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是国家财政的基本源泉,它是与国家同时降临于世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税收是统治阶级占有和挥霍劳动果实、维持统治的基本手段和依据。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后,税收的这种本质并无根本改变。但是,资本主义经济与它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发展经济。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税收制度虽然未改变维护国家政权的性质,但其作用却更为广泛。它可以极大地影响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影响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投资、生产、销售、分配行为,甚至可以人为地导致国民经济出现短期波动,发挥调整功能。总之,税收制度及其政策操作,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一般认为,理想的租税制度及其政策的操作,应遵循公平、普遍、稳定、简化的原则,然而事实上很难做到。任何统治阶级要维护既得利益姑且不论,即便从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考虑,一定时期的税制也必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倾斜。
日本战败后,经济已濒临崩溃边缘,资本积累不足是恢复生产、振兴经济的主要难题。为了解决企业生产的资金问题,国家从财政上采取了种种特殊援助措施,而同一时期的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如果说国家财政投资政策是加快企业资本积累的外部推动力,那么,各种特殊减税措施便可称为增强企业自身内部积累和实力的催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