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这样一则谜语:有一样东西,它属于你,但总是被别人使用,这个东西是什么?答案是:你的姓名。姓名让别人使用,决定了它是个人与社会发生联系的纽带,是个人在社会上存在的一种形式。正因姓名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所以不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姓名都曾经有过强烈的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所不同的是这个功能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
中国的姓氏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原始时代的群婚制发展到以血缘关系为标志的族外婚制时,便有了辨别人们之间有无直接血缘关系的必要,于是,产生了作为识别血缘关系的称号——姓。由于母系社会以女性为本位,所以中国最古老的一批姓如“姬”“姚”“姜”“嬴”“好”“姒”“妊”等均带女字偏旁。可见,中国姓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部族血缘的标志,只具有区别血缘关系的生物性功能。后来,随着子孙繁衍以及迁徙、逃亡等原因,便从部族中分蘖出一些支系来,这些支系的名称就是“氏”。在氏产生的过程中,男子在生活中渐居主导地位,世系也开始以父系血统来计算,所以,氏是随着父权制的形成而产生的。氏自产生起就被赋予政治功能,“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1]。据《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即周天子为恩泽功臣,嘉励百官,分封有功德的人,根据出生即血缘关系赐以姓称,再根据其封土赐以氏称,贵族们依据国名、住所、地名、封土、官职、爵位、谥号等而得到氏的称呼,故只有贵族才能有氏。由于“赐姓命氏”制度的存在,周代是中国姓氏的大发展时期。此时产生的氏名,是中国姓氏的重要来源之一。
周代的分封体制及以氏别贵贱的做法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在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由于分封制瓦解,以嫡长子继承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逐渐被废除,使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在动乱的社会中,涌现出一大批恃才能而崛起的新贵族,原本无氏的平民也趁着混乱为自己立了氏名,以前的氏已经无法继续表示人们的社会地位,故不论是姓还是氏,除了用作家族的标记,别贵贱的功能日趋萎缩,姓与氏合一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到战国末期,“秦灭六国,子孙皆为庶民,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2],加速了姓氏合一的进程,春秋以前泛指各贵族家庭的“百姓”一词,到了战国时期就开始指平民了。再到司马迁著《史记》时,姓与氏已成为一体,所以有“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3]的说法。姓氏合一结束了它所背负的政治使命,从而取消了贵族垄断姓氏的特权。从此以后,从皇帝到百姓,人皆有姓,生而俱之,富贵贫贱,概莫能非。姓本身基本上反映不出人们的高低贵贱,如唐朝“李”为国姓,宋是赵家天下,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姓李和姓赵的人都是贵族。这是中国姓氏发展史上的一个根本变化。
姓氏合一之后,发展得极为迅速,而且很快便稳定下来。可以说,中国姓氏的格局在汉代就固定下来,宋人编纂的《百家姓》集姓五百多个,其中绝大多数在汉以前就开始使用。姓氏合一至今已经有两千年,即使随着朝代的更迭,民族的融合,有的姓氏消亡了,有的姓氏产生了,但总的来说,中国的姓氏基本上不曾发生大起大落的变化。汉代以后产生不少新的姓氏,一般都没有繁衍成为大姓。也就是说,在今天中国大地上流行的大部分姓氏至迟到秦汉时代就已经产生。
与中国姓氏的产生是姓在先,氏在后这一点不同的是,日本是氏在先,姓在后。氏是自古代国家形成至大化改新前日本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借助于原始氏族组织的形式,按其居住地、职业、官职而称呼,如葛城氏、平群氏(氏于居);车持氏、鞍作氏(氏于职);物部氏、中臣氏(氏于官)。大和朝廷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分别给贵族颁赐“臣”“连”“造”“君”“直”“史”等数十种“姓”,这些姓是根据各个氏的出身世系、与朝廷关系的亲疏而决定的,用以区分氏的地位尊卑、等级高低。可见,日本古代虽然使用“姓”这一汉字,功能却不在于区分血缘。大化改新后,赐姓制度也延续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实施了官位制,表示身份地位的“姓”逐渐失去了意义,再加上皇室地位的衰落,到9世纪便不了了之。从此,在贵族社会只称氏而不再称姓。这一过程与中国的姓氏合一的过程很有些类似,只不过这一过程发生很晚,而且仅限于贵族社会,因而没有带来像中国那样的姓氏合一后人皆有姓的结果。至于部民、奴隶,不仅没有姓,也没有称氏的权利,只能按照隶属关系使用主人的氏名,如苏我氏的部民可以称“苏我部某”。大化改新后,他们都成为律令国家的公民,在国家制作户籍时,他们或使用原来主人的氏名,或改用新的氏名进行户籍登录。故直到奈良时代,不论贵族抑或平民,都只使用氏的称呼,说明此时家族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基本单位。
一方面,从平安时代开始,日本姓氏史上开始出现新的称呼——苗字(也称名字,人们以草木的苗来象征一个家族集团,子孙后代犹如苗的分蘖,因此也称为“苗裔”)。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氏分裂成若干家族,这些家族便以其职业或居住地相称,如贵族菅原氏本属于制造陶器的土师氏,因后来移居大和国菅原伏见邑而改称菅原氏。另一方面,随着土地公有制的瓦解,许多贵族及农民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私有土地,便以自己的名字为土地命名,以证明其私有,久而久之,该土地的名称便成了其所有者的“苗字”。进入幕府时代以后,随着武士的分封和移居,苗字在武家社会有了很大发展,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以至到身份、等级制度极其严格的江户时代,成为贵族和武士所享有的特权。当时,农民、町人等庶民阶层不仅在职业、婚姻、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受到严格限制,而且按照德川幕府于1801年(享和元年)颁布的《苗字带刀禁令》,不得称姓及佩刀。于是,是否拥有姓氏就成了区别武士与其他身份者的显著标志之一。江户时代后期,为了表彰一些忠于职守的町村官吏和对反抗幕府的人揭发、告密者及有孝行、捐款等突出表现者,领主们也特许这部分人拥有“苗字”,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平民百姓都使用“权兵卫”“勘五郎”“左卫门”之类没有姓氏的称呼。对他们来说,苗字永远是高不可攀的荣誉。据调查,明治初年,拥有苗字的户只占全国总户数的6%。[4]
明治维新后,新政府为了贯彻“四民平等”的方针,同时出于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的需要,于1870年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允许平民使用姓氏。但是已经习惯了有名无姓生活的庶民对此事并不热心,致使在这项法令颁布后的数年内,创立姓氏的工作进展缓慢。于是,新政府不得不在1875年再发《平民苗字必称令》,要求全体国民必须拥有自己的姓氏,要把以姓氏作为公称当作国民的义务和建设近代国家的责任。这项带有强制性的法令的颁布,使诸多没有文化的平民百姓诚惶诚恐,不知所措。于是,不得不委托地方政府的官员、村里有文化的人、寺庙里的和尚为自己命名。一时间,因居住地、职业及各种事由而产生的姓氏铺天盖地。当时的情景,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名字的话题》一文中有所描写[5]:明治初年,姓名解禁,必须在户籍上登录姓氏之时,各村的役场(村公所——本文作者注)皆大**。数百户无家号的人到底用何姓氏?家道中落的老户或本家明确者还可以提出使用什么姓氏,没有麻烦,而祖上代代都是小百姓者皆不知所措。许多人使用了过去主人家的姓,有的听说邻村有什么姓,只要人家没有异议就作为自己的姓。如果这两种情况都做不到,就由役场的官员给起一个姓氏。家门前有松树的就叫松下,住在山的入口处,就叫山口。其中也有的村官恶作剧,因此伊豫海岸一些渔村家家都以各种鱼类的名字当姓,邻村则都使用各种蔬菜的名字。当时这种事例很多。
《平民苗字必称令》颁布以后,日本的姓氏进入大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是没有任何限制,具有很大随意性,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鸟虫鱼、动物茶菜,从职业、住所到自然现象,造成日本的姓氏数量之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可以说日本人的绝大多数姓氏都是在当时产生的。这就是日本为何人少姓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历史上姓氏的变化经历了贵族有氏有姓—苗字成为贵族武士的特权—通过法律强制而实现国民皆姓这一复杂的过程。可见,在日本历史的大多数时间内,姓氏并非是作为家族、血缘、世系的标志,而主要与人们的身份地位联系在一起,因此只属于少部分人。近代以后,平民百姓才有使用姓氏的权利,故国民皆姓也是明治维新的成果之一,姓氏从此被剔去政治功能,只作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符号而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