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日经济关系起步于1952年的《第一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但直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前,两国经济关系仅限于传统的贸易关系,且贸易额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前的1971年仅为9亿美元规模。1978年邓小平访日之后,日本对华投资的大门打开,双边贸易也开始增加。日本对华投资**出现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伴随大批日企来华经营,两国经济关系发展到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
第一,中日双边贸易特征体现了产业互补特征。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国,体现了“全球制造加工中心”离不开“中间品供给中心”的现象,表明两国之间产业互补特征显著。具体而言,中日间的中间品贸易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中间品贸易占比不断增长,两国产业融合度不断提升;二是中国对日出口中的中间品不断增长(2012年为37.2%),中国产业升级开始加速;三是日本对华出口中间品占比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2012年为65.7%)。[7]
从中日贸易总额发展趋势来看,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2009年双边贸易下降之外,基本维持了稳定增长趋势。在钓鱼岛争端激化的2012年,中日贸易总额虽然同比下降3.9%,但仍维持在3295亿美元,稳居中美贸易额(4847亿美元)之后,排名全球两国间贸易的第二位。对于日本而言,自2007年以来中国就超过美国成为其第一大贸易伙伴。相反,对于中国而言,日本则一直是其最大进口国,特别是零部件进口占比最高。
中日两国贸易发展趋势也体现了近年全球产业分工的发展轨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加速,把中国作为其全球体系下的生产加工中心。中日间的产业互补特征更加显著,2003年中日贸易突破20万亿日元(约合2600亿美元)大关,到2010年达到26.5万亿日元,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见图12-4)。
图12-4 中日贸易的发展趋势(2003—2012年)(单位:亿日元)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制作。
第二,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外资和技术来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除香港地区之外,外资的最大来源就是日本。在发达工业国家中,日本对华投资始终位居前列。截至2010年,日本对华累计投资达到735.6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6.6%。相反,中国对日投资刚刚起步,今后伴随日本国内经济结构变化及其相关改革的实施,中国对日投资的潜力巨大。
1985年的日美“广场协议”是日本大举实施对外投资的重要起点。对华投资也起步于此,但是,日企真正掀起大规模对华投资热潮却是中国加入WTO之后。2001年日本对华投资首次突破20亿美元规模,2004年又突破了50亿美元大关(见图12-5)。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对华投资出现新的热潮,当年对华投资出现同比骤增74%,突破100亿美元大关,总计投资达126亿美元。2012年继续保持增长,创下了对华投资134亿的峰值。除了在发达国家中对华投资数额第一以外,日本对华投资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占比超过60%),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贡献较大。
图12-5 日本对华投资趋势(2001—2012年)(单位:100万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JETRO数据整理制作。
第三,中日未来经济合作空间巨大,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
作为东亚经济圈的驱动双核,中日之间已经建立起非常紧密的经济关联,而且,鉴于两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互惠共赢特征明显,未来合作空间巨大。以金融合作为例,2012年中日金融合作刚刚起步,中国成为日本国债的海外最大持有国,截至2012年年底持有量已达20万亿日元。与此相应,日本也持有中国国债达650亿元人民币,并成为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国家。而且,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最近吸收存款能力迅速增强,截至2013年9月,存款余额已达9925亿日元,占驻日外资银行总量的15%。[8]
中日之间的金融合作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深化。除此之外,鉴于两国当前所面临的课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双方在环境、能源、就业以及“宜老社会”建设等领域进行合作,具有很大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注释
[1]ユベール·エスカット、猪俣哲史編著:『東アジアの貿易構造と国際価値連鎖』アジア経済研究所,2011年,第77頁。
[2]ユベール·エスカット、猪俣哲史編著:『東アジアの貿易構造と国際価値連鎖』アジア経済研究所,2011年,第81頁。
[3]模块化(Modularity)革命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生产领域出现以按模块为单元进行设计生产的生产方式革命。70年代以后,这种生产方式蔓延至整个半导体产业,90年代,又伴随信息技术革命和IT化浪潮而向汽车等产业拓展。今天,模块化已成为经济学与管理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4]経済産業省:『通商白書2012』第178頁。
[5]経済産業省:『通商白書2012』第180頁。
[6]日本銀行:『直接投資残高(地域別かつ業種別)』.http://www.boj.or.jp/statistics/br/bop/index.htm/,2014年3月21日。
[7]増田耕太郎:「中国の対日中間財貿易」、『季刊 国際貿易と投資』Autumn2013/No.93,第136頁。
[8]玉木淳,森本学:「日中、金融は急接近 4大銀が日本で預金1兆円調達」、『日本経済新聞 』201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