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柱记》与神国史观(1 / 1)

佐藤信渊在《天柱记·序说》(文政八年,1825)中讲述了他“探索学问”的历程:

予生甚晚,十六岁丧先考……其后游学于四方,审问慎思四十余年……于是熟推究天地运动,星月循环……然奈天造上古蒙昧事实未详,而无以明所以作其运动之基原矣,因而欲穷其理。搜索支那印度诸子百家载籍……而其所记悉皆荒唐虚诞,无有足取者也。忧愤既久,及近来读皇国神代诸纪,始知旋转天地发育万物而为造化之首者,皆系于我皇祖产灵神搅回之神机矣……盖皇国成于大地之最初者也,则开辟事实,无论乎当传于皇国矣。其后又读本居氏古事记传、服部氏三大考、平田氏灵之真柱等书,而及益精究古实,恍然悟天地生生之理悉为产灵之元运焉。心内自觉别有一神代纪……于是乎,就天地现在之运动,而推究自然之定理,则发见皇祖天神天地溶造之规则,有一大纲四定例,而为盘古不易之天纪也。所谓一大纲者,太初产灵大神搅回一元气,赖其运动之妙机,重浊早脱走至远之城,轻清迟分止于至近之郭,是也。四定例者,一曰运动,凡宇内运动必自西进东。二曰旋回,凡分生者必旋回本物之外围。三曰迟速,凡距离本物,近者行速,远者行迟。四曰形体,凡分生者必从本物之正体,是也。斯一大纲四定例者,产灵大神天地溶造之规则,而天文历数之基,万物化育之原也。予既推明天地开辟之事实,乃表彰古典纯粹之正文……照天造之规则以辅之,作千古未发之大论。[148]

在《天柱记》中,佐藤信渊对“一大纲四定例”一一做了解释,其中“照天造之规则”,不乏近代早期天体物理学之理论,但是其所述世界本体论的主要依据却只不过是将“产灵神搅回之神机”[149]解释为“太初产灵大神搅回一元气”,用日本天神的宇宙神创论替代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这对于了解西洋近代天文学的学者来说,是极其荒谬而不可思议的。然而这种科学与日本神道之迷信合二为一的“论证”,却实实在在反映在佐藤信渊的著述中。在西洋,是科学的天文学击败了基督教的神创论才得以健康发展的,而在佐藤信渊那里,却又将西洋近代科学天文学抛回到遥远的“神代”。与其说佐藤信渊是从科学研究堕落为愚昧迷信,不如说他从一开始就是为证明神国观念的真实性而绑架了西洋近代科学。就这个结论而言,佐藤信渊与国学家们的复古神道之论没有什么不同,所谓:“皇国乃伊奘诺、伊奘冉二神(即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二神)曾受皇祖天神之诏而修造之所,大地之成就最初,天孙之天降以来,皇祚连绵无穷,与天地共悠久,实万国之基本……外国皆为皇国形成之后,渐渐潮泡凝结而成土地,因之其国开辟晚,自不待论。”[150]

接下来的问题是,要使上述“千古未发之大论”成立,还要对历史上日本人的“慕华”情结进行彻底的“理论性颠覆”,而佐藤信渊是以颠覆“中国比日本开辟更早”的历史事实为突破口的:

支那国之说曰,太古之初,有称盘古氏之神造此天地,日月即盘古之双眼。此应为对我伊奘诺大神禊袚之时双目生日神(天照大神)、月神之古说之讹传。有称女娲氏之女神为世界之王,有称共工氏之神与其相争,战不能胜而自以头触撞不周山而死。因此,天柱折,女娲炼五色石以补之。此乃天照大神与须佐男神事之讹传。[151]

从此段毫无根据的议论中,足见佐藤信渊为构建日本独立文化而贬低中国文化之急切心情。很明显这种附会是承袭并生发了其前辈日本国学家平田笃胤的“高论”,但是接下来的议论却是对其前辈臆断的无限扩展。佐藤信渊依次将印度、波斯、欧洲、埃及、非洲等地区和国家的创世之说与日本神代纪进行比对之后,提出所有上述创世神话,都是剽窃了日本神代创世说的不同情节。[152]总之,“天地开辟之说,任何国皆荒唐,唯皇国之古传以实征为据者。故而,予祖述于此,以为穷理学之基根。若夫初学之辈,熟读此书及镕造化育之论,则对以天地之运动、万物之化育开始,兴物产、富国家、其他人世之经济、日用之要务,皆会朗然自明其理。”[153]

在佐藤信渊看来,不但人类起源于日本,而且了解这个起源就会对自然科学以及所有经世致用之学“自明其理”。佐藤信渊用“考证”的方法,得出了荒谬的结论,用貌似科学的话语论证了迷信的谎言。佐藤信渊自称的“千古未发之大论”,其实不过是觉得国学家们的皇国论缺乏说服力,而强征了自然科学的话语来附会其人为编造的神国史观、宣倡日本神国天下独尊的思想。按照佐藤信渊的逻辑,因为日本相对世界和中国处于绝对优越地位,所以日本统治全世界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一个事关日本近代以来对外侵略扩张理论的精神核心,即因为日本是高居于所有国家之上的神国,因而全人类必须要由日本来统治。在这种“思考路径”指导下,生成统驭中国和征服世界的迷梦,可谓“逻辑使然”,而开篇所列“先满蒙——次中国——再世界”的侵略顺序理论原型,也自然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纲领。

之所以重提将近二百年前的旧事,就是要衬托出极端民族主义的恶劣影响。在佐藤信渊的学问体系中,西方近代科学的正面作用被鬼使神差地完全抵消了,诸如“一大纲四定例”等貌似科学的议论完全成为神国史观的理论根据。佐藤信渊广博的学问异化为**裸的对外侵略扩张的理论,作为江户时代后期学贯古今东西的知名学者,可谓是最可悲的结局。这似乎也预示了近代日本现代化道路的宿命。日本明治时代也曾大规模实行现代化,然而其现代化的成果却为极端民族主义的神国史观所绑架,走上封建帝国主义类型的野蛮的对外侵略战争道路。纵观明治、大正、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为止)几个时代,日本帝国以效忠神国支撑对外侵略扩张行动的二位一体,与佐藤信渊的对外侵略扩张论证脉脉同符,难道还不能让包括日本国民在内的爱好和平的人们铭记惨痛的历史教训吗?简而言之,今天生活在高度现代化文明社会中的日本国民是该崇敬“佐藤侵华论证”的先见之明,还是谨记其为数百万日本人设计的死亡陷阱?

“佐藤文本”为近代日本提供了以神国—皇国史观为“理论依据”和精神依托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完整战略方案,国家神道的出现已经是“万事俱备”,只待天皇重新登上历史舞台了。

(本章第一、二、三节原载《日本近现代文化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第四节第1、2、3部分原载《日本“扭曲神道”与极端民族主义》,《日本学刊》2014年第4期;第4部分原载《读书》2013年第1期)

【注释】

[1] 金冲及:《传统文化不是封建文化》,载《北京日报》,2006年5月8日。

[2] 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3] 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7日本管窥》,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

[4] 雅克·巴尔赞著、林华译:《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作者的话”。

[5] 江户幕府在天保六年(1835)发行的铜币,面额为100文,明治四年(1871)日本货币单位改为圆、钱、厘。当时旧币市场公认的价格是,100文等于1钱,但是天保钱只能兑换8厘。天保(1830—1844)年间出生的人被视为毫无社会价值的“古人”。与此相对应,战后提到明治时代出生的人经常使用的则是“明治风骨”之类的赞美之词,“明治人”至今仍然得到日本人的尊重。

[6] 贝拉著、王晓山等译:《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三联书店1998年,前言第6页。

[7] 张博:《浮世绘、武士道与大奥——日本江户时代的大众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第4、8、12页。

[8] 模仿中国“三言二拍”等白话小说,也可以说是中国小说的翻版。

[9] 参阅勾艳军:《上田秋成小说观浅析》,载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2001》,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 《古今奇谈·英草纸》《古今奇谈·繁野话》《古今奇谈·莠句册》。

[11] 历史上指京都大阪及周边地区。

[12] 李树果:《日本读本小说与明清小说》,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9页。

[13] 参阅李树果:《日本读本小说与明清小说》,第263—270页。

[14]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15]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简史》,第132页。

[16] 起源于平安时代,是在农耕祭祀活动中演出的一种歌舞,流行于农村。

[17] 起源于平安时代,东大寺等大型寺院法事后乘余兴而表演的歌舞,盛行于镰仓时代,室町末期衰落。

[18] 河竹繁俊著、郭连友等译:《日本演剧史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19] 包括杂技、歌舞、口技等诸多民间艺术门类。

[20] 参阅河竹繁俊著、郭连友等译:《日本演剧史概论》,第118—119页。

[21] 大隅和雄:《日本的文化与思想》,放送大学振兴会1998年,第69页。

[22] 大隅和雄:《日本的文化与思想》,第70页。

[23] 幕府承认,并限定在江户吉原一带的公娼馆聚集地。

[24] 参阅河竹繁俊著、郭连友等译:《日本演剧史概论》,第120—121页。

[25] 《大百科事典》,平凡社1992年,“人形净瑠璃”条。

[26] 参阅河竹繁俊著、郭连友等译:《日本演剧史概论》,第130页。

[27] 大概是这个剧的影响,日本人似乎形成了情死的习惯,甚至人们认为,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不过是该剧的现代翻版。

[28] 艺能史研究会编:《日本艺能史——近世》,法政大学出版局1986年,第264页。

[29]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简史》,第112页。

[30] 《日本艺术密集亮相北京》,载《环球时报》,2007年8月3日,第12版。

[31] 熊仓功夫编:《日本的近世11·传统艺能的展开》,中央公论社1993年,第112页。

[32] 熊仓功夫编:《日本的近世11·传统艺能的展开》,第111页。

[33] 由俊美少年演出的歌舞伎。

[34] 演员剃掉美少年象征的前额发型,被称为“野郎头”,故称为野郎歌舞伎。

[35] 日本假名共计47个,暗指47名为主君复仇的武士;日文中的“手本”为楷模、榜样之意;“藏”表示曾一度被禁演。该剧常常简称为《忠臣藏》。

[36] 笠井昌昭:《日本文化史——从雕刻的世界到绘画的世界》,鹈鹕社1988年,第244页。

[37] 也称南宗画,反映中国文人画中脱俗的理念,其山水画具有强烈主观主义的中国风格。

[38] 谷崎润一郎:《恋爱与色情》,载谷崎润一郎著、孟庆枢译:《阴翳礼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9] 宫竹正:《浮世绘的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40] 久野健等编、蔡敦达译:《日本美术简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41] 以朱丹为主,辅以绿黄两色。

[42] 由红花瓣制成的鲜红色取代朱丹,色彩更具通透感。

[43] 在红绘的基础上于着浓墨处加胶使其透出漆一般的光泽。

[44] 用十种以上的色彩多次套印,使版画的色彩更加丰富绚丽,如同织锦。

[45] 西山松之助等编:《江户学事典》,弘文堂2000年,第464页。

[46] 东海道五十三个驿站。

[47] 日文原文:血みどろ,意为满身是血。

[48] 谷信一:《美术史》,山川出版社1968年,第474页。

[49] 刘晓路:《日本美术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56—157页。

[50] 永井荷风:《江户艺术论》,岩波书店2004年,第19—20页。

[51] 千宗室著、萧艳华译、修刚校:《〈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8页。

[52] 千宗室著、萧艳华译、修刚校:《〈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第68页。

[53] 参阅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6—112页。

[54] 参阅鸿宇编著:《说茶——日本茶道》,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55] 南方宗启著、西山松之助校注:《南方录》,西山松之助校注:《近世艺道论》,岩波书店1966年。

[56] 铃木大拙著、陶刚译:《禅与日本文化》,三联书店1989年,第128页。

[57] 关根宗中:《作为综合艺术的茶道与易思想》,淡交社2009年。

[58] 大隈重信:《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14—715页。

[59] 家永三郎:《近世思想家文集》,岩波书店1978年,第5页。

[60] 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第5页。

[61] 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9页。

[62] 镰仓时代末期1253年,日本就曾仿照南宋也建立了“五山”制度,1380年室町幕府分设镰仓五山和京都五山,前者为建长、圆觉、寿福、净智和净妙五寺,后者为南禅、天龙、建仁、东福、万寿五寺。1386年因相国寺建成列于五山,遂将南禅寺升格为五山之上。两处五山的住持皆为著名禅师并兼习儒家经典。

[63] 《惺窝先生行状》,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编:《藤原惺窝集卷上》,思文阁1978年。

[64] 原念斋、东条琴台著:《先哲丛谈卷之一》,东学堂1892年。

[65] 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6页。

[66] 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34页。

[67] 原念斋、东条琴台著:《先哲丛谈卷之一》。

[68] 笔者曾造访位于御茶水车站附近的圣堂,仅就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斯文会开设的有关汉学的连续讲座就有:论语素读、白乐天的诗与生涯、易经入门、十八史略讲读、汉文入门、江户的汉诗、阴阳五行说、庄子讲读、史记讲读、江户汉学讲义、汉字的起源、易经讲义、中国的名言成语、阴阳五行入门、汉诗作法初级讲座、汉诗作法入门讲座、素问素读、老子讲读、韩非子讲读、乐读论语名言、品味论语、传习录讲读、汉诗讲读、明清小说选读、唐诗鉴赏、读孟子、吟咏汉诗文、中国古典音乐、篆刻之乐、书道学习、中国画、健康太极拳等等。圣堂仍然是传播汉文化的重要窗口。

[69] 《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

[70] 《朱文公文集·卷第七十·读大纪》。

[71] 林罗山:《春鉴抄》,《日本思想大系28》,岩波书店1980年,第131页。

[72] 石田一良著、王勇译:《文化史学:理论与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58页。

[73] 伊藤仁斋:《语孟字义卷上》,《日本思想大系33》,岩波书店1980年,第116页。

[74] 伊藤仁斋:《语孟字义卷上》,《日本思想大系33》,第124页。

[75] 荻生徂徕:《弁道》,《日本思想大系36》,岩波书店1980年,第205页。

[76] 杨立影:《荻生徂徕经世思想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148—149页。

[77] 开明的儒学学派,提倡实学,重视合理的穷理精神,反映当时町人阶层务实精神的学派,重视自然科学,其中的中井履轩曾通过观察从西方传入的显微镜而作《显微镜记》。这个学派培养了富永仲基、山片幡桃等诸多经世实学家。

[78] 奈良本辰也编:《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河出书房新社1965年,108—109页。

[79] 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三联书店1958年,第317页。

[80] 参阅石田一良著、王勇译:《文化史学:理论与方法》,第274—281页。

[81] 源了圆:《近世初期实学思想史的研究》,创元社1980年,第109页。

[82] 王家骅:《日中儒学的比较》,日本六兴出版社1988年,第158页。

[83] 源了圆:《近世初期实学思想史的研究》,第9页。

[84] 中国明代中后期阳明学核心人物,不仅以讲学为业,还注重对社会的移风易俗,属阳明学中的事功派,或称左派。

[85] 《藤树先生行状》,《藤树先生全集》第五卷,弘文堂1976年。

[86] 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0页。

[87] 《朱舜水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369页。

[88] 覃启勋:《朱舜水东瀛授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89] 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稿》,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13页。

[90]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02、101页。

[91] 徐兴庆编著:《新订朱舜水集》补遗,台湾大学出版社2004年,徐兴庆自序。

[92] 石田一良:《日本思想史概论》,吉川弘文馆2001年,第212页。

[93] 坂本太郎:《修史与史学》,吉川弘文馆1990年,第422页。

[94] 康拉德·西诺考尔等著、袁德良译:《日本文明史》第二版,群言出版社2008年,第144页。

[95] 瞿亮:《日本近世的修史与史学》(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3页。

[96] 芳贺登:《批判近代日本史学思想史》,柏书房1974年,第29页。

[97] 芳贺登:《批判近代日本史学思想史》,第30页。

[98] 有关江户时代西洋史著述的详情可参阅:开国百年纪念文化事业会:《锁国时代的海外知识》,原书房1980年,第380—421页。

[99] 铃木贞美著、魏大海译:《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100] 王春风:《文化民族主义研究综述》,《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有关文化民族主义的研究状况也可参见该文。

[101] 吉野耕作著、刘克申译:《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12页。

[102] 石田一良:《日本文化史——日本的心与型》,东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58—259页。

[103] 京都史迹会编:《林罗山文集》巻62《随笔2》,鹈鹕社1979年。

[104] “垂加”两字取自伊势神道经典《倭姬命世纪》:“神垂以祈祷为先,冥加以正直为本。”山崎暗斋以此为座右铭。

[105] 开国百年纪念文化事业会:《明治文化史5》,洋洋社1954年,第480页。

[106] 国学院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辑:《神道事典》,弘文堂2007年,第422—443页。

[107] 荷田春满:《日本书纪神代卷札记》,《荷田全集》第6卷,名著普及会1990年,第90页。

[108] 荷田春满:《创学校启》,《日本思想大系39》,岩波书店1972年,第333—335页。

[109] 荷田春满:《日本书纪神代卷札记》,《荷田全集》第6卷,第63页。

[110] 贺茂真渊:《国意考》,《日本思想大系39》,第380—381页。

[111] 贺茂真渊:《新学》,《日本思想大系39》,第367页。

[112] 贺茂真渊:《国意考》,《日本思想大系39》,第381页。

[113] 贺茂真渊:《新学》,《日本思想大系39》,第358、359页。

[114] 贺茂真渊:《贺茂翁家集》,《贺茂真渊全集》第21卷,续群书类丛完成会1982年,第64页。

[115] 贺茂真渊:《万叶集大考》、《校本贺茂真渊全集思想篇》上,弘文堂书房1942年,第148—149页。

[116] 贺茂真渊:《国意考》,《日本思想大系39》,第367、387—388页。

[117] 黄遵宪:《日本国志》下卷(吴振清、徐勇、王稼祥点校整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37页。

[118] 本居宣长:《直毗灵》,《增补本居宣长全集》第1卷,吉川弘文馆1926年,第59、61页。

[119] 本居宣长:《初山踏》,《增补本居宣长全集》第9卷,吉川弘文馆1927年,第480页。

[120] 本居宣长:《直毗灵》,《增补本居宣长全集》第1卷,第60页。

[121] 本居宣长:《葛花》,《增补本居宣长全集》第5卷,吉川弘文馆1926年,第487页。

[122] 本居宣长:《问答录》,《增补本居宣长全集》第6卷,吉川弘文馆1926年,第122页。

[123] 本居宣长:《直毗灵》,《增补本居宣长全集》第1卷,第54—55页。

[124] 本居宣长:《玉匣》,《本居宣长全集》第8卷,筑摩书房1972年,第5页。

[125] 本居宣长:《蕣庵随笔》,《本居宣长全集》第13卷,筑摩书房1971年,第601、605页。

[126] 平田笃胤:《本教外篇》,石田一良编集:《神道思想集》,筑摩书房1970年,第302页。

[127] 平田笃胤:《玉襷》,《新修平田笃胤全集》第6卷,名著出版1977年,第147页。

[128] 平田笃胤:《灵之真柱》,《日本思想大系50》,岩波书店1973年,第34页。

[129] 平田笃胤:《古道大意》,《新修平田笃胤全集》第8卷,名著出版1976年,第29页。

[130] 平田笃胤:《悟道辨》,《新修平田笃胤全集》第10卷,名著出版1977年,第562页。

[131] 平田笃胤:《玉襷》,《新修平田笃胤全集》第6卷,第543页。

[132] 平田笃胤:《古道大意》,《新修平田笃胤全集》第8卷,第47、48、82页。

[133] 平田笃胤:《悟道辨》,《新修平田笃胤全集》第10卷,第563页。

[134] 小松原:《国意考辨妄序》,鹫尾顺敬编纂:《日本思想斗争史料——国意考外九篇》,东方书院1930年。

[135] 小松原:《国意考辨妄序》。

[136] 朱谦之:《日本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137] 《时事月报》,1929年2月。

[138] 佐藤信渊:《混同秘策》,《日本思想大系45》,岩波书店1977年,第426页。

[139] 佐藤信渊:《混同秘策》,《日本思想大系45》,第427—428页。

[140] 佐藤信渊:《混同秘策》,《日本思想大系45》,第430页。

[141] 佐藤信渊:《混同秘策》,《日本思想大系45》,第431页。

[142] 佐藤信渊:《混同秘策》,《日本思想大系45》,第435—436页。

[143] 佐藤信渊:《混同秘策》,《日本思想大系45》,第472页。

[144] 佐藤信渊:《混同秘策》,《日本思想大系45》,第436页。

[145] 岛崎隆夫:《佐藤信渊——人物思想与研究史》,《日本思想大系45》,第605页。

[146] 佐藤信渊:《经济要略》,《日本思想大系45》,第520页。

[147] 上杉允彦:《江户时代日本人的中国观》,《高千穗论丛》1977年第2号。

[148] 佐藤信渊:《天柱记》,《日本思想大系45》,第364—365页。

[149] 所谓“搅回之神机”乃生产天照大神的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二神用天矛搅动海水,然后由矛滴下之海水形成岛屿,以此象征创生世界。参阅安万侣著、周作人译:《古事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150] 佐藤信渊:《天柱记》,《日本思想大系45》,第366页。

[151] 佐藤信渊:《天柱记》,《日本思想大系45》,第366—367页。

[152] 篇幅所限,恕不一一引用。参见佐藤信渊:《天柱记》,《日本思想大系45》,第367—371页。

[153] 佐藤信渊:《天柱记》,《日本思想大系45》,第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