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乃日本民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学形式。作为表达日本民族自我心声的工具,其产生可以上溯到记纪歌谣,至《万叶集》而蔚为大观。然而当时的日本,尚无自己的文字,于是他们在书写时开始借助于中国的汉字,即所谓的“万叶假名”。
和歌在其产生不久,就开始西传中国,此乃中日发生人际交流后的必然结果。7世纪以后,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十多次的遣隋使、遣唐使,以引进大陆的先进文化。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横渡波涛汹涌的大海,来到中国,一方面积极吸收中国的先进文明,另一方面又与中国诗人们作诗唱和,进行交流。唐代文献中,便保留着近百首中日诗人间的酬唱诗歌,成为早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宝贵资料。
在这种交流过程中,遣隋使、遣唐使们亦起了将日本文化介绍到中国的媒介作用,和歌西传就是在此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据现存文献资料,遣唐使们在中国所作的和歌有两首。
一首为《万叶集》卷一中所收录的《山上臣忆良在大唐时忆本乡作歌》:
いざ子ども早く日本(やまと)へ 大伴の 御津の浜松 待ち恋ひねらむ(卷一·63)[68]
(试译)
归去兮同胞
大伴御津海浜松
想必等心焦
山上忆良(660—733)为万叶第三时期的代表歌人,他所创作的《贫穷问答歌》、《沉疴自哀文》等和歌,多着眼于人生疾苦,作品风格不仅在当时日本歌坛,乃至在日本文学史上亦属罕见。
公元702年(武则天长安二年,日本文武天皇大宝二年),山上忆良作为第8次遣唐使的遣唐少录来到中国。其归国时间尚难考定,但第8次遣唐使一行于704年到718年之间分3批归国,因此最迟也不应晚于718年。由此可以断定,这首歌制作的时期即为704年到718年之间。
这首和歌的内容主要是呼唤一同渡唐的日本同伴们早日回归日本,或许是作于归国前夕的宴会上。御津即日本难波的三津浦(今大阪市南区三津寺町),属豪族大伴氏的领地,当时为连接日本与大陆的交通港口,遣唐使出发时即经由此港。
在日语中,“松”与“待”发音相同(皆为“まつ”),此歌便是巧妙地利用这种谐音,来表达自己思念故土、盼望早日归乡之情的。它是否为当时中国诗人所知晓,现在尚不得而知,然作为日本歌人在中国创作的第一首和歌,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大约晚于此歌半个世纪,唐代文坛上又诞生了另一首和歌,这就是有名的阿倍仲麻吕的《在大唐见月所咏》。此歌最早收入《古今和歌集》卷九羁旅歌卷首,后又收入《百人一首》,千古以来为人们所传诵。歌云:
あまの原 ふりさけみれば 春日なる みかさの山に いでし月かも[69]
(汉译)
翘首望天边
月光如洗照九天
三笠山月圆
阿倍仲麻吕(698—770),于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日本元正天皇养老元年)作为遣唐留学生随第9次遣唐使团来到中国,时年20岁。从此至死未能返回日本,取有汉名朝仲满、朝衡、晁衡等。初入太学,科举及第后,历任左拾遗、左补阙等职。734年,他上奏唐玄宗,请求随第10次遣唐使一同归国,然未得玄宗许可。753年,终于获准随第11次遣唐大使藤原清和一道回日。然而,船在航行途中遇到台风,阿倍仲麻吕所乘坐的船飘至越南。后来他回到长安,历任左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等高官,73岁客死于中国。
关于此歌的创作背景,《古今和歌集》说明如下(笔者译):
古传曰:“昔,遣仲麻吕至唐学习,经年不见归来。本国再派遣使者,催其速归。一行归国途中,经明州海岸,彼国诗人,设宴话别。时夜深人静,月色清丽,仲麻吕难抑内心情感,故咏此歌。”[70]
据此可知,这是仲麻吕在中国友人设宴饯别时之作。前述阿倍仲麻吕出发为753年,此歌盖作于此时。又据《土佐日记》记载,当时这首歌就被译成中文,为中国诗人所喜爱。[71]从现存资料亦可看出,阿倍仲麻吕与著名诗人王维、李白、储光羲等皆有深厚交往,互相赠诗唱和,且王维、赵晔、包佶、徐凝等诗人还为仲麻吕留有送别诗。[72]可以想象,饯别宴席上,中国诗人们定是与日本友人一起,凝神欣赏过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综上所述,山上忆良与阿倍仲麻吕所作的和歌皆充满着眷眷的思乡之情,然具体看来,前者主要面对当时在唐的日本人,而后者则有很大可能是在中国诗人面前披露的。和歌在其诞生后不久,就由遣唐使们西传至中国,这不仅在日本和歌史上,而且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