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 / 1)

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因为有丰富、低廉的资源供应,又处于国际市场需求剧增的大好时期,加上不断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尖端技术和金融界提供的大量资金,原材料型产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石油危机引发的资源、能源价格的暴涨,使得成本中燃料费比例大幅度提高,原材料型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消失了。原材料型产业从历来的固定产业变成变动产业,成本竞争的重心转移到燃料费多少上。像日本这样资源、能源大多依靠进口的国家,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使出口贸易丧失竞争力。另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原料生产国,不仅继续提高原来生产的价格,而且还跻身原料生产的深加工行业,直接与日本原材料型产业形成竞争。有些发展中国家原属于日本原材料型产业的市场,经过其不断努力于自身工业化,使一些历来靠进口的产品实现了自给,甚至成为出口国家。

在日本国内,经济发展以石油危机为转折点,1955—1972年的18年间,实现GNP年均增长率为9.7%的高速度;1973—1990年的18年间,为4.3%的中速度。[5]中速度经济增长,原材料需求大幅度下降。在国内需求迟钝出口贸易减少和进口费用增多的形势下,原材料型产业被迫实施调整政策。

日本钢铁业曾经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时髦产业,1973年粗钢生产产量为1.2亿吨,仅次于美苏为世界第三大生产国。但是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契机,钢铁业进入萧条状态。对此,钢铁业实施了放弃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竞争体系,采取稳定经营基础,改善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化。在钢铁业内部,以节能增效为目标进行改造,谋求合理化。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大量引进电子计算机,以实行自主管理来强化工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对能耗大的普通电炉业界和铁合金业界进行产业调整,冻结、废弃过剩设备约300万吨;推进集约化发展,扶植大型企业,所需进口的原料炭、铁矿石等在海外建厂供应,从而基本维持在年产粗钢1亿吨左右的水平上。

有色金属业是受石油危机冲击严重的产业,如何从耗电量大的产业摆脱出来是关键。例如铝冶炼业,在两次石油危机后,以世界性经济危机为背景的需求减少,日本铝冶炼业随着石油价格上涨而丧失了国际竞争力,原因是使用了世界上最贵的电力。在铝冶炼电力使用上,加拿大为100%的水力发电,美国为水力和煤炭共计76%,澳大利亚为煤炭和水力,欧共体也是以水力、煤炭、原子能为主,而日本对石油电力的依存度为74.4%。生产1吨铝锭的电费,加拿大为1.5—2.3日元,美国为6—7.5日元,日本则为24—25.5日元。[6]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铝冶炼业一方面努力寻找消减能耗的新工艺,另一方面向海外转移,在能源、资源丰富或有利的地区建厂生产。

原材料型化学工业面临的问题中最突出的是,日本有代表性的企业三菱化成、住友化学、宇部兴业、三井东压化学、昭和电工、三菱油化、三井石油化学的收支出现恶化。7家企业在1981年前期决算时总计赤字200亿日元。石化工业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量迅猛增长。如氨、尿素等,在1972年实际产量的80%用于出口,在亚洲市场上处于供应基地位置。但是石油危机后,一方面国际社会需求减少,发展中国家不断实现自给化;另一方面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加上与国外产品成本的差距,国际竞争力减弱。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日本企业开始努力从偏重原材料型化学工业中摆脱出来,加强农、医药等高收益的精细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应用培养高工程序控制技术,致力于工程技术产业的深入发展。

日本纺织业是以原棉、纱为原料的生产部门,是古老的创汇产业。但石油危机后,一方面因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比重大,另一方面燃料动力价格暴涨,成本直线上升,造成国际竞争力下降,生产停滞,设备过剩日趋表面化。企业无力将提高的成本完全转化到卖价上,低开工又引起固定费负担增大,带来库存过剩与利息负担增加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纺织业首先在内部努力改善供求平衡,合并组成卡特尔式联合企业,卖掉闲置资产,压缩过剩人员和借入资金,作为继续减产经营的努力,在生产上转向高加工度领域。其次向新兴事业领域发展,以大规模合成纤维、纺织资本为核心,向石油化学、高分子材料、医药品、住宅相关事业、不动产业等方面发展。

日本的造纸业是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得到发展的产业,主要面向国内消费市场。1980年产量近1810万吨,仅次于美国。但石油危机后,由于原料、能源价格暴涨,加上西方国家产品冲击,产业处于严重萧条状态。为此造纸业首先对经济增长时期的产业过分竞争体制着手进行纠正。其次强化国际竞争力。对原料成本上涨,采取提高纸浆成品合格率的技术开发,利用稻草、甘蔗渣等非木质原料,对旧纸充分利用;在节能方面致力于改换设备、发展节能工艺;并发展高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