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断发——文明开化从头发革命开始(1 / 1)

明治维新后,新政府将“破旧来之陋习”作为施政方针之一,把向西方国家学习,改变旧风俗作为文明开化的重要任务,头发革命首当其冲。从海外归国的留学生及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商人率先剪掉丁髷,留“散切头”(将头发剪短并披散开)。与过去的丁髷头相比,散切头既简便又清洁,深受青年军人、学生的欢迎。在1871年上半年,街巷中就开始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敲敲半发头,发出因循姑息声,敲敲总发头,发出王政复古声,敲敲散切头,发出文明开化声”[10],虽不能确定地说这是“文明开化”口号的初见,但“文明开化”的实施从剪掉丁髷开始是毫无疑问的。在剪发已被很多人接受的条件下,明治新政府于1871年8月颁布太政官第399号令:“散发、制服、略服脱刀可随意,但穿礼服之时需带刀”,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散发脱刀令”[11],即允许民众剪去发髷并有选择发型的自由。虽然是政府发布的命令,但并没有强制之意。随着涉及千家万户的断发的实施,“文明开化”这一新词早在加藤祐一的小册子《文明开化》(1873年)、福泽谕吉宣传文明开化的《文明论概论》(1875年)出版之前就已深入人心。

为推动民众断发,让国民面貌一新,成为“开化之人”,各地方政府或发布告谕奖励断发,或发出禁止结发令,推动民众断发。如大阪府令中宣传断发有益身心健康,“人的精神全部寓于头部,所谓灵液汇集之处,须郑重保护之。改变半发,有利身体健康”;岩城县布告强调要改变日本人在国际上的形象,“方今与万国频频交往,无墨守荏苒野蛮之头型取海外嗤笑之理,当决然断发”。各地还出台相应措施促使人们断发,如若松县发布《半发课税令》,规定留丁髷头者每年要缴纳税费50钱,用作学校的费用;大阪府和山梨县在对剪发店免税的同时向结发店征税[12]。1873年3月,明治天皇剪掉发髷,蓄新式发型,东京的《新闻杂志》专门对此进行了报道。同年10月,御用摄影师内田九一拍摄了明治天皇蓄西式发型、穿军服的照片,作为“御真影”下赐到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厅、学校,令民众礼拜。明治天皇的表率作用带动了“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化”[13],民众纷纷涌向理发店,散切头自此开始大流行。

风俗总是相对稳定的,发型发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爱好,要想改变数百年来传统的丁髷发型并不能一蹴而就。明治初期经历了生活方式的“和洋混战时代”,如留垂肩发穿洋服却脚踏木屐,留着丁髷头却身着西装。有些人即使剃掉发髷,也对散切头不习惯,便用帽子遮掩,以至于帽子大流行,大阪、神户等地洋货店内帽子往往供不应求。断发虽然是“文明开化”国策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上层和大城市迅速流行,而在偏远地区则行动迟缓,甚至出现了因剪掉丁髷而引起的离婚及诉讼。也有顽固不化者视丁髷为日本之“魂”,不愿意断发。外务卿兼右大臣、公卿出身的岩仓具视就是一位传统的捍卫者。1871年11月岩仓具视作为特命全权大使率使节团出访欧美,临出发时虽《断发脱刀令》颁布已三个月,但他仍然留着丁髷头。使节团首站进入美国,其奇特的发型及衣装引起人们的围观,岩仓具视很自信地认为这是自己的个人魅力使然,而他的两个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则告诉他,“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奇怪的发型和具有异国风情的和服,不过是好奇心和让人看热闹的对象,这不值得作为代表日本的大使夸耀,相反应该感觉可耻”[14]。在儿子劝告下,岩仓具视才在芝加哥剪掉了发髷。更有甚者,著名的实业家、有“矿山王”之称的古河市兵卫直到1900年才剪掉丁髷,被称作“最后的断发者”[15]。

有学者在评论日本明治初年的文明开化时指出,“在生活方式的转型方面,政府的提倡只是其中一个因素,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需求”[16]。文明开化是明治初期日本模仿西方,在社会文化生活上实施改革的风潮。因操之过急,甚至有“全盘西化”之嫌,并非每项改革都很成功。但是放弃落后于时代的发型,则是明治初期的日本实施的文明开化的有益措施,既有政府提倡,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故虽有曲折,但大势所趋,到19世纪80年代初期,大部分日本人已经剪掉头顶的丁髷。尽管改变发型仅仅是移风易俗的一部分,其作用与影响或许无法堪比制度变革,但是这场头发革命反映出日本从上到下改变旧俗,向文明社会看齐的认识与决心。如果连落后于时代的发型都不能改变,还奢谈什么政治经济变革?因此,在明治时代的人们看来,“欧美文明风暴首先在国民头上卷起大旋风,吹跑了数百年来作为国民风俗的丁髷,换成清新自然的欧美风的散切头,这是明治维新的一大变革”[17]。正是由于19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人从革除旧发型开始,迈出了如福泽谕吉所说的“以西洋文明为目标”的改革步伐[18],才会让“腰插双刀、徒步走在东海道上、梳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发髷、身着独特民族服装的国民”在20年后就“拥有了西方式的国会与法律,建立了德式陆军与英式海军”[19]。故可以说,文明开化从头发革命开始并不为过,至少从移风易俗的角度来说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