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汽车产业的这种系列承包体制产生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市场、政府及企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共同作用结果。这里面包括日本市场所特有的制度性约束、政府以产业政策为主的强干预措施、企业主要是汽车厂商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实施的组织化措施。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由于起步较晚,其经济体制与欧美有着显著不同的特征,形成了具有日本特点的市场机制,这就形成了系列承包体制的外部环境。例如,由于直接金融体制的长期不发达,在日本形成了所谓主银行体制[2],也就是企业外部融资以某一家银行为中心,该银行因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密切关系而降低了代理成本。同时,该银行交易客户之间也容易形成企业集团。再者,法人相互持股也是日本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包括银行在内的企业集团之间实现了相互持有股份,日本企业的股份平均有70%为法人所持有[3],这种带有“人质”和“担保”性质的企业间关系也推进了企业间交易关系的长期性。此外,日本企业的追求市场份额[4]、员工重视型治理结构等特征,对于系列承包体制的形成显然也具有推进和保障功效。
政府及其产业政策为主的经济干预显然对于催生系列承包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前的汽车产业起步阶段,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本国汽车产业实施保护和扶植,从1918年《军用汽车补助法》、1929年设立“国产振兴委员会”、1931年设立“建立汽车产业调查委员会”、1935年颁布《汽车工业法要纲》,到1936年出台《汽车制造事业法》而最终将美国通用和福特“逐出国门”为止,政府重点扶植起日产、丰田和东京汽车工业公司等三大厂商,之后,伴随着日本走向统制经济,政府开始支持厂商对零部件供应商的支配,从而形成了战前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的“系列化”。[5]
二战之后,日本汽车产业获得了实质性发展。在经历是否发展乘用车产业争论之后[6],日本政府决定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产业政策的扶植重点也从汽车厂商逐步转向供应商。政府支持汽车厂商通过与外企合作方式引进相关技术,予以外汇支持,以此来填补日本汽车产业的技术空白。零部件供应体系也因此一度形成进口或厂商内制的特征(表9-1)。
表9-1 日本汽车厂商对外技术合作概要(1952—1953年)
资料来源:根据日刊汽车新闻社编《汽车年鉴》(1954,p40)整理。
通过引进技术建立起以乘用车为主的汽车工业基础之后,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植重点也转向生产零部件的中小企业。“支持引进技术、限制进口零部件”,这是日本政府扶植本国中小企业的重要方针。一方面,对进口实施限制:限制零部件进口数量、提高进口关税、对外商投资实施管制、实施不同种类产品税等。另一方面,对国内企业实施融资扶植,如1948年颁布《汽车工业基本对策》,支持汽车厂商及供应商获得国家复兴金融计划的融资。而发挥了重要影响的政策是《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简称“机振法”),它把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课题。“机振法”先后经过两次更新,1956年颁布实施、1961年经过调整后推出第二期“机振法”、1966年又推出了第三期“机振法”。该法主要是通过日本开发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对零部件企业实施融资支持,鼓励其进口国外先进机械设备,降低零部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据统计,在《机振法》支持下,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设备改善率达78%,生产效率提高11%—39%、生产成本更是降低了9%—64%。[7]在政府政策支持之下,汽车厂商伴随自身力量的强大也开始扩大对供应商的影响力,通过组织化而构建自身的供应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两大历史因素发挥了助推作用:其一是所谓“朝鲜特需”,即因朝鲜战争带来了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这既包括对美军汽车及零部件的供给需求,也包括因朝鲜特需带来经济复苏而引发日本国内汽车需求上升;其二是1960年日本进入汽车时代,使得汽车需求骤然膨胀。二者均是因为需求骤然扩大,厂商为了扩大供给而把原本“内制”为主的零部件迅速转向“外购”为主,以此释放其受限的产能,于是,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为了保证生产稳定、并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汽车厂商开始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从而培养各自的系列化的供应体系。
在构建供应体系方面,丰田公司走在了前面。战后,丰田最早改变“零部件内制化”方针,转向对外采购为主。为了便于管理,丰田继组建东海、关东、关西等三大“协丰会”组织(表9-2),并以向其提供技术支持来稳定这种长期交易关系。如1952年以“系列诊断”为名,对其供应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提供技术指导。1953年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深入供应商工厂进行调查和现场指导,实施合理化改造。通过这些努力,丰田实现了技术上对供应商的监督与指导权。60年代中期,伴随着所谓“资本自由化”[8],注资或人员派遣也成为汽车厂商强化和维持系列关系的重要手段。为了便于管理,对供应商实施分级分层管理,要求一级供应商要注重与二、三级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并主动承担起二级以下供应商的技术与经营指导。70年代以后,丰田明确指出“一级供应商完全承担二级以下供应商的技术指导工作,对此丰田今后不再插手”。[9]
表9-2 丰田公司的供应商组织(1982年)
资料来源:佐藤义信《丰田集团的战略与实证分析》,白桃书房,1988年,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