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解释虐童现象的上述悖论呢?在日本,有一种非常流行说的法——所谓“宽松世代”(ゆとり世代)已为人父母,这些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在“宽松教育”模式下的一代人,早已丧失了日本人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的传统。进入21世纪之后,还有人用“草食一族”来形容更年轻一代日本人,认为他们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
很显然,若简单地以“新生代”育儿来解释虐童现象骤增显得过于牵强,作为深刻而复杂的社会问题,该问题必须深入考察日本社会,从深层原因来解释这种现象。
战后以来,日本社会发生了诸多深刻变革,其中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女性再就业问题。二战之后,日本形成了婚后男性继续工作、女性则告别社会步入家庭成为专业主妇,这种传统非常有利于家庭培育儿童。但是,泡沫经济崩之后,为了贴补家计,很多家庭妇女再次回归社会、再就业已经非常普遍。2014年日本的女性就业率上升至64%,其中,25—54岁女性就业率更是超过70%。
非正式员工的出现与大幅增长,是日本社会变化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曾几何时,终身雇佣制成为战后日本就业模式代表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经合组织(OECD)甚至把它归结为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三大主因之首。然而,世事沧海桑田,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这一最优越的制度却在日本成为千夫所指的存在。1995年日经连(日本经营者联盟)提出了《新时代“日本式经营”》,大张旗鼓地改造传统就业模式。于是,就诞生了一系列新的名词,派遣员工、合同工、小时工等,他们都被纳入了所谓“非正式员工”阵营。2016年日本非正式员工数量已达1989万人,在全部5356万就业大军中,其占比超过37%。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非正式员工的三分之二是女性,人数高达1347万。
非正式员工数量大增成为日本社会贫富分化的重要原因。厚生劳动省最新公布的《工资基本结构统计调查》显示,2015年正式员工平均工资321.1万日元,而非正式员工仅为205.1万日元,差距高达36%。另据日本国税厅的《民间收入与实际统计》显示,二者差距更大,前者为473万日元,后者仅为168万日元,差距高达60%。
对于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日本等发达国家,国际劳工组织(ILO)曾发出严厉警告,它在2016年《世界就业与社会展望》中曾指出,非正规就业不断扩大正在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到2012年,日本相对贫困人口已突破五分之一。
贫富分化加剧瓦解了日本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石——富裕而庞大的中产阶级。1968年日本就跻身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1970年其总人口也突破1亿大关,当时有九成国民认为自己处于社会的“中流地位”,这就是所谓“一亿总中流”。20世纪90年代开始,贫富分化把日本逐步推向另一个方向——“格差社会”。厚生劳动省2005年《收入再分配调查》显示,其一次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首次突破0.5。2006年日本国家电视台播出了纪实片《贫困一族》,与此同时,北九州市接连发生了享受低保者饿死或自杀等事件。
这种社会贫富分化迅速波及育儿及儿童成长。根据OECD2006年所披露的调查数据,日本儿童贫困率早已突破14%,高于该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其单亲母亲家庭的儿童贫困状况最为糟糕。日本自己的统计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单亲母亲家庭的儿童贫困率高达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