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苏联军队悍然入侵邻国阿富汗,对此日本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如果说日本参与人质事件是被动的,那么这次便是主动的,而且是积极的。其原因是:第一,苏军入侵阿富汗,意味着苏联势力南下中东,直接威胁日本石油供应地。第二,日本也是苏联的邻国,从自身安全保障考虑,也要迅速与国际社会一道采取抵制措施。第三,苏军入侵阿富汗引起中东国家普遍反对,为了加强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日本也要积极表明自己站在中东国家一边的立场。
针对苏军入侵阿富汗事件,日本政府除了领导人发表谈话给予谴责外,采取了一系列的抵制措施。
第一,在外交事务上推迟或者取消原定与苏联的互访与交流。日本推迟了邀请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来访,推迟了苏联外长和外贸部长的来访,推迟了日苏文化协定的谈判;取消了苏联驻日本大使拜访自民党领导人的安排。这些措施实际上停止了日苏两国间的国家关系往来。
第二,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0年1月沙特阿拉伯奥委会率先发表拒绝参加莫斯科奥运会的声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均予积极响应。日本在奥运会报名期满前夕,明确了自己的抵制立场。
第三,利用各种场合谴责苏军入侵阿富汗,共同抵制苏联。1980年3月的伦敦国际会议上,日本代表宫泽喜一发表演说,呼吁日美欧加强协调,共同抵制苏联。1982年3月的“阿富汗日”(欧洲议会制定),日本外相发表谴责苏军入侵阿富汗的讲话。在11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日本对要求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等议案投赞成票。[11]日本政府对解决阿富汗事件的立场为:苏军从阿富汗境内全部撤出,恢复阿富汗的政治独立及不结盟的地位,尊重阿富汗人民的自决权,安全遣返阿富汗难民。[12]
第四,适时扩大中东外交。中东国家多为不结盟国家,既要警惕苏联继续侵略中东,又不愿让美国过多插手,希望日本能够发挥作用。1980年2—3月,日本外相园田直访问阿联酋、伊拉克、阿曼、叙利亚、沙特阿拉伯五国,目的是要修筑对付苏联的“防波堤”。此外日本利用经济手段援助阿富汗难民,以此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日本政府通过联合国机构,向流入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提供援助,1982年援助1500万美元,1983年援助1700万美元,1985年援助40亿8000万日元;向流入伊朗的阿富汗难民提供援助,1985年为9600万日元。[13]
对于苏军入侵阿富汗事件,日本的态度明朗、立场坚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赢得了中东国家的好感,扩大了日本在中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