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初年,无论是日本政要的政策建议,还是政府公布实施的教育施策,均将教育与“富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868年12月,时任明治政府副总裁[74]的岩仓具视提出《关于制度的意见书》,其中建议“调查研究学制之事”,称“皇国前途之根本在于兹,是为最大之事也”[75]。1870年3月,岩仓向太政官会议提交的《建国策》中强调:“引导国家走向文明和富强,在于开发国民之智慧。欲天下无不学之人,非一朝可就之事。如今再不实施,则悔之晚矣。”[76] 1871年8月的《昭明国体确立政体意见书》中指出:“国之富强安康者,全系于人智之明与不明。故今日尤应下手之急务,无甚于是也。”[77]
1868年12月,“维新三杰”之一、时任政府参与[78]的木户孝允向政府提出《振兴普通教育建议案》,其中写道:“国之富强本在于人民之富强,一般人民尚不能脱离无识贫弱之境时,则王政维新之美名终属空名,对峙世界富强各国之目的亦必失其实。故期一般人民之知识进步,取舍文明各国之规则,逐渐在全国振兴学校,大力普及教育,乃当今一大急务。”[79]木户孝允随岩仓使节团出访途中,于1871年12月致信文部官僚杉山孝敏谈道:“国家久安之长策,唯贤才是举。……欲人才千古不尽,唯教育耳。吾今日之国民,与欧美诸洲之人之异,唯学与不学也。”[80]木户参观美国的学校后在其日记中写道:“实现我国真正之开化,启迪人民之智慧,保持国家之独立,最难者乃人才一事。故当务之急是先建学校。”[81]
1869年2月,时任兵库县知事、后任明治政府第一任内阁首相的依藤博文向明治政府提出《国是纲目》(六条),其中第五条即针对教育问题:“今乃我皇国一洗数百年沿习之旧弊、开天下耳目之千载难逢之机。当此时机,倘不速使人人广受世界有用之学业,则终将使人人陷于无耳目之末俗。故此次不可不新设大学校,改变旧有之学风。应将大学校设于东西两京,府藩县至郡村设小学校,奉各大学之规则,无论都城偏僻,人人掌握知识。”[82]
政府的教育政策中也明确写着教育是为了国家。1869年6月的“大学校”规则中写道:“学校乃讲斯道、广知识、成才德,以奏实用于天下国家者也。”[83] 1872年2月,文部卿大木乔任提交的《关于制定〈学制〉的上奏》中开头指出:“国家之所以富强安康,其源必在于世之文明、人才艺之大长进,是以学校之设(立)、教育之法,不可不得其道。依之,今欲定学制学则,淘汰无用之杂学,建立大、中、小学之制例,开文艺进长之方向。”[84]地方政府也认识到教育的作用,明治初年的京都府认为:“方今地方之务,莫急于立学校”;筑摩县督促管内就学的《说谕》中言称:“夫,学校乃天下富强之基。……西洋各国之富,因在学校之盛。”[85]
上述教育建议及教育政策,表明教育对国家富强之重要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之迫切性。与此同时,政府的教育政策中,也纳入了武育的内容,例如,1868年4月的《学舍制》中所列“五宇七局”之二为“经世学二宇”,所教授的内容为“礼仪、律令、武政及治国安民之要务”。[86]进而在政府的“强兵”[87]方针下,教育也与军事发展有着诸多的关联。
一是作为旧军人的武士参与到教育领域。明治维新后,政府将武士统称为“士族”,明治初期共有士族(旗本、御家人、藩士及官侍、寺侍等) 189.2万人,约占当时日本总人口的1/16。[88]明治初年,新教育领域几乎被士族所独占。例如,在赴海外留学人员中,1870年被派往美、英、德等国的留学生全部为士族;1870年10月派往德国学习医学的7人中,士族占4人;同年12月5日派往美国学习法律的4人中,除1人身份不明外,其余3人均为士族。[89]除留学外,政府还设立学校对士族进行教育,1870年7月,东京府下令利用芝增上寺地方内的源流院等原有寺院开办6所小学,以教育府内的士族。
二是重视“兵学”。1868年9月,明治政府在京都所设皇学所、汉学所的方针之一即为“禁虚文空论,宜着实修行,文武一致”。[90] 1869年6月的“大学校”规则中称:“汉土孝悌彝伦之教、治国平天下之道,西洋格物穷理、开化日新之学,亦皆斯道(皇道)之所在、学校之所宜讲究采择者也。且如兵学、医学,亦国之兴败、民之生死之所系,尤政务之当以为重者,虽外国之所长,亦当采之,以为吾国之所有,勿论而已。”[91]该规则规定大学校内下设三局,其中之一为兵学局,只是当时暂不开设,仅设军务官。[92]此外,学校教育中还加强了体操课,1872年4月在大学南校设置运动所,教授学生体操,周一至周六9点至9点半为体操课。[93]
三是设立专门的军事学校。1868年8月,明治政府在大阪伏见设立大阪兵学寮,教育内容有兵学、洋学、数学等,“日后士官学校之基础实成于此”。[94] 1870年12月,大阪兵学寮改称陆军兵学寮;1869年10月,在筑地设立海军操练所(海军军校之源),该海军操练所于1870年12月改称海军兵学寮。
可见,在《学制》颁布实施之前,教育已经成为明治政府“富国强兵”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