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空海带回日本的几本书(一)刘善经《四声指归》(1 / 1)

前面说到,空海入唐,携回日本献给天皇的东西中,有不少文学作品集和诗学著作,据《书刘希夷集献纳表》和《献杂文表》,有《刘希夷集》四卷、王昌龄《诗格》一卷、《贞元英杰》六言诗三卷、《王昌龄集》一卷、《杂诗集》四卷、《朱昼诗》一卷、《朱千乘诗》一卷、《王智章诗》一卷。另据《敕赐屏风书了即献表并诗》,《古今诗人秀句》二卷也当是空海携回日本的。空海携回日本的唐人著作还有崔融《唐朝新定诗格》、元兢《诗髓脑》、皎然《诗议》[1]。编入《文镜秘府论》的另外一些书,有的可能也是空海带回日本,有的可能是其他人带回日本。我们看空海带回日本的几种书,主要是编入《文镜秘府论》的书,从一个角度,了解当时中日文学交流的一些状况。本章看《四声指归》。

关于《四声指归》,各家史志有著录。《隋书·文学传》云“《四声指归》一卷,行于世”(《北史》卷八三同),《隋书·经籍志》《日本国见在书目》小学类均著录“《四声指归》一卷,刘善经撰”。刘善经,《隋书》卷七六《文苑传》有传。生卒年不详,隋代文人,河间(今属河北)人,开皇十九年(600),杨广为太子,疑刘善经为太子舍人在是年。又《北史·文苑传·潘徽传》云:“隋时有常得志、尹式、刘善经、祖君彦、孔德绍、刘斌,并有才名,事多遗逸。”

《四声指归》,中土不存,当是空海带回日本,或其他人带回日本,而被空海编入《文镜秘府论》。今《文镜秘府论》天卷《四声论》以及《文镜秘府论》西卷《文二十八种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所引刘氏说均为刘善经《四声指归》之说。另外,天卷《诗章中用声法式》也当出刘善经《四声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