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和时代已经形成了日本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格调(1 / 1)

从3世纪中期起,到645年的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以本州岛中部大和地方(今奈良县)的王权为中心的时代,亦称“大和时代”。这一时期不仅是日本古代王权的开端,也是日本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规模吸收隋唐文化之前的大和时代,已经形成了自身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格调。

孱弱的皇室与强大的豪族 日本是文明社会的迟到者,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它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天皇“万世一系”的政治含义广受批判,而理论上说未曾发生皇位更迭,至今皇统延绵125代(当然皇室早期历史充满杜撰),则具有深刻的社会史意义,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大和时代皇室之兴衰,已经凸显了这个千年皇室的命运。

在古代社会早期,日本国土上存在着许多部落国家。皇室的祖先最初也是一个住在大和地方的豪族,虽说是一个最强大的豪族,但应当和其他部落处于对等的地位,并不能任意支配其他势力尚强的部落首领及其管辖下的民众。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大和王权利用大陆移民进行政治、军事上的改革,并在诸豪族的鼎力合作下完成了对日本列岛的统一事业,确立了大和王权的统治地位。据中国史书记载,5世纪前半期,倭王珍在请求中国皇帝对自己册封的同时,还请求承认“倭隋”等人的地位,[1]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很可能是与大王关系密切的大豪族或是仅次于大王的副王。大和时代豪族的坟墓与天皇陵在规模上相当接近,[2]也显示出豪族的实力。由此可见,大和政权实际上是由诸豪族组成的松散的联合体制,其脆弱性显而易见,皇室尚未树立起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连称呼也只称“大君”(おおきみ),地位不过稍高于众多“君”(きみ)而已,有“天皇”之称是在7世纪以后的事情。[3]在大和王权之下,这些豪族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在经济上,“各置已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己财,争战不已”[4]。在政治上,从大王那里获赐象征地位与荣誉的“姓”,[5]世袭地在中央担任要职“大臣”“大连”。[6]他们集传统势力与朝廷要员双重身份于一身,不断挑战皇室的权威。如苏我氏自6世纪前期到7世纪中期,连续四代担任大臣,侍奉八代天皇,[7]对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有绝对发言权,甚至暗杀他们不喜欢的皇子和不听其掌控的天皇,严重损害了皇权及皇室的利益。大王与豪族间的博弈,是日本古代史的主线。因此,削弱豪族势力,确立天皇的最高权威,就成了皇室与朝廷内有识之士在645年发动“乙巳之变”的根本原因。

族制集团式统治 日本早期的历史与世界上的文明古国相比,其落后要以几千年计。但在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后3世纪的弥生文化时代,日本得益于大陆文化的影响,快速摆脱蒙昧,建立了古代国家。由于这一过程比较短暂,使原有的氏族组织来不及充分削弱与分化。与氏族共同体关系的天然联系,使大和国家利用氏族组织实行了集团式统治。大和国家以氏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各个氏根据其居住地、从事的职业来命名,有的供职于朝廷,有的统辖地方。其首领——氏上也是朝廷和地方的官吏,由他统治着血缘亲属(氏人)和无血缘关系的成员(部民[8]和奴隶)。氏上在氏内主持祭祀,裁断诉讼,管理生产、生活,并负责与外部交涉,代表一氏承担社会义务,率领氏人通过从事某种固定的职业仕奉朝廷。此时的氏虽然保留了原始氏族在血缘、居住地、举行祭祀等方面的特性,但血缘共同体关系与新的权力关系和政治关系相比,已经退居次要。由于氏族传统的存在,人们还把本无血缘关系的大陆移民视为血缘集团,假定他们有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信仰,通过移民首领对其进行集体奴役,在名称上也根据移民的族属而称其为“汉氏”“秦氏”“韩氏”等,这一事实表现出日本人对血缘关系和集团统治的崇尚与认同。

身份等级制度 身份制度是把某些人群置于与生俱来的职业的、社会的地位,并从法律上加以固定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秩序。等级制度是把所有人或团体分成不同等级,各个等级权利不平等,权力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身份制度与等级制度的共同特征是不平等,而两者的区别在于身份制度侧重于职业上的社会地位差别,等级制度则规定了政治、经济上权利与义务的多寡。严格的身份制度与等级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日本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日本的身份、等级制度传承久远。早在公元2—3世纪的邪马台国时代,社会就分成由大人、下户构成的自由人身份和由奴婢、生口构成的非自由人身份。奴婢、生口是可以买卖、馈赠的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在自由人中,则有“大人”与“下户”之分。史书中记载的“下户与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9]显示出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已经形成。进入大和时代,氏成为大和国家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在中央与地方行政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为了建立有效的统治秩序,让“人民氏骨,各得其宜”[10],便产生了日本最早的制度化的等级制度——赐姓制度。即大王根据各氏的出身、与大王家关系的亲疏,分别赐予其不同的称呼——姓。姓的颁赐者天皇作为从高天原降临大地的神的后代,则超然于人间诸氏之上,不需要姓表示其地位——这就是天皇只有名而没有姓的起源。显然这种制度是为了提高王权所设。赐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上下相争,百姓不安,或误失己姓,或故认高氏”的乱象,[11]但没有抑制“大臣”“大连”势力的膨胀。大和时代等级的划分是根据人们的出身与世系,以姓的尊卑为标志而确定的,这种制度是日本等级制度、世袭制度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