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收录了自5世纪初期至8世纪中期的约400年间的4500余首和歌,然传为磐姬皇后、雄略天皇、轻太子、圣德太子等人的作品年代并不可信。一般而言,万叶时代的真正开始,应从舒明天皇(593—641)即位算起,日本学界所谓的万叶时期,主要是指自舒明天皇元年(629)至圣武天皇天平宝字三年(759)的约130年间,相当于中国的唐太宗贞观三年至唐肃宗乾元二年,亦即初唐至盛唐的一个多世纪。根据歌风的展开,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期,自舒明元年(629)至壬申之乱(672)的大约40年间,亦名“初期万叶”。代表歌人为额田王,其他主要歌人有舒明天皇、齐明天皇、天智天皇、有间皇子、倭大后等。
舒明天皇即位后,翌年便向中国派遣首批遣唐使,由此拉开了摄取大唐文化的序幕。大化元年(645),中大兄皇子(后之天智天皇)联合中臣(后赐姓藤原)镰足发动“乙巳之变”,拥立孝德天皇,翌年颁布改新之诏,效仿隋唐政治体制推行改革,以图建立中央集权律令制国家,史称“大化改新”。
“初期万叶”正好处于“大化改新”前后的政治动**期,时期与《古事记》《日本书纪》歌谣末期相重合,有些作品仍然继承了日本古代歌谣的集团性、礼仪性、宗教性特色,同时有些作品也开始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和歌至此终与传说分离,作为抒情诗而独立。这个时期的约50首和歌主要收入《万叶集》的卷一和卷二,作者多为天皇及皇族,以额田王最为著名。
额田王,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齐明朝(655—661)及天智朝(662—671)时期。据《日本书纪》载,额田王曾嫁给大海人皇子,生有一女。而据《万叶集》载,额田王后又被天智天皇纳为皇妃。《万叶集》共收录其和歌12首,其中长歌3首,短歌9首。
额田王的和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作为活跃在天皇身旁的御用代作歌人,其作品大多与巡幸、迁都、公宴、殡葬等宫廷活动有关,但也有吟诵思念天皇的个人感情之作。而在作品风格上,既可表达与其御用代作歌人身份相符的庄严激昂之情,有时又表现出其女性特有的纤细优雅。另外,在崇尚中国文化的天智朝,其和歌还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如《万叶集》卷一所收的著名长歌即为其代表:
天皇诏内大臣藤原朝臣,竞怜春山万花之艳、秋山千叶之彩时,
额田王以歌判之歌
严冬既已过,春天又复还。
一向未鸣鸟,鸣叫到春山。
一向未开花,吐蕊亦争艳。
怎奈树繁茂,入山捕捉难。
怎奈野草深,欲折手难攀。
秋山则赏叶,红叶摘来玩。
青叶恋故枝,置留亦增叹。
此虽意未惬,吾仍爱秋山。(卷一,16)[4]
据题词可知,此歌乃天智天皇诏令内大臣藤原镰足,竞怜“春山万花之艳、秋山千叶之彩”之时,额田王以和歌作出的判词。由此可见,此前必先有以汉诗判定春秋优劣之论,或许是胜负未决,需要以和歌来判定胜负,最终这个重任落到了才女额田王的肩上。额田王则不负众望,为我们留下了这首和歌史上的名篇。无论从题词中所显示的以春花秋叶作为自然赞美对象的审美情趣,还是作品中使用的排比手法,都可看出这首和歌深受中国文学的巨大影响。
第二期,自壬申之乱(672)结束至迁都平城京(710)的约40年间。代表歌人为柿本人麻吕、高市黑人,其他主要作者有天智天皇、天武天皇、持统天皇、长奥麻吕、志贵皇子等。
672年1月,天智天皇崩于近江宫(今滋贺县大津市),其弟大海人皇子与皇太子大友皇子为争夺皇位展开激战,史称“壬申之乱”。最终大海人皇子取得胜利,迁都飞鸟(今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即位为天武天皇,极力推行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建设,包括颁诏制定律令、编纂国史、制定八色之姓[5]、改定冠位制度等。其后的持统天皇(645—702)继承亡夫遗志,颁布飞鸟净御原令,营造藤原宫。及至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大宝律令终于完成,并于翌年下诏颁行全国,第七批遣唐使也于该年赴唐。和铜三年(710),仿照长安城建造的平城京(今奈良市)建成并迁都,日本古代律令国家的建设宣告完成。
这一时期可谓古代日本国家基础的巩固、充实和繁荣时期。而在文学方面,以持统朝为中心,和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皇室赞歌和宫廷挽歌明显增多,特别是柿本人麻吕的长歌雄浑激昂,多用枕词[6]和排比,富有节奏感,歌唱高昂的时代精神。而高市黑人的羁旅歌则寂寥空灵,表现出时代的另一个侧面。此外,各级官员也都竞相创作和歌,其间情形,正如《续日本纪》文武天皇大宝元年朝贺时所载:“文物之仪,于是备矣。”
柿本人麻吕,生卒年不详,曾仕于天武、持统及文武三朝,日本和歌史上最伟大的歌人,在《古今集》序中被尊为“歌圣”。
柿本人麻吕活跃在天武朝及持统朝日本国家意识高涨之际,高唱“大王乃神”(卷三,235)的赞歌,将长歌创作推向高峰。其作品构思宏伟,雄浑厚重,格调高雅,用词华丽。从内容方面来看,主要有仪礼赞歌、相闻长歌以及殡宫挽歌三种,尤以后两种独具特色。一方面在内容、修辞、结构等方面积极摄取中国文学的丰富养分,另一方面又将和歌中的枕词和序词[7]等修辞手法运用熟练,收放自如,代表了和歌创作的最高水平。《万叶集》中最早出现的柿本人麻吕的著名长歌(《近江荒都歌》)即为其中代表:
过近江荒都时柿本朝臣人麻吕作歌
亩傍山橿原,圣代传至今。
所生历代皇,于此天下临。
不知何所思,竟然舍大和。
更越奈良山,到此近江国。
地本处鄙远,大津建宫殿。
迁此乐浪地,治理天下焉。
闻知皇宫址,此地乃殿堂。
春草繁且茂,春阳笼霞光。
昔日宫阙在,一见心悲伤。(卷一,29)[8]
就内容而言,该长歌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颂扬日本第一代神武天皇定都橿原的历史。橿原位于奈良盆地亩傍山的东南方向,据《日本书纪》载,神武天皇自九州开始东征,最终来到大和。此后,历代天皇以大和为中心,统治着天下四方。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开始叙述天智天皇迁都近江的情形,是为长歌的第二段。虽然天智天皇不顾周围反对,毅然迁都,但苦心经营的近江大津宫仅维持了五年多,壬申之乱(672)中毁于战火,获胜的天武天皇翌年又将首都迁回大和,近江沦为荒都,只留下一片废墟,令人生叹。第三段描写柿本人麻吕在废墟所目睹的凄惨情景,虽说宫殿遗址尚在,但早已是春草繁茂,霞雾茫茫,目睹此物此景,人麻吕终于发生“一见心悲伤”的慨叹。《近江荒都歌》是日本和歌史第一首以荒都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三期自迁都平城京(710)至天平五年(733)的20余年间。代表歌人为山部赤人、高桥虫麻吕、大伴旅人、山上忆良,其他主要歌人有笠金村、车持千年、小野老等。
和铜三年(710),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是为奈良时代的肇始。养老元年(717),第八批遣唐使赴唐。中经元明、元正两代女帝,圣武天皇即位后恢复天皇行幸,由此涌现出笠金村、山部赤人、车持千年等从驾歌人。而在远离京城的九州,形成了以大伴旅人和山上忆良为中心的筑紫文学圈,积极摄取来自大陆的最新文化。随着大伴旅人和山上忆良于天平三年(731)及天平五年(733)相继去世,万叶第三期亦宣告结束。
这个时期,日本古代国家体制日趋完备,同时贵族之间钩心斗角不断,使得律令制矛盾深化。表现在文学方面,则属个性化发展时期。其中,山部赤人以描写清新优美的自然风貌见长,高桥虫麻吕则在传说的世界里展示出浪漫情怀。大伴旅人将人生情趣化,追求老庄风雅;山上忆良则将社会矛盾及生活苦难咏入和歌,并显示出散文的风格。他们的作品风格不一,各有千秋,使得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百花齐放、个性纷呈的繁荣景象。其中最具代表的歌人是山上忆良。
山上忆良(660—733),曾任遣唐使少录,于702年赴唐,回国后历任东宫侍讲、筑前国守等,编有《类聚歌林》七卷,为《万叶集》编纂时的重要参考资料,惜乎散佚不存。《万叶集》收录山上忆良和歌共计78首,其中长歌11首,短歌66首,旋头歌1首。另有汉文3篇,汉诗2首,表现出作者所具有的丰富教养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其长歌多附有用骈体汉文写的长序,亦可见其汉文修养之深。
山上忆良对和歌的重要贡献,主要在于将抒情和歌发展成思想和歌,作品少抒情而多叙事、多思索,被称为社会派歌人。与其他万叶歌人不同,山上忆良并无歌咏自然和恋爱之作,其作品主要是咏叹生老病死和人生的苦恼,愤慨于社会贫富的悬殊和苛捐重税对平民的压迫(如《贫穷问答歌》),并痛切地吐露对妻子家人的真挚思念(如《思子等歌》)。
一般说来,《万叶集》中多恋歌,但山上忆良却多吟诵家庭之间的亲情,另外,《万叶集》少佛教色彩,而山上忆良却将佛教哲理融于和歌的创作之中。因此,山上忆良在整个日本和歌史上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下面这首《思子等歌》即为其代表作之一。
思子等歌并序及短歌
释迦如来,金口正说,等思众生,如罗喉罗。又说,爱无过子。至极大圣,尚有爱子之心。况乎世间苍生,谁不爱子乎。
食瓜思子女,
食栗更动心,
尔等缘何来,
合眼面影亲。
频现不离去,
辗转难安寝。(卷五,801)
反歌
金银贵,玉价高;
无如我儿女,
最是宝中宝。(卷五,802)[9]
这首长歌原文只有短短的九句,乃《万叶集》中最短的长歌之一,其主题就是对子女的爱。序文中引用佛典,说明人人皆有爱子之心,就连佛祖也不例外。罗喉罗(梵文Rahula),系释迦牟尼出家前之子,后为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另外,反歌中的“金银玉”即典出佛经中的七宝,盖指金、银、琉璃、玛瑙、珍珠、珊瑚等物。当然,这种父母对子女的爱,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但如山上忆良那样在作品中反复吟诵者,并不多见。因此,这首《思子等歌》已成日本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其中短歌尤为历代日本人所传诵。
第四期,自圣武天皇天平六年(734),至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三年(759)的约25年间。代表歌人为大伴家持,其他主要作者有大伴坂上郎女、汤原王、笠女郎、田边福麻吕、大伴坂上大娘等。
这一时期,是天平文化的成熟期,圣武天皇及光明皇后皆醉心于大唐文化。但在繁荣的表象背后,产生于前朝的阴影日益浓重,停滞的气氛已无法掩饰,前后出现了藤原广嗣之乱(740)、橘奈良麻吕之乱(757)等。由于疫病流行,天灾人祸不断,圣武天皇频繁迁都,并开始笃信佛教,天平十三年(741),诏令各国建立国分寺、国分尼寺。天平十八年(747),诏令铸造东大寺庐舍那大佛,天平胜宝四年(752),举行隆重的大佛开光仪式。翌年,鉴真随第十次批遣唐使抵达日本,并于次年在东大寺登坛授戒。此前,圣武天皇已让位于女儿阿倍内亲王(孝谦天皇),自称三宝奴,法号胜满。
文学方面,以大伴家持为代表的这一时期堪称万叶和歌的一个高峰。和歌开始趋向兴趣上的唯美雅致,技巧上的精工娴熟,并在孤独中发现纤细的幽情。
大伴家持(718?—785),大伴旅人之子,曾任内舍人、宫内少辅、越中国守、参议、中纳言、陆奥按察使持节东征将军等。《万叶集》收录大伴家持和歌479首,其中长歌46首,短歌432首,连歌1首,为集中所收作品最多者。
大伴家持16岁开始步入和歌世界,青春时期与笠女郎、大伴坂上大娘等众多女性常有和歌赠答,且多以恋歌为主。中年时期的大伴家持以其在越中国(今富山县)任国守的丰富阅历,留下了超过300首的庞大作品。《万叶集》卷十七至卷二十,主要按照年月日顺序,收录了后期大伴家持及其周边人物的作品,日本学界称之为大伴家持的“和歌日志”或“和歌日记”。
一般认为,大伴家持的代表作是作于天平胜宝五年(753)二月的下列三首:
二十三日,依兴作歌二首
暮春临春野,缭绕霞起;
伤心对残照,
更兼黄莺啼。(卷十九,4290)
屋前细竹,聚生丛群;
风起微音过,
簌簌又黄昏。(卷十九,4291)
二十五日作歌
春日明丽,云雀飞啼;
独自沉思处,
中心添悲戚。(卷十九,4292)[10]
这三首咏唱春愁的和歌具有高度的抒情性,其中渗透的忧郁及孤独感与现代人息息相通,被称为“绝唱三首”。如题“依兴作歌”所示,三首作品皆为大伴家持即兴抒情之作,其中细细沁出的阴郁、感伤,既哀且怨的情感以及如微风中嫩竹轻曳般的细微变化,将和歌传统中的细腻抒情发展到了极致。由大伴家持确立的这种纤细哀怨歌风,成为后期万叶和歌的典型代表,并对《古今集》等王朝贵族和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平宝字三年(759)元旦,大伴家持在因幡(今鸟取县)国厅宴请部属,吟咏了一首饱含瑞雪兆丰年的祝福歌(卷二十,4516)[11],《万叶集》由此落下帷幕。
《万叶集》的作者十分广泛,既有天皇、皇妃、皇子、贵族,也有士兵、农民、乞丐、妓女,几乎囊括当时日本各阶层人物。除了上述著名歌人以外,《万叶集》中还有一半以上属于作者不详的无名氏作品,其中最为著名者为“东歌”和“防人歌”。
“东歌”是流传在日本本州东部的民歌,收录于卷十四,共计230首。它们大多以爱情为主题,不但语言纯朴自然,而且利用各种劳动场景作为比、兴等艺术手段,使这些民歌表现得情趣盎然,富于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有些歌还表达了不畏父母横暴干涉、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感情。
“防人歌”即远赴九州的戍边兵士之歌,主要收录于卷十三、十四及卷二十,共计98首。这些歌反映了在古代天皇制下被迫别父母、抛妻子,兵士远戍边疆的凄苦哀怨之情,有些作品还保留浓厚的地方方言,具有纯情、质朴的风格。
此外,《万叶集》还收有不少反映古代社会各方面生活的作品,如集中收录了2首《乞食者歌》、3首《行路死人歌》,就反映了底层百姓的心声。
(本文收入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王立新、黎跃进主编:《外国文学史》(东方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98—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