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我们对热田神宫所流传的杨贵妃传说作了大体鸟瞰,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究竟产生这种传说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从《长恨歌》在日本的广泛流传、热田的徐福传说、中日间的紧张关系、热田神宫的日本武尊信仰等四个方面来分别加以探讨。
(一) 《长恨歌》在日本的广泛流传
历代中国文人中,对日本文坛影响之大,无有出白居易右者,作为白居易代表作之一的《长恨歌》,在日本文坛的流行及其影响比之在本土中国,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平安时代至今,它的影响一直经久不衰。
如在和歌、汉诗方面,藤原公任(966—1041年)所编的《和汉朗咏集》中就收入《长恨歌》四联八句[49],此后藤原基俊(1056—1142)所编的《新撰朗咏集》中亦同样收入四联八句[50]。而藤原定家(1162—1241)的《拾遗愚草》、慈圆(1155—1225)的《拾玉集》中,都有将《长恨歌》中的某一句改作而成的“句题和歌”。
与此同时,一些物语文学中也开始出现了用假名讲解的杨贵妃故事。《更级日记》言:“闻说世上有人将《长恨歌》一文,写成故事。”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便有:源俊赖《俊赖口传集》百廿三《裁缝衣》[51],《今昔物语》卷第十《唐玄宗后杨贵妃依皇宠被杀语第七》,《唐物语》《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等。这些皆是以《长恨歌》为蓝本,对玄宗与杨贵妃的悲恋故事详加叙述,并适当地进行裁剪的,有的还配上了和歌。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当时流传的《长恨歌》绘画中,看出人们对《长恨歌》的喜爱。
众所周知,《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产生曾起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首卷《桐壶》,无论是人物描写,还是遣词造句,皆可说是从《长恨歌》脱胎而来的。其中有一段描写桐壶帝失去更衣后,朝夕思念的情景:
近来皇上晨夕披览的,是《长恨歌》画册,这是从前宇多天皇命画家绘制的,其中有著名诗人伊势和贯之所作的和歌及汉诗。日常谈话,也都是此类话题。[52]
然而,桐壶帝即使“晨夕披览”《长恨歌》画册,也难抵其失去更衣之痛:
皇上看了《杨贵妃》画册,觉得画中杨贵妃的容貌,虽然出于名家之手,但笔力有限,到底缺乏生趣,诗中说贵妃的面庞和眉毛似“太液芙蓉未央柳”固然比得确当,唐朝的装束也固然端丽优雅,但是,一回想桐壶更衣的妩媚温柔之姿,便觉得任何花鸟的颜色与声音都比不上了。[53]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宇多天皇(887—897在位)曾命画家绘制过《长恨歌》画册,并配有伊势和贯之所作的和歌及汉诗,但据《源氏物语》有名的古著、一条兼良(1402—1481)的《花鸟余情》中称:
《长恨歌》的画虽然亭子院时,曾令画工描绘过,然其画未能流传后世,而通宪法师(法名信西)参照唐书、唐历、杨贵妃外传等书,重新描绘成画,此即当今所见《长恨歌》画者也。[54]
似乎宇多天皇时的《长恨歌》画册并没有流传下来,后来通宪法师(信西)又参照《唐书》、《唐历》、《杨贵妃外传》等重新加以描绘过。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长恨歌》的故事在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中,是广为流传而又影响深远的。不仅如此,后来谣曲中的《皇帝》、《杨贵妃》,即以唐玄宗与杨贵妃作为题材。直到现在,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作品还依然络绎不绝,像现代作家中就有菊池宽的《玄宗的心情》(平凡社,1929)、川口松太郎的《杨贵妃》(河出新书,1955),以及井上靖的《杨贵妃传》(讲谈社文库,1972)等。
就这样,自古至今,杨贵妃的故事一直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无人不晓。应该说,这便是产生杨贵妃传说的首要原因。
(二)热田的徐福传说的影响
在对《长恨歌》长期的欣赏过程中,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欣赏原作,而是不断地去进行再创造。而《长恨歌》后半部分对仙境的铺张描写,又给日本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源泉。
本来,徐福入海求仙、东渡日本的传说,自五代的《义楚六帖》后,在中日两国皆广为流传。然而,徐福到达的究竟是何处,日本传说不一,许多地方都流传着有关徐福的传说。另,如前已引用的浅井了意所作《杨贵妃物语》中,就同时提到富士山、热田、熊野三处。
关于热田的徐福传说,五山高僧惟肖得严(1360—1437)在其《东海琼华集》三《蓬莱小隐之叙》中说道:
世传,秦徐巿上书始皇,请与童女五百人入海求三神山不死药,而得海岛,遂留不还,即我朝尾州热田神祠是也。[55]
在这里,惟肖得严明确指出,徐福抵达的乃是名古屋的热田神宫。我们可以说,热田所流传的这种徐福传说,便是产生热田神宫杨贵妃传说的第二个原因。
(三)中日间的紧张关系
不能忽视的是,此传说的产生与历史上中日两国的紧张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东征西伐,于1274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日本弘安四年)两次派遣大军攻打日本,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所说的“文永之役”与“弘安之役”。虽由于内部不和以及台风袭击,元军皆以失败告终,但这两次入侵,对日本的震动非常大。位于东方大海中的岛国日本,第一次真正感到外来侵略的恐惧,这种恐怖影响之深,涉及其后日本的各个方面。
另外,据上垣外宪一教授研究,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失败后,直到江户时代,日本朝野曾一度担心朝鲜与明联合起来,攻打日本。在庆长之役时,日军曾一度北上,直逼汉城,但不知为何,突然间又大撤退,据《明实录》言,主要是由于当时日军听到了明军要调集福建、浙江、直隶的南北水陆兵70万攻击日本的消息后,停止进攻的。
又声言:“调南北水陆兵七十万,旦暮福、广、浙、直水兵至,直捣日本”。倭闻风,遂不敢进。行长奔井邑,离王京六百里;清正奔庆尚,离王京亦四百里。[56]
明军进攻日本,这正是日本人最为担心的事情,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闻此消息,皆远离王京。
另外,江户前期的著名朱子学家藤原惺窝(1561—1619)在与其朱子学老师、朝鲜战争中被日军俘虏的朝鲜大儒姜沆(1567—1618)的交谈中,也道出了当时的这种明与朝鲜联军进攻日本的担心:
日本民众的憔悴情形,没有比现在更惨的了,如果朝鲜与明一道出兵日本,吊民伐罪,先令投降的倭人及翻译用假名写好布告,告诉平民百姓是为了来把他们从地狱之苦中拯救出来,不会践踏军队经过的任何地方,那么打到白河关是没有问题的。[57]
白河关在今福岛县白河市,为古来由关东进入奥州的一大门户。藤原惺窝的话,指出了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困境,国力疲敝,民不聊生。若是明朝与朝鲜趁机进攻日本,是很容易横扫日本列岛的。然而当时明朝也忙于防备新兴的清军南下,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王朝统治摇摇欲坠,自身尚且难保,哪有余力去攻击日本?
而日本却一直被这种恐怖所困扰,出于这种恐惧心理,人们希望神灵加以保佑,于是便假托热田明神变成杨贵妃,以阻止玄宗侵略日本的野心。应该说,这也是当时民众惧怕明军入侵心理的一大反映。
(四)热田神宫的日本武尊信仰
热田神宫的杨贵妃传说与热田神宫的日本武尊信仰也有关联。
热田神宫祭祀的是日本传说中的英雄皇子日本武尊及三种神器之一的“草薙剑”。据《日本书纪》卷七“景行天皇纪”载,日本武尊奉父皇景行天皇之命,平定完九州熊袭的川上枭帅和出云的出云建后,返回京城奈良,席不暇暖,便被景行天皇派去征讨东国。
(景行天皇廿八年)冬十月壬子朔癸丑,日本武尊发路之。戊午,枉道拜伊势神宫,仍辞于倭姫命曰:“今被天皇之命,而东征将诛诸叛者,故辞之。”于是,倭姫命取草薙剑,授日本武尊曰:“慎之,莫怠也!”
是岁,日本武尊初至骏河,其处贼阳从之,欺曰:“是野也,麋鹿甚多,气如朝雾,足如茂林,临而应狩。”日本武尊信其言,入野中而觅兽。贼有杀王之情,放火烧其野。王知被欺,则以燧出火之,向烧而得免。(一云:王所佩剑丛云自抽之,薙攘王之傍草,因是得免,故号其剑曰草薙也。)[58]
为此,日本武尊他绕道赴伊势神宫辞别姑母倭姫命,倭姫命赠其草薙剑,在骏河(今静冈县)遭到火攻时,用草薙剑退火突围,击退敌人。
归途,日本武尊在尾张(今爱知县)娶宫箦媛,因将草薙剑放置在宫箦媛处,过伊吹山时为山神所伤,最终病逝于能褒野,年仅三十岁。草薙剑便放置在热田神宫:
初日本武尊所佩草薙横刀,是今在尾张国年鱼市郡热田社也。[59]
据江户时代狩野派画家狩野永纳(1631—1697)在《长恨歌图抄》(1677)中评论乃父狩野山雪的《长恨歌画卷》时说:
谚云:唐代时,日本屡贡方物,贡物少时,便杀使者。玄宗欲灭日本。热田明神乃日本武尊也,此尊变成杨贵妃,住吉明神变成禄山,熊野大神变成国忠,入大唐,灭玄宗云。[60]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民间传说中,玄宗将灭日本时,群神合力,各显其能,热田明神(即日本武尊)变作杨贵妃,住吉明神变作安禄山,熊野大神变成杨国忠,共入大唐,以灭玄宗。这大约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神国思想。
然而,热田明神变作杨贵妃,应该还与日本武尊讨伐九州熊袭时,男扮女装,刺杀川上枭帅的传说有关。
(景行天皇廿七年)冬十月丁酉朔己酉,遣日本武尊,令击熊袭,时年十六。(中略)十二月,到于熊袭国。因以,伺其消息及地形之险易。
时熊袭有魁帅者,名取石鹿文,亦曰川上枭帅。悉集亲族而欲宴。于是日本武尊解发作童女姿,以密伺川上枭帅之宴时,仍佩剑裀里,如于川上枭帅之宴室,居女人之中。川上枭帅感其童女之容姿,则携手同席,举杯令饮而戏弄。于时也,更深人阑,川上枭帅且被酒。于是日本武尊抽裀中之剑,刺川上枭帅之胸。(中略)自今以后,号皇子应称日本武皇子。言讫,乃通胸而杀之。故至于今,称曰日本武尊,是其缘也。[61]
此后,日本武尊与草薙剑作为保佑日本国民的象征,在日本民间一直具有很高的信仰。
综上所述,热田神宫的杨贵妃传说,是以《长恨歌》在日本的流行为基础,随着中日关系的紧张,杂糅着日本固有的信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从该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与日本的既有友好又有紧张的历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