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对日劳动报告书》中就将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等“三种神器”归纳为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3]作为历史产物的终身雇佣制,对于战后以来的日本企业经营乃至日本经济增长贡献极大,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证了雇佣稳定。终身雇佣制之下,经营者不必担心劳动队伍的稳定问题。企业可以加大对人力资本进行长期投资,通过培养熟练劳动来获取稳定的投资效果。同时,雇佣稳定也使管理层能将精力主要投入到市场、产品以及技术等方面。反观劳动者一方,职工可以安心工作而无须担心失业问题,他们往往能够主动接受企业的各种培训,因为熟练的技术能力与个人收入也密切相关。
其次,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特点主要是生产工序的创新,所以,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成为左右创新的关键。以终身雇佣为保障,企业引进新技术或购进新设备不但不会威胁劳动者的就业稳定,相反,伴随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也增加了劳动者收入提高的机会。因此,劳动者往往支持企业的技术更新行为。同样,对于企业加大培训来推进技术创新的做法,劳动者也是积极配合的。
再次,节省了经营成本。依托于终身雇佣体制,日本企业省却了解聘、解雇后再招聘、重复培训以及适应管理等雇佣环节,节省了包括时间、资本及管理在内的大量成本投入。再者,作为工资管理体制的年功序列制也人为地大大降低了年轻职工的工资水平,使之远远低于其对企业的贡献。诚然,这种差额可以视为员工对企业的“远期投资”,因为工资是随着员工的年龄等因素在不断上涨的。但是,从时间成本来看,企业不仅因此节省了成本,同时也将部分经营风险成功地转移到员工身上。
此外,有效缓解了劳资矛盾,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终身雇佣制加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了企业的凝聚力。而这种对企业的归属意识也能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使之将切身利益与企业生存与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
最后,有利于减少失业和促进社会安定。泡沫经济破灭以前,日本的完全失业率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一直处于最低。1984—1994年日本的平均失业率仅为2.3%,而德、美、英、法分别为5.4%、6.2%、9%、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