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谷体系的历史定位(1 / 1)

这里还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崇祯历书》在理论上采用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eho Brahe,1546-1601)的体系。这个体系认为:地球仍然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月亮围绕地球旋转,但其他行星的轨道则以运动着的太阳为中心。显而易见,第谷体系是介于“地心说”与“日心说”之间的折衷体系。那么,为什么《崇祯历书》既不用托勒密之说,也不用哥白尼之说,而采用第谷的折衷体系呢?

诚然,第谷的体系并不比哥白尼的理论更完整,但是,第谷掌握有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在丹麦国王腓特列二世资助下,第谷于哥本哈根附近的胡恩岛上建立了一个天文观测台,世称“空中堡垒”。在这座“堡垒”中设有规模宏大的观测仪器群。第谷在这里工作了20年,积累了大量精确可靠的天文数据。第谷将其观测结果编成著名的《路德福天文表》,以至名声大振。第谷也因此被誉为“星学之王”“公认的欧洲第一流的天文学观测家”[73]。英国科技史家沃尔夫也认为,在16世纪下半期的天文学领域,“最杰出的人物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因为他“研究了精密天文学的大多数问题,他还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测定了大多数重要的天文学常数”[74]。

耶稣会士们编制《崇祯历书》时,需要大量而具体的天文观测资料。而在这个领域,第谷是当时享誉欧洲的权威,因而对传教士们来说,采用第谷的体系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如罗雅谷所说:“第谷及门人所测更密更细,今为本历历测先具第谷所用之率。”[75]换言之,耶稣会士是因为信服第谷的天文观测资料而采用第谷体系的,而哥白尼理论于实际天文观测方面,是无法与第谷相比的。另外,已如前述,伽利略关于木星、土星有环绕它运行的卫星的说法,已经证明了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旋转的“地心说”的错误,然而,这些观测结果还远远不足以证明“日心说”的正确。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第谷的体系,毋宁说是耶稣会士们的最佳选择。

通过上述过程的分析,我们只能认为,参加编修《崇祯历书》的耶稣会士们更为相信已经确定的天文学研究成果。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将《崇祯历书》中引用的第谷体系与托勒密体系一起视为过时的看法,是对第谷体系的误解。

曾为第谷助手并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的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在第谷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即椭圆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用这些定律去推定行星的位置,比用圆周轨迹所得出的结果要精确得多。开普勒的发现使哥白尼的理论又前进了一大步。直到英国天文学家、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詹姆斯·布拉德莱(James Bradley,1693—1762)于1727年发现“光行差”现象,才最终证明了地球确实是运动着的。由此,地动说在天文学界以及整个科学界才得到最终公认。针对这一进步,耶稣会士戴进贤(P. Ignatius Kogler,1680—1746)在《历象考成后编》(1742)中,及时地导入了开普勒有关行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定律和面积定律,并以此修正了第谷体系。随后,1760年耶稣会士蒋友仁(Michael Benoist,1715—1774)在进呈乾隆的《坤舆全图》的说明中,否定了托勒密和第谷的学说而主张哥白尼的学说:“歌百尼论诸曜,以太阳静地球动为主。人初闻此论,辄惊为异说,盖止恃目证之故。今以理推之,如人自地视太阳、太阴,谓其两径相等,而大不过五六寸。若以法推,则知太阳之径百倍大于地球之径,而太阴之径止为地球径四分之一也。人自地视太阳,似太阳动而地球静,今设地球动太阳静,于推算既觅合,而于理亦属无碍。”[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