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日文学的交流与杨贵妃传说的反馈(1 / 1)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日本的杨贵妃传说,通过中日两国的文人交流,很早就传入了中国。

明初,宋濂曾作过描写日本风土传说的《赋日东曲》十首,其中第六首便写道:

玉环妖血污寰中,岂有灵祠祝鬼雄。

莫是仙山真缥渺,雪膏花貌主珠宫。

(自注:国有杨贵妃祠。)[62]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累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当时朝廷祭祀、朝会、诏谕、封赐的文章,大多出于他的手笔,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同时,我们在他的文集中,也能发现他的不少为日本人所作的文章,有的是为日本高僧作的碑铭,有的是为日本诗人诗集作的序。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宋濂自然由日本朋友处听说过日本有祭祀杨贵妃灵祀的传说。有关杨贵妃的传说传入中国,可以推测大概就是与此同时期传入的。

据诗题中的“时辛丑冬十月也”,则《赋日东曲》的成稿时间应为1361年即元顺宗至正二十一年,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就认定《萝山诗集》为入明前的刊本[63]。而据日本五山高僧横川景三(1429—1493)《补庵京华别集》记载:

皇朝太祖高皇帝,特敕吾使者,召见便殿,顾问海东熊野三山之事迹,忝赐御制一篇。又宋林学士宋景濂,赋日东曲十首以赠焉。就中振吾国王万世一姓之美、鸣传教、弘法显密二师入唐求法之美,东人到今荣之。[64]

据此,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宫中召见绝海中津时,宋濂曾以《赋日东曲》相赠。众所周知,当时绝海中津曾作《应制赋三山》:

熊野峰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应肥。

只今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

明太祖回赠《御制赐和》:

熊野峰高血食祠,松根琥珀也应肥。

当年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更不归。[65]

二人主要围绕日本熊野的徐福传说进行唱和。可见,当时有关徐福的故事,已在中日文人之间流传。杨贵妃的渡日传说,也应该是通过当时的人员往来带到中国。

另外,晚清的文廷式(1856—1904)也在其《樱花绝句》第三首诗中咏道:

莺声霞外唤春回,十里云光锦障开。

如此仙山真缥缈,玉环金钿倘归来。[66]

文廷式,字道希,号芸阁,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为帝党的重要人物。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光绪二十年回国。此诗即作于日本。

据作者自注云:“有杨贵妃樱一种,宋景濂曾咏之”。杨贵妃樱,乃是一种拥有15至20片花瓣的淡红色大樱花[67]。虽然此诗所咏的是樱花,然由诗的后两句来看,或许作者对日本所流传的有关杨贵妃传说,也是耳有所闻的。

无论如何,流传于日本的杨贵妃传说,不久便反馈到中国,这既是中日两国人际交流的产物,同时也是两国文学交流的重要成果。

(本文日文版题为「楊貴妃」,载中西進、王勇编:『日中文化交流史叢書』10『人物』卷七「幻想の往還」,大修館書店,1996年10月,第400—422页;中文版题为《杨贵妃渡日传说》,载王勇、中西进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10】《人物卷》第八章“超越时空的传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70—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