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一次安倍内阁时期,为全面改革日本教育,日本修改了执行60多年的《教育基本法》,明确增加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日本内阁成立“教育再生会议”。然而,由于第一次安倍内阁下台,教育再生计划未能真正落实。2012年,第二次安倍内阁上台后,日本政府重新启动教育振兴计划。
第二次安倍内阁以后,为构建适应21世纪的日本教育体制,推动教育改革,2013年1月15日,日本内阁决定成立“教育再生实行会议”。经过4个多月的研究论证,5月28日,教育再生实行会议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今后大学教育等存在方式》[7]的报告。报告认为:在世界各国重视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从国际角度看,日本由于成人入学和外国留学生较少等影响,大学升学率较低,成人再学习的机会受到限制。日本对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支出,与国际水平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国立私立大学间的差距较大。在大学全球化方面行动迟缓,且存在一定危机性。重新使日本的大学成为不断接受挑战和创发之地,是提高日本国际竞争力、再创辉煌的一个巨大支柱。
日本国立大学应以“开展世界水准教育研究的基地、全国性教育研究基地和充满地方活力的核心基地”为建设目标。在提高大学教育质量过程中,必须有效发挥各大学自身的优势,并基于大学的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而采取相应措施。为此,作为国家的战略措施,在2017年前的5年时间,被确定为国立大学改革的“集中实行期”。在迅速制定具体政策方针的同时,要对推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落实相关责任。
在社会各方面不断全球化的进程中,大学要彻底推进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的国际化,培养能够在世界领域活跃的全球领袖,培养用全球化视角承担地域社会活力的人才。只有在充分考虑大学自身的特色、方针、教育研究领域和学生的多样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进全面国际化,创造与世界为伍的大学竞争环境。今后要争取支持有留学意愿和能力的学生全部实现留学,使日本的海外留学生倍增至12万人,招收外国留学生增加到30万人。
努力打造牵引社会创新的教育研究环境。为培养兼具技术能力、经营能力和战略视野的复合人才,日本政府应积极支持国立大学跨越文理界限开展项目研究,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基础的文理两方面知识。
改革大学治理,强化财政基础和经营基础。大学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与各大学校内决策和改革紧密相关。要充分发挥大学校长的领导力,使校长敢于承担改革大任,推进大学治理,政府和民间必须对大学改革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强化大学的经营基础。为此,各大学应明确自身的优势、特色和社会职能,在对国立大学整体未来构想充分规划的基础上,于2013年夏季制定出改革工程的具体目标。国立大学要真正引入年薪制、校外机构混合工资制等人事工资制度改革,要国立大学的运营费交付金进行全校性、战略性、重点性分配,并实现校内资源分配的可视化。对于上述改革,政府要确立基于教育研究活动等成果的新型评价指标,在第三期中期目标实施期间,根本性调整国立大学的运营费交付金运行方式。
基于各国立大学的经营特色,政府和大学要确保大学校长、大学自身的独立预算,强化辅助校长工作的管理层和行政干部职能,整备能够发挥校长领导力的制度环境,探讨校长等的选聘方法。在明确教授会职能的同时,重新调整院处长等领导职务、理事会、干部会职能,强化监事的业务监察机能。研究修改学校教育法等法律,调整校内各项规定,推进根本性治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