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观日道人、东海公等,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曾任驻日参赞、驻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驻新加坡总领事、湖南长宝盐法道兼署按察使等职,是近代中国著名诗人、外交家、史学家和维新思想家。除《日本国志》外,还著有《人境庐诗草》11卷、《日本杂事诗》2卷。
早在青少年时代,黄遵宪就怀有远大抱负,立志“要抟扶摇羊角直上九万里”。[68]他不愿意过着那种埋头破屋,皓首穷经式的世儒生活,主张经世致用,认为“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69],欲走出书斋,放眼认识外面的新世界,曾作诗曰:“噫嘻乎儒生读书不识羞,动誇虎头燕颔径取万户侯。万户侯耳岂足道,乌知今日裨瀛大海还有大九州”。[70]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他日后中举后即放弃举业,长年出使海外的思想基础。
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黄遵宪开始究心时务,“取《万国公报》及製造局所出之书尽读之”。[71]他还游历广州、香港、烟台、天津等沿海城市,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视野。生于列强入侵、外患频仍之秋,黄遵宪逐渐认识到“非留心外交,恐难安内”,与张荫桓等时务派人士“抵掌论当世之务”,被李鸿章誉为“霸才”。[72]
1876年8月,经历了科场“三战三北”之痛的黄遵宪参加顺天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是年12月,清廷任命翰林院侍讲、广东大埔人何如璋为出使日本钦差大臣,由于何如璋赏识黄遵宪的才华,加之与黄的父亲是世交,便邀黄一同出使日本。从此,黄遵宪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外交官生涯。
1877年(光绪三年,明治十年)11月,黄遵宪随首届驻日公使何如璋抵达日本。作为参赞官,黄遵宪在协助何如璋处理当时中日间存在的各种外交问题,如琉球归属问题及朝鲜问题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针对明治政府出兵台湾、吞并琉球的扩张政策,黄遵宪充分认识到琉球所奿有的战略地位,代何如璋上书总署,主张力保琉球社稷,为中国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对于朝鲜当时所面临的美日叩关的危机局面,黄遵宪特撰《朝鲜策略》一文,建议其“亲中国,结日本,联美国,以图自强”,对朝鲜的开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3]
另一方面,黄遵宪也极力主张中日两国应友好相处,共御外侮,为亚洲的稳定和繁荣共同努力。在《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一诗中,黄遵宪阐述了中日唇齿相依的近邻关係,表达了两国应世代友好的良好愿望:“同在亚细亚,自昔邻封辑。譬若辅车依,譬若犄角立。所恃各富强,乃能相辅弼。同类争奋兴,外侮自潜匿。解甲歌太平,传之千万亿”(《人境庐诗草》卷三)。
与此同时,黄遵宪还广交日本友人,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由于德川幕府长期推行锁国政策,江户时期日本文人很难与中国文人进行直接交流。因此,对于首届中华使节的到来,日本文人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入境以来,执经者,问字者,乞诗者,户外屦满,肩趾相接,果人人得其意而去”(石川英《日本杂事诗跋》[74]),登门造访者络绎不绝。尤其是年届而立、风华正茂的黄遵宪,在公使馆中最富文才,更成为日本友人的结交对象,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其中情形,正如王韬在《日本杂事诗序》中所描述的那样:“既副皇华之选,日本人士耳其名,仰之如泰山北斗,执贽求见者户外屦满。而君为之提唱风雅,于所呈诗文,率悉心指其疵谬所在。每一篇出,群奉为金科玉律,此日本开国以来所未有也”。[75]对于日本友人携来的诗文,黄遵宪或为其修改,或为其作序作跋,悉心指点,不厌其烦。
在与日本友人交往的过程中,黄遵宪也开始了自己的日本研究。其间情形,正如他后来在《日本杂事诗》定本自序中所述:
余于丁丑之冬,奉使随槎。既居东二年,稍与其士大夫游,读其书,习其事,拟草《日本国志》一书,网罗旧闻,参考新政,辄取其杂事,衍为小注,丳之以诗,即今所行杂事诗是也。[76]
来日后的二年间,黄遵宪一方面与日本友人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对日本社会进行仔细观察,深入调查,他目睹了日本明治维新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于是萌生了撰写《日本国志》的念头。由于此项工作规模宏大,需要耗费大量时日,于是作为前期准备工作,黄遵宪首先撰写了《日本杂事诗》。
《日本杂事诗》于1879年7月由总理衙门以同文馆聚珍板刊印,初版本上下二卷共收诗154首,分别从国势、天文、地理、政治、文学、风俗、服饰、技艺、物产等各个方面,以诗夹注的形式对日本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而形象的描述。就内容而言,《日本杂事诗》堪称《日本国志》的姐妹篇,所不同的是,《日本杂事诗》是采用七言绝句形式的文学作品,而《日本国志》则是采用中国传统史书中典志体裁的史学著作,由此而言,二者相辅相成而又相映成趣。
《日本杂事诗》刊行后,受到中日两国文人学者的极大赞誉,日本汉学家石川英在《日本杂事诗跋》中惊叹道:“上自神代,下及近世,其间时世沿革,政体殊异,山川风土,服饰技艺之微,悉网罗无遗。而词彩绚烂,咀英嚼华,字字征实,无一假借”,并对黄遵宪的才能佩服之至:“公度来日未及二年,而三千年之史,八大洲之事详确如此,自非读书十行俱下,能如此乎?”[77]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黄遵宪终于完成了《日本国志》的初稿。1882年(光绪八年,明治十五年)3月,黄遵宪驻日任期届满,奉命调任旧金山总领事,他在赠别日本友人诗中咏道:“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草完明治维新史,吟到中华以外天”。[78]诗中所谓“新诗”是指日本友人广为传诵的《日本杂事诗》,而所谓草完的“明治维新史”,则是指已经完成初稿的《日本国志》。
然而,在其后驻美的三年半时间,由于公事繁忙,黄遵宪无暇对《日本国志》初稿进行修改。1885年秋,黄遵宪由美乞假回乡,决心完成《日本国志》的编撰事业,因而谢绝了新任驻美公使张荫桓及两广总督张之洞之召,“家居有暇,乃闭门发箧,重事编纂”(《日本国志叙》)。经过近两年呕心沥血的艰苦努力,1887年夏,黄遵宪终于完成了这部前后费时8载、洋洋50余万言的巨著。为此,他特作《日本国志书成志感》(《人境庐诗草》卷五)一诗,以抒发自己的激动之情:
湖海归来气未除,忧天热血几时摅?
千秋鉴借《吾妻镜》,四壁图悬人境庐。
改制世方尊白统,罪言我窃比《黄书》。
频年风雨鸡鸣夕,洒泪挑灯自卷舒。[79]
诗中,黄遵宪将《日本国志》比作日本的史籍《吾妻镜》,以及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黄书》,明确表示欲借鉴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对中国进行改革的远大志向。
《日本国志》撰成后,黄遵宪将稿本抄写四份,一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送李鸿章,一送张之洞,自存一份。[80]1890年(光绪十六年),黄遵宪将《日本国志》书稿交付羊城富文斋刊刻,但此年并未出版。1894年(光绪二十年),黄又将书稿邮至巴黎,请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薛福成作序。直到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底左右,《日本国志》才终于得以正式刊行,此时离黄遵宪完成书稿已逾八载。就这样,从酝酿伊始到正式出版,《日本国志》前后竟然费时16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