脑取得支援体制等。

该报告同时规定了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民间的合作体制与具体的责任承担:邮政省协助完成建设校内光缆,完善帮助平台,开发学校教育用课件的部分项目等内容,主要协作方式是给予财政预算上的支持;通产省协助完成为私立学校配备电脑,教师培训,开发学校教育用课件的部分项目,完善教育信息国家中心的功能等内容,主要协作方式是直接参与实施;另外,部分企业以协作实施的形式,在邮政省或通产省的指导之下,参与校内光缆建设中的过滤技术的升级等共四个子项目。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信息化教育立国工程”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战略目的的经济性。该报告是文部省出台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方案,但却对于信息化教育本身的内容与方法等只字不提,而只是强调要为各个学校配备电脑、网络等信息化设施,并指出最终目标是“在唤起全国约4万所学校及家庭的巨大内需的同时,继续开发以包括孩子们在内的全体国民为对象的硬件、软件的技术及系统,促进整个产业的极大发展”。也就是说,政府要通过对教育的投入来唤起国内对IT(信息通讯)产业的需求,从而促进IT产业的发展,以达到“立国”的目的,这是该报告的本质内容之所在。

第二,战略措施的不均衡性。从各项措施的实施金额来看,在信息化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公立学校上所进行的投入远比私立学校要多。

第三,战略实施的协作性。为了有效地实施上述措施,该报告还设立了政府相关省厅及民间的合作体制,并明确了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其中涉及邮政省、通产省以及民间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