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田左右吉(1873—1961),作为日本的东洋史学家和思想家,逐渐为中国学界所重视,其相关业绩和思想特点已经先后被写进了中国的日本中国学史和日本近现代思想史著作中。[1]津田左右吉的著作及学术思想,也是近代中日学术思想交流史中的重要课题,这方面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津田没有来过中国,很少与中国的学者有直接的交往,这或许与他对现实中国文化怀有一种连日本学者也读得出来的“难以自拔的蔑视”[2]有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其著作与学术思想在中国的流传与影响。将其作为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的课题加以研究,正好可以揭示中日之间的学术思想交流在近现代史上所呈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一些侧面。梳理这方面的历史事实,也有利于我们摆脱主观情绪的干扰,厘清近代以来中日知识分子在相互认识中彼此之间情感与理智的纠结,从而更加客观而清醒地接近历史的真实面貌。
据《津田左右吉年谱》记载,1905年9月早稻田大学新设“清国留学生部预科”,不久津田就担任了其日语课的讲师,直到第二年。[3]其具体情况不知如何,与中国人的直接接触,常常被提及的就是后来他与台湾出生的郭明坤(1905—1943)的师生关系,[4]台湾当时是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据说郭明坤也加入了日本籍,因此与通常意义的“中国人”似乎也有些不同。中国学术界最早注意到津田是在什么时候,尚待进一步调查,寡闻所及,民国时期中国学术界对津田左右吉的论著及学术思想的关注,涉及他日本史、中国史研究的方方面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