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四极体制与中日“驱动双核”(1 / 1)

在东亚经济圈中,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经济关系,形成了相互补充的东亚生产网络(见图12-2)。中国成为世界生产加工中心,2010年对北美贸易规模达到4285亿美元,对欧盟出口也达到3729亿美元。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更是达到4.16万亿美元规模,其中对美国出口顺差达2159亿美元、对欧盟顺差1190亿美元;相反对日本有120亿美元的逆差。由于中日关系遇冷,中国企业出现以韩国、台湾替代从日本进口零部件的趋势,导致中国大陆对韩国出现919亿美元、对台湾地区出现1160亿美元规模的贸易逆差。

图12-2 东亚生产网络与世界主要经济区域贸易图(2010年)

资料来源:経済産業省:『通商白書2013』,第57頁。

迅速发展的区域内中间品贸易成为东亚产业分工状况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的2000年,日本虽然已经是东亚中间品的最大出口国,但其对东盟、中国和韩国的中间品出口规模仍停留在1018亿美元,韩国还不到日本一半,为454亿美元,整个东亚四极之间的中间品贸易规模为2358亿美元。然而,到了2009年,以中国为中心的中间品贸易规模实现了倍增:中日之间的中间品贸易额达到1238亿美元;中韩之间也达到1040亿美元;中国与东盟之间为1077亿美元(见图12-3)。

2009年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四极体制”之间的中间品贸易规模总量达到10556亿美元,充分印证了东亚地区已经建立起紧密协调的生产网络的事实。该生产网络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第一,东亚地区已经建立起紧密的互补性产业分工关系。在东亚四极之间,中间品贸易流向具有显著的双向性特征,这表明了贸易双方之间的经济产业融合度。例如,在贸易规模最大的中日之间,2009年日本出口中国高达881亿美元,但同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也已经增至357亿美元规模,比2000年增长了2.57倍。

图12-3 东亚中间品贸易与“四极体制”

资料来源:柳瀬「東アジア生産ネットワークの変化と震災余波」,『住友信託銀行調査月報』2011年5月号,第2頁。

第二,同为东亚地区的生产加工中心,中国虽与东盟建立起紧密的关联,但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东盟。从2000年的东亚中间品贸易来看,东盟的规模已经有1305亿美元,而当时中国仅为962亿美元。从进口中间品贸易来看,东盟是721亿美元,中国仅有660亿美元。但2009年这种情况发生逆转,中国中间品贸易规模达到3355亿美元,远远超过东盟的2495亿美元;从中间品进口来看,中国进口2266亿美元,东盟为1243亿美元。

第三,同为东亚地区的中间品供给中心,日韩之间联系紧密,但韩国发展速度更快,甚至出现替代日本的趋势。2000年日本对东亚的中间品贸易规模已经达1587亿美元,特别是出口额达到1018亿美元;而韩国当时总规模仅为862亿美元,出口额454亿美元,不及日本的一半。但到了2009年,韩国中间品贸易规模增长了2.4倍,达2026亿美元;日本则增长了1.7倍,为2680亿美元。

第四,考虑海外直接投资因素,日本不仅仍是东亚最大的中间品供给中心,它还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广泛参与到中国、东盟和韩国的生产加工中。日本一直是东盟地区的最大投资国,对华投资也列发达国家之首,并且还是韩国的重要投资国。截至2011年底,在日本对外总共74.8万亿日元累计投资余额中,东盟占比11.5%(8.6万亿),中国占比8.6%(6.4万亿),韩国占比1.9%(1.4万亿)。[6]

总之,从经济规模总量和东亚四极体制来看,很显然,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位的中日两国成为东亚经济圈的两大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