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对东南亚形成了“经济支配”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日本经援迅速上升,日元贷款成各国外援主体;二是日企投资快速增加,形成独霸市场之势;三是各国对外贸易,严重依赖日本。这种状况引发了东南亚各国的普遍担心,它们认为日本已经有能力操控本国经济,甚至出现了日本是在重新构筑“大东亚共荣圈”的批评声音。于是,东南亚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代表性案例就是1972年泰国抵制日货运动、1974年田中访问东南亚期间各国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
表11-1 日本在ASEAN五国经济中的地位(1973年、1975年)(单位:%)
资料来源:DAC,通产省《经济合作现在与问题》(1974—1976),JETRO《海外投资现状》(1977)。
日本外务省专门调查了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国际形象迅速恶化的原因。首先,贸易失衡是第一主因,当时东盟五国对日贸易依存度高达22%,除新加坡外,各国最大贸易伙伴均为日本。而且,各国对日出口均以天然资源为主,很多人认为日本是在掠夺东南亚资源。其次,日企投资对本国经济形成“支配”趋势。当时在东南亚,虽然日企并非最大投资者,但由于其投资往往集中于特定业种,容易形成行业垄断,比如泰国化学纤维、摩托车及玻璃生产被日企百分百垄断;二是日企商品竞争力强,有泛滥之势;三是合资项目中日企出资过高,容易控制经营权。批评声音最高的是日本经援问题,其原因有三:一是日本经援目标性强,如吉田茂首相曾直言“赔偿就是投资”,受援方担心被迫开放市场;二是经援往往附带条件,如日本对泰国发放第二次日元贷款时要求必须采购日本商品;三是ODA为主的经援突出了政府导向特征;四是受援国出现大量贪污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