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据现有笔谈史料,主要论述了宫岛诚一郎、青山延寿、石川鸿斋、龟谷省轩对黄遵宪编纂《日本国志》的协助情况。由此可言,黄遵宪之所以能够完成皇皇巨著《日本国志》的编纂工作,与这些明治前期日本汉学家们的鼎力相助确实密不可分。当然,黄遵宪也为他们删改诗文,作序作跋,受到广大日本汉学家的尊敬和信赖。他们之间的友好交流,共同谱写出一曲明治前期中日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本文为2006年9月9—10日由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日文系、中日韩东亚比较文化国际会议、日本全国大学国语国文学会共同主办的“东亚文化的继承与扬弃——东亚共同体文化基盘形成之探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提交论文,后收入胡令远、徐静波、庞志春主编:《东亚文明:共振与更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1—153页。)
注释
注释
[1]有关宫岛诚一郎与何如璋、黄遵宪等的笔谈资料主要散见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以及善邻书院、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等处,其中绝大部分收藏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并编有目录(收藏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编《宫岛诚一郎文书目录》,1997年3月)。另,国内外有关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的交友主要有以下一些研究,佐藤保:《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养浩堂诗集〉札记》(《御茶水女子大学中国文学会报》第10号,1991年4月);笕久美子:《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日清政府官僚文人交游的一个轨迹》(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五十期,1995年3月);杨天石:《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东京宫岛吉亮先生家藏资料研究之一》(收入杨天石著:《海外访史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9月);张伟雄著:《文人外交官的明治日本——中国首届驻日公使团的异文化体验》,日本柏书房,1999年3月);刘雨珍:《关于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交友的综合考察——以〈宫岛诚一郎文书〉为线索》(日本山梨学院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社会科学研究》第二十六期,2001年1月);伊原泽周著:《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1月)。
[2]参见鱼住和晃:《宫岛咏士——人与艺术》第一章“明治的先觉者宫岛诚一郎”,(日)二玄社,1990年版。
[3]详见鱼住和晃:《宫岛咏士——人与艺术》,(日)二玄社,1990年版。
[4]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45页。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9页)将末句“挈舟空访沈南苹”误作“拿舟空访沈南频”。
[5]《日本外交文书》第11卷,第271页。
[6]详见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第七章“中日交涉琉球归属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7]见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宫岛诚一郎文书”C—7,“栗香大人与支那人问答录”(以下简称《问答录》)明治十二年三月二日,两者相差一日,应《问答录》乃宫岛1893年宫岛重新整理而成,当以《养浩堂私记》为准。
[8]《问答录》1979年8月18日。
[9]佐藤保:《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养浩堂诗集〉札记》,《御茶水女子大学中国文学会报》第10号,1991年4月。
[10]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宫岛诚一郎文书”E—27。
[11]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宫岛诚一郎文书”E—109。
[12]见刘雨珍:《黄遵宪致宫岛诚一郎书柬辑略》,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第五辑,2001年3月。
[13]同上注。
[14]见刘雨珍:《黄遵宪致宫岛诚一郎书柬辑略》,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第五辑,2001年3月。
[15]郑子瑜、实藤惠秀编:《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早稻田大学东洋文学研究会,1968年版,第321页,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辑。
[16]黄遵宪:《中学习字本序》,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1页。
[17]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8页。
[18]《问答录》明治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19]《问答录》明治十三年五月,以下同。
[20]十一项问题如下:一问,朝会日期(如天长节之类)。一问,常朝仪式。一问,朝会时尚有卤簿否?一问,朝会时仪式。一问,宫中女官参朝仪式。一问,天子亲祭之神。一问,遣使祭告之神。一问,祭祀仺式。一问,祭祀时供设品物。一问,祭祀时祝辞。一问,臣庶家祭祀仪式。
[21]《问答录》明治十三年八月十四日。
[22]见刘雨珍:《黄遵宪致宫岛诚一郎书柬辑略》,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第五辑,2001年3月。
[23]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44页。
[24]关于第二届公使黎庶昌与宫岛诚一郎的交友,请参照伊原泽周著:《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研究》第一编第二章“论黎庶昌的对日外交——以琉球、朝鲜为中心”,中华书局,2003年版。
[25]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794页。
[26]王韬:《日本杂事诗序》,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75页。
[27]译注参见《黄遵宪〈日本杂事诗〉译注稿》1—4(笕久美子、林香奈、刘雨珍等译注),连载于神户大学中文研究会编:《未名》第13—16期,1995年3月—1998年3月。截至2018年3月,连载已持续23期。
[28]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71页。
[29]《使东杂咏》及《使东诗录》均收入《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
[30]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674页。
[31]笔者造访人境庐时,承蒙该管理所所长饶金才先生惠赠由其编撰的《黄遵宪藏书陈列目 录》,在此谨表感谢。《南宋杂事诗》一书见于该目录的第217号。
[3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91,集部总集类存目1。
[33]《南宋杂事诗》七卷,收入《四库全书》集部415总集类。
[34]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74页。
[3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8,集部别集类2。
[36]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789页。
[37]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竹枝词”条。
[38]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789—790页。
[39]参见汪向荣:《关于〈日本考〉》,《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所收,岳麓书社,1985年。
[40]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00—301页。
[41]宋濂著、黄灵庚编辑校点:《宋濂全集》(四)卷一百二《萝山诗集》四《赋日东曲十首问海上僧僧多不能答时辛丑冬十月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408页。
[42]刘雨珍:《杨贵妃渡日传说》,收入王勇·中西进主编:《中日文化史交流大系10·人物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参见本书第二编第二章。
[43]《日本杂咏》一卷,见《昭代丛书》甲集第四帙。
[44]《外国竹枝词》一卷,见《丛书集成新编》97“史地类”。
[45]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46]王慎之、王子今辑:《清代海外竹枝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7]参见胡双宝:《〈清代海外竹枝词〉里的近代日本》,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第5辑,1995年6月。
[48]浙江文艺出版社编:《郁达夫诗全编》,1989年12月,第24—25页。
[49]木下彪:《明治诗话》,(日)文中堂,1948年版,第355页。
[50]王韬《日本杂事诗》序,见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74页。
[51]参见夏晓虹:《黄遵宪王韬遗留日本文字辑述》,载《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1995年。
[52]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53]近藤春雄:《日本汉文学大事典》,明治书院,1989年版。
[54]转引自木下彪:《明治诗话》,(日)文中堂,1948年版,第38页。
[55]日野龙夫注:江户诗人选集《成岛柳北·大沼枕山》,岩波书店,1990年版。
[56]原歌如下:“名にしおはばいざこと問はむ都鳥我が思ふ人は在りやなしやと。”详见渡边实校注:《伊氏物语》第九段,新潮社,1976年版,第23页。
[57]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638页。
[58]木下彪:《明治诗话》,(日)文中堂,1948年版,第61页。
[59]吉川弘文馆版:《日本史大辞典》,1993年版。
[60]木下彪:《明治诗话》,(日)文中堂,1948年版,第61页。
[61]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742页。
[62]木下彪:《明治诗话》,(日)文中堂,1948年版,第61页。
[63]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71页。
[64]碑文拓本见黄遵宪著,实藤惠秀、丰田穰译:《日本杂事诗》,东洋文库111,(日)平凡社,1968年版,第16页。
[65]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66]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74页。
[67]主要研究论文及著作有王晓秋:《黄遵宪〈日本国志〉初探》,《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后收入王晓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盛邦和:《黄遵宪史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6月;张伟雄:《文人外交官的明治日本》,日本柏书房,1999年3月。
[68]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一《庚午中秋夜始识罗少珊(文仲)于矮屋中,遂偕诗五共登明远楼看月,少珊有诗,作此追和,时癸酉孟秋也》,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页。
[69]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一《感怀》,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70]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一《和周朗山(琨)见赠之作》,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3—84页。
[71]见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同治九年条,《人境庐诗草笺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74页。
[72]见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光绪二年条,《人境庐诗草笺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同上书第1180页。
[73]参见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第二章“黄遵宪与明治前期的中日关系”、第三章“从《朝鲜策略》看黄遵宪的外交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74]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收入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793页。
[75]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收入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74页。
[76]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下)附录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95页。
[77]钟叔河:《日本杂事诗[广注]》,收入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第五辑,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794页。
[78]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四《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其三,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40页。
[79]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43—444页。
[80]“黄公度先生年谱”光绪十三年条,《人境庐诗草笺注》(下)第1195页。
[81]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82]此函原件现存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宫岛诚一郎文书”341,收入刘雨珍:《黄遵宪致宫岛诚一郎书柬辑录》,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第5辑,2001年3月。后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43—344页。
[83]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下)附录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95页。
[84]如初版本第十九首作:“夕阳红树散鸡豚,荞麦青青又一村。茅屋数家篱犬卧,不知何处有桃源。”黄遵宪自注曰:“(前略)今东京、横滨、神户,民半狡黠异常矣。”见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影印初版本),朝华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85]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86]黄遵宪:《三哀诗·袁爽秋京卿》:“马关定约后,公来谒大吏。(中略)公言行箧中,携有《日本志》,此书早流布,直可省岁币。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我笑不任咎,公更发深喟。”(《人境庐诗草》卷十)
[87]参见李贵莲:《近代初期中国法的变革与日本的影响》,收入刘俊文、池田温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2·法制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88]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廿一日黄遵宪《致汪康年书》,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5页。
[89]据明治十四年(1880年)九月五日《东京日日新闻》所载陆军裁判所判决书,当时参与地图制作者除木村信卿外,还有参谋本部地图课涩江信夫、木下孟宽、若林平三郎以及铜版师青野才平等人,因涩江惧怕查处而中途告发,事遂败露。涩江因故逝获免,木村被判“闭门半年后停官”。
[90]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廿一日黄遵宪《致汪康年书》,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5页。
[91]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十九日(5月20日)黄遵宪《致汪康年书》:“前托购日本图,如能多购几样(各样先购一本),再择其善者印数百分较为妥善。近日由日本使馆购得三百份,详载郡邑,过于繁密。弟意如有着色分画今之府县,古之藩国,并将镇台分管、学制分区、裁判分所注者最善。可问古城君有无此本也。”(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7—408页)
[92]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2—163页。
[93]王宝平:《黄遵宪〈日本国志〉源流考》,收入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江户·明治时期的日中文化交流》,(日)农文协出版社,2000年版。
[94]郑子瑜、实藤惠秀编:《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第284页,早稻田大学东洋文学研究会,1968年5月,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辑。
[95]王宝平:《黄遵宪与姚文栋——〈日本国志〉中雷同现象考》,收入胡令远、徐静波编《近代以来中日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96]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10页。
[97]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21页。
[98]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99]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00]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10页。
[101]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1页。
[102]仅《人境庐诗草》中所咏及的日本友人,便有石川鸿斋、伊藤博文、榎本武扬、大山岩、浅田惟常、重野安绎、宫本小一、大沼厚、南摩纲纪、龟谷省轩、岩谷修、蒲生重章、青山延寿、小野长愿、森鲁直、冈千仞、鲈元邦、宫岛诚一郎、秋月种树、日下部东作等二十余名,他们多为明治初期日本著名的政治家、汉学家。
[103]参见伊原泽周《〈日本国志〉编写的探讨——以黄遵宪初次东渡为中心》,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04]当时一些日本友人将与何如璋、黄遵宪等公使馆成员的笔谈资料详加整理,妥善保存,成为今日我们研究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宝贵资料。如原高崎藩藩主大河内辉声(1848—1882)所保存的大量笔谈资料《大河内文书》,其中有关黄遵宪部分,经郑子瑜、实藤惠秀两先生悉心整理,曾以《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名义刊行,嘉惠后人研究者甚多。近年来又发现宫岛诚一郎与何如璋、黄遵宪等的笔谈资料,参见刘雨珍:《黄遵宪致宫岛诚一郎书柬辑录》,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第5辑,2001年3月。
[105]参见刘雨珍:《关于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交友的综合考察——以〈宫岛诚一郎文书〉为中心》,(日)山梨学院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社会科学研究》第26期,2001年1月。
[106]《续怀人诗》其八,《人境庐诗草》卷七。
[107]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8页。
[108]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38页。
[109]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38页。
[110]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38—539页。
[111]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1页。
[112]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75页。
[113]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75页。
[114]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76页。
[115]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65页。
[116]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
[117]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页。
[118]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
[119]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页。
[120]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0页。
[121]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03页。
[122]刘雨珍编校:《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员笔谈资料汇编》(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38页。
[123]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页。
[124]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页。
[125]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26]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74页。
[127]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3页。
[128]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3页。
[129]参见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第六章第九节“《日本国志》对戊戌变法的影响”,三联书店,1988年版。
[130]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521页。
[131]参见盛邦和:《黄遵宪史学研究》第三章第二节“《日本国志》的版本问题”,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以及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第六章第三节“《日本国志》的版本问题及与同时代的几部日本研究书的比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132]四次信函有关内容如下:1.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一日信函:“该本《日本志》十数页已收到,即乞交书店换刻改装”;2.三月廿一日信函:“知《日本志》概送尊处,应改之十数篇,已寄粤省梁诗五,催其速印,印就寄到。即请饬人改订,并撤去李批张咨,(中略)补入卓如后序,即由报馆发售。现又属印七百份,除二百份自以送人外,余概存报馆”;3.四月十一日信函:“梁诗五处如寄到《日本志》改本,乞即改订代售”;七月廿七日信函:“近得梁诗五函,知所补《日本国志》既寄到报馆,请穰兄查照三月间寄函,代为抽换装订。发售之价,每部三元,弟自收回二元。”见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4、178、180、181页。
[133]参见盛邦和:《黄遵宪史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113页。
[134]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18页。
[135]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1—162页。
[136]王宝平:《黄遵宪〈日本国志〉源流考》,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江户·明治时期的日中文化交流》,(日)农文协出版社,2000年版。后收入王宝平:《清代中日学术交流研究》,(日)汲古书院,2005年版。
[137]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92页。
[138]王宝平:《黄遵宪与姚文栋——〈日本国志〉中雷同现象考》,复旦大学《日本研究集刊》1999年第一期。后收入胡令远、徐静波编:《近代以来中日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9]除上述论著外,还可参见王宝平:《黄遵宪〈日本国志〉征引书目考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5期,2003年9月。修订版收入《中日文史交流论集——佐藤保先生古稀纪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140]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10页。
[141]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页。
[142]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21页。
[143]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10页。
[144]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1页。
[145]蔡毅:《黄遵宪与日本汉诗》,载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七十一册,2006年4月,第60页。中文版收入蔡毅著:《日本汉诗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2页。
[146]参见(日)伊原泽周:《〈日本国志〉编写的探讨——以黄遵宪初次东渡为中心》,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后收入伊原泽周著:《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探研》第一编第四章,中华书局,2003年版。
[147]当时一些日本友人将与何如璋、黄遵宪等公使馆成员的笔谈资料详加整理,妥善保存,成为今日我们研究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宝贵资料。如原高崎藩藩主大河内辉声(1848—1882)所保存的大量笔谈资料《大河内文书》,其中有关黄遵宪部分,经郑子瑜、实藤惠秀两先生悉心整理,曾以《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名义刊行,嘉惠后人甚多。(郑子瑜、实藤惠秀编:《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早稻田大学东洋文学研究会,1968年版,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辑。改订版题为《与日本友人大河内辉声等笔谈》收入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近年来又发现宫岛诚一郎与何如璋、黄遵宪等的笔谈资料,参见刘雨珍:《黄遵宪致宫岛诚一郎书柬辑录》,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第5集,2001年3月。后收入嘉应学院黄遵宪研究所选编(张永芳、李玲责任选编):《黄遵宪研究资料选编》第二辑“辑佚资料”第311—331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以及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编校整理:《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第414—428页。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五编“笔谈”,除上述《与日本友人大河内辉声等笔谈》外,还收入由陈捷博士整理的《与日本友人宫岛诚一郎等笔谈》、《与日本友人冈千仞等笔谈》、《与日本友人增田贡等笔谈》等笔谈资料。
[148]关于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交友的全貌,参见刘雨珍:《黄遵宪与宫岛诚一郎交友考——以〈宫岛诚一郎文书〉中的笔谈资料为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编:《日本研究论集》第九集,2004年9月。参见本书第四编第一章。
[149]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9页。
[150]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78页。
[151]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64—765页。
[152]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65页。
[153]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65页。
[154]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65页。
[155]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2页。
[156]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34页。
[157]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31页。
[158]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31页。
[159]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32页。
[160]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65页。
[161]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14页。
[162]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页。按:《黄遵宪全集》误作“《国史》”,误。国史乃指古代日本用汉文撰写的六部史书即“六国史”(《日本书纪》《续日本纪》《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文德天皇实录》《日本三代实录》)。另《国事纪事本末》此处引作“《日本纪事本末》”,应为黄遵宪所改。
[163]参见王宝平:《黄遵宪〈日本国志〉源流考——与〈国事纪事本末〉的关联》,四天王寺国际佛教大学日中交流史研究会编:《〈日本国志〉研究——礼俗志「神道」——》,2003年7月。后收入王宝平:《清代中日学术交流研究》,(日)汲古书院,2005年版。
[164]见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下,中华书局,2005年版,附录五“人境庐黄遵宪藏书目录”No.289,第1614页。
[165]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6页。
[166]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7页。
[167]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34—635页。
[168]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80页。
[169]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黄遵宪全集》第690页。
[170]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黄遵宪全集》第789页。
[171]《黄遵宪全集》及《笔谈遗稿》均作“羽仓胜堂”,应为“板仓胜明”之笔误。板仓胜明(1809—1857),江户后期安中藩藩主。《甘雨亭丛书》辑于1845—1867年间,包括正篇5集,别篇2集。正篇收入日本儒学家汉文著作,别篇则包括和歌及和文,共计56册。然世所流传者如《丛书集成续编》本一般仅收正篇48册,即此处所谓“卷数未满五十”者也。
[172]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92—6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