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夏普税制改革以前日本的租税制度处于新旧税制交替的混乱阶段,那么,从夏普在日本推行税制改革的1949年起,就真正开始了建立战后租税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朝鲜战争期间日本经济的剧烈变动和经济体制的调整,到1953年前后已初具规模。由此建立起来的租税制度及政策体系,在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虽然一再经过调整,但基本构架和政策指导思想并无根本的改变。
从复兴期税制操作的重点看,它始终是以减轻大企业的税收为对象,通过各种特殊的减免税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发展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换句话说,这种倾斜的税收政策,是保证当时日本政府推行的倾斜(重点)产业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
从这种倾斜税制的实施情况看,其效果是明显的,尤其是前述的各种特别折旧及免税措施,直接促进了企业的资本积累。不难想象,在这种倾斜税制下,某些企业从引进先进机械起,便有可能先后享受到进口时免缴关税、使用后加速折旧、生产所得免减纳税等种种特惠,加之内部利润留成率大幅度提高,可谓在加速资本积累的道路上,一路畅行无阻。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税制扶植和诱导,企业的投资、生产活动不能不沿着政府拟定的经济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了产业合理化、现代化的进程。
如果将日本的折旧制度及整个税收规模与同一时期的欧美工业国家相比较,就更容易发现战后复兴期、特别是50年代前期日本租税制度的特点。
先看资产折旧情况。据三菱经济研究所的调查,1955年上半年,日本全产业资产折旧率为8.25%,其中制造工业为10.87%,大大高于战前的4.5%和6.3%的比率。而1955年英国和美国的资产折旧率是:全产业平均英国为6.78%,美国为6.99%,其中制造工业折旧率英国为7.01%,美国为11.24%。[15]这说明,当时日本的资产折旧速度无论是自己纵向比,还是与其他国家横向比,都是相当快的。
再看一下国家财政收支的国际比较情况。据小宫隆太郎教授对包括日本在内的16个工业国家财政收支进行比较的结果,1950至1960年间,日本的财政收支在国内总生产中所占的比率平均为21.3%,在16个国家中比率是最低的,最高为西德35.7%,美国为26%。日本财政收入的96.3%是来自税收,而在16个国家中,日本的个人直接税极低(倒数第二位),法人直接税居中,法人间接税也是最低的国家之一。[16]
由此看来,总体上较小的税收规模和倾斜减税的具体措施,是战后日本急剧进行资本积累的经验之一,也是日本经济复兴并走上高速增长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17]
注释
[1]社团法人日本租税研究会:《战后的税制与租研的活动》,明文印刷社,1958年,第6页。
[2]社团法人日本租税研究会:《战后的税制与租研的活动》,明文印刷社,1958年,第23页。
[3]通产省编:《通商产业政策史》第6卷,凸版印刷株式会社,1990年,第362页。
[4]大藏省编:《昭和财政史——从终战到媾和》第8卷,东洋经济新报社,1979年,第74页。
[5]大藏省编:《昭和财政史——从终战到媾和》第8卷,东洋经济新报社,第82—83页。
[6]经济企划厅编:《战后日本的资本积累与企业经营》,至诚堂,1957年,第96页、第62、63表。
[7]通产省编:《产业合理化白皮书》,日刊工业新闻社,1957年,第84—85页。
[8]通产省编:《通商产业政策史》第6卷,凸版印刷株式会社,1990年,第365—367页。
[9]通产省编:《产业合理化白皮书》,日刊工业新闻社,1957年,第83页。
[10]小宫隆太郎:《现代日本经济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75年,第94—95、104页。
[11]通产省编:《产业合理化白皮书》,日刊工业新闻社,1957年,第98页。
[12]通产省编:《产业合理化白皮书》,日刊工业新闻社,1957年,第99—100页。
[13]通产省编:《通商产业政策史》第6卷,凸版印刷株式会社,1990年,第369页。
[14]通产省编:《通商产业政策史》第6卷,凸版印刷株式会社,1990年,第364—365页。
[15]经济企划厅编:《战后日本的资本积累与企业经营》,至诚堂,1957年,第103页。
[16]小宫隆太郎:《现代日本经济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75年,第59—60页。
[17]原文刊于《日本文化教育研究论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