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外国文学作品大量地翻译出版。对于日本和歌、俳句等诗歌翻译的探讨,亦成了日本文学研究者之间的热门话题,不但国内学者各抒己见,切磋琢磨,而且日本学者亦纷纷著文,就日本诗歌汉译的形式与内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与此浪潮相呼应,“汉俳”也在中国诗坛上应运而生了。
绿阴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87]
诚如赵朴初此首“汉俳”所述,“汉俳”的出现乃是中国诗人与日本俳人直接友好交流的产物。1980年5月,在欢迎以大野林火氏为团长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一行的宴会上,赵朴初披露了所作的五·七·五新兴诗型,这便是中国诗坛上最早的汉俳。
1981年6月,《诗刊》6月号开辟“汉俳试作”专栏,除了刊登赵朴初、林林、袁鹰等所创作的汉俳外,同时还登载了林林所撰的介绍俳句的文章《最短的诗——略谈日本俳句》。同年8月8日,《人民日报》亦设“汉俳试作”栏,刊登了赵朴初、林林、袁鹰等人所作的汉俳。此后,“汉俳”在中国渐渐引起人们的注目,在当今诗坛上,作为新兴诗型之一已占据一席之地。
那么,“汉俳”的内容与形式究竟又是如何呢?我们还是先看看对其所作的定义。最先开设“汉俳试作”专栏的《诗刊》1981年第6期,其“编者的话”中是如此说明的:
汉俳(汉式俳句),是中国诗人在同日本俳句诗人文学交往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诗体(关于日本俳句,请参见本期林林《最短的诗》一文)。参照日本俳句十七字(五·七·五)的形式,加上脚韵,形成一种三行十七字的短诗,近似绝句、小令或民歌。它短小凝练,可文可白,便于写景抒情,可浅可深,可吟可诵。
通过上述说明,我们可以得知,此处所谓的“汉俳”,只是借用了日本俳句的五·七·五形式而已,对于俳句中不可缺少的语气助词及季语,全无涉及。而且此说明之中又指出,“汉俳”须加上脚韵,并言其近似中国古典诗中的绝句、小令及民谣,这便带有浓厚的中国古典诗歌特征。《人民日报》1981年8月8日“汉俳试作”栏中的“编者附记”亦大约沿袭上述观点。
那么,“汉俳”究竟具有哪些特色呢?下面且从两首诗作,看汉俳与俳句究竟有哪些密切关联。先看赵朴初的《送鉴真大师像返奈良并呈森本长老》:
看尽杜鹃花,
不因隔海怨天涯,
东西都是家。
1980年4月,唐招提寺的森本孝顺长老带着日本国家级重要文物鉴真和尚坐像,来到鉴真的故乡扬州。在坐像返回奈良之际,赵朴初作了上述汉俳以示送别。据作者自述,这首汉俳乃是受了芭蕉的有名俳句“若葉して御目の雫ぬぐはばや”(试译:我多想用这片嫩嫩的绿叶,拭去您眼里的水珠!)的启发而作的。作为中国诗坛上的第一首汉俳,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它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鉴真的故事,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佳话,千古以来广为流传。此首汉俳首句便是叙述鉴真坐像返回故乡扬州后,为故里盛开的杜鹃花而陶醉,第二句则表明,虽然坐像马上就要返回日本,但并不会因为隔海相望而独自埋怨,最后一句更说东面的日本与西面的中国对于鉴真来说,都是自己的家。
赵朴初精通中国古典诗歌,此诗即可看出其深刻影响。首先,句尾“花”“涯”“家”押着脚韵,此乃中国诗歌所具有的独自特色;其次,此诗后两句气派宏大,抒情性强,其表达之境界与古典诗歌亦颇相近。
然而在另一方面,此诗在形式上又吸收了日本俳句所独有的五·七·五形式,并用“杜鹃花”作为季语,使之与此前的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不同的特色。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林林的汉俳《咏山茶花》:
花红满绿枝,
不辞落地化为泥,
何必多怜惜。
在盛开的山茶花即将凋零之际,诗人劝告人们,不必为之怜惜,因为不久它就要化作春泥,哺育着来年盛开的花朵。在中国古典诗歌及日本和歌、俳句之中,每逢花开花落,诗人们总要感慨生命之短暂,人生之无常,而这首汉俳的风格却显得迥然不同。其实此诗的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诗人龚自珍《乙亥杂诗》其五的深刻影响:
浩**离愁白日斜,吟鞭遥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8]
林林的作品正是沿用龚自珍诗意来赞美山茶花的,诗中,山茶花的“花”即为季语,各句末尾所使用的“枝”“泥”“惜”,在现代汉语中亦为押韵。
综上所述,汉俳在使用五·七·五的形式,并尽量引进季语等方面,可谓深受日本俳句的影响。另一方面,从诗中须用典、押韵等方面来看,汉俳与中国古典诗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从内容方面来看,虽然同为使用五·七·五这一固定形式,由于汉语与日语的本质不同,其所表现的世界自然相异。从某种程度说,俳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凝缩的世界,而汉俳所表现的则更富流动性,更具抒情性。
近年来,俳句(HAIKU)以各种形式被介绍到世界各地,俳句的国际化进展迅速,汉俳的出现当然亦可以从这种潮流中去把握。然而,汉俳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亦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充分吸收各种养分,它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又一成果。
(日文版收入中西進·厳紹璗編:『日中文化交流史叢書』【6】『文学』第二章「詩歌」(中西進·劉雨珍),大修館書店,1995年12月,第106—129頁;中文版题为《和歌、俳句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收入严绍璗、中西进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6】《文学卷》第二章“日中诗歌的本体与形态及其比较研究”附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00—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