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是以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以相关科学·技术为一体的学术研究体系;毋庸置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农业。但由于农业不仅是生产人类生存所需资料的基础产业,同时是关系人类生存方式乃至体现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等综合目的的生产活动;因此“农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农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包括在促进农业生产过程中体现人类生存目的的实践知识,可以认为“农学”是探究人类实现生存目的的学问。英国哲学家贝恩将学术分为抽象、具体、实用三种,指出“抽象单纯也,具体错综也”。新渡户沿用贝恩对学术的分类方法,对农学做了如下的解释:“而若农学属‘具体’之部,则必然具有错综之特性;然农学不仅属‘具体’,同时属‘实用’之部,故如不以多种学科为基础,则无法独立存在。”[16]由此可见,“农学”依存于多种学科而成立,其范畴的界定极为复杂、错综;涵括了植物学、化学、环境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政策学等多个领域。
公元前7000年至前6000年间人类开始进入农耕社会,随着农业的发展,世界四大文明体系成立(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之后关于农业的知识与经验得到不断的积累,特别是到了十七八世纪,不仅中国,西欧及日本也出现了传授农业知识及技术的相关书籍。[17]近代农学基础的确立最初起于德国农学家特尔[18],特尔以他的名著《合理农业的原理》获得“近代农学鼻祖”的称号。《合理农业的原理》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同样驰名,特尔也因此被誉为“农学的亚当·斯密”。特尔在他的《合理农业的原理》中指出,农业是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生产活动,合理农业是能够获取最高纯收益的农业;农学则是从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经营的两方面对农业进行研究,并使其成为合理农业的学问。令人惊叹的是,出版于19世纪初期的《合理农业的原理》,竟然为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如何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做出了准确的回应,明确了“可持续性农业”的关键在于维持土地能力,坚持向循环型农业的转化;并且该书对农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优秀的农业从事者应该从青春期开始接受坚实的农业教育,这种教育应该在农场经营中实现。明治时期特尔的农学曾经被日本政府雇用的德国专家用来指导日本农业,对日本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析特尔的农学观可以看出其包含了两点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技术,一是农业经营收益,即特尔农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其达到最高利润水平。事实上,近代农学的视点尽然如此,虽然其涵括了多学科的内容,但最终均归结至通过经济观察论述农业生产的研究体系之中。为此,农学所涉及的范围乃至社会各个领域,其论述的内容同样关联社会百般事项。新渡户所言“德国人的所谓奏效性学术,使农学关系社会所有事务,使其论述焦点宽泛,致使其研究范围尚未能一定,不,不仅未能一定,其领域愈呈扩展之趋势。此趋势为农学属性而起,而何时及限则予尚未可期”[19],充分体现了农学所具有的错综复杂、涉及甚广的性质。近代以来农学在以上基本观点上不断发展、壮大,其学术体系大体可归纳为图1-1所示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近代农学所具有的经济乃至盈利观点,对现代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点通过“无农业通商”观点的存在亦可得以证明。
图1-1 近代以来日本农学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