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命名方式看中日两国家族结构的不同(1 / 1)

从表面上看,中国人以单姓居多,故中国人的姓名多为三个字或两个字;日本人以复姓居多,所以日本人的姓名多为四个字。此外,中日两国人的命名习惯还有一个很大不同,就是中国人注重“辈分排行”,日本人习惯“祖孙联名”。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的血亲关系极受重视,宗族的存在,需要多种方式来表示和维护,命名方式就是其中之一。同族的人,往往是同辈分人的名字中有一个相同的字,这个字叫族名、谱名、辈字,又叫家族范字,是在家谱中规定好了的。所以,旧中国人们的姓名一般都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字是姓,即家族的象征,第二个字是族名,是辈分的象征,只有第三个字属于自己。宗族内的尊卑关系,通过辈字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别。这样,同族的人,即使互不相识,通过姓名就可以了解互相之间的关系,人们也可以通过辈分了解自己在宗族中所处的地位,其作用在于维护宗族集团中的尊卑秩序和人伦关系。例如,孔子家族在元代开始使用辈字,从第56代开始到第85代的30个辈字是: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续了第86代至105代的辈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1920—2008)是孔子的77代孙,如果以一代人年龄跨度25年计算,孔氏家族到“昌”字辈时,应该是600年以后的事情了。

“辈分排行”制大约形成于宋代,明代已十分流行。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皆如此。每个人一出生,就按辈分排行对字入座,属于哪一辈的人,用哪一字取名,不得有误。辈字紊乱一直被中国社会视为禁忌。至今在农村中仍有许多人认为辈分至为重要,辈字是维护家族内部人伦关系的有力工具,如果除去辈分,家族就有可能出现“没上没下,没少没长”的局面,所以按辈分排名的做法依然很流行。辈分排行制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透过辈字,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人注重家族血缘的纵向延续,而且更多看到的是中国家族中的横向联系,体现出宗族外延的扩大。根据父系关系的原则,中国的男子一出生便在家中具有了“房”的地位,自动成为家庭财产的拥有者之一,共同的血缘和经济地位使得中国家族中的同辈男子要使用同一辈字,以示在家族中地位平等。所以,纵的世系长显示了宗族历史的悠久,横的辈分宽,说明了宗族人丁兴旺,势力强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夫妻二人只有一个孩子,家族范字就逐渐失去了意义,因此中国人的单字名比率迅速提高,使重名率增加日益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管理带来不便。面对日益严重的重名现象,有关专家呼吁社会多用复姓或创造新姓,以减少姓名的重复,并多取双字名,以增加个性化色彩。前一种主张由于不符合中国人重视血统的传统,难以推广,后一种主张则应该是中国人名的发展趋势。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按辈分排行命名的制度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与中国人强调辈分这一点相反,日本人更注重家的纵式延续。在家督继承制下,人们最关注的是亲子序列上的纵向连接,而横向的诸兄弟的家庭组合则无关紧要。所以日本人通常使用与中国人的“辈分排行制”截然不同的命名方式——“祖孙连名制”。例如,江户幕府的十五代将军名字如下:

家康——秀忠——家光——家纲——纲吉——家宣——家继——吉宗——家重——家治——家齐——家庆——家定——家茂——庆喜

这十五代将军的名字中大多有“家”字。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很容易通过这一连串名字将他们误解为是同一代人,而实际上按辈分划分他们分属于十代人,时间跨度为270多年!

战前有名的财阀三井家族在从17世纪创业起至战后被解散为止的三个世纪中十一代家长的名字为:

高利——高平——高房——高美——高清——高佑——高就——高福——高朗——高栋——高公

如果不是对三井家族非常了解的人,如果不对这一世系图加以说明,中国人根本无从知晓这些称“高”字的人的辈分。说明日本人并没有中国人那种强烈的辈分意识,所以在中国被视为人伦之大忌的立嗣子不合昭穆的现象在日本却是正常的。比如上面三井家的第九代家长三井高朗本是第十代三井高栋的长兄,后来弟弟当了哥哥的养子,二人便从兄弟变成了父子。这个事例也说明,日本的家系图不像中国的家谱那样具有明确的识别性,人们从中看到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家的存在。让人们了解其家业的存在,就是日本的家名存在的意义,至于其中的个人在家中居什么地位并不重要,个人即使存在,也完全被淹没于“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