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钢铁业合理化计划(1 / 1)

钢铁向来被称为工业的食粮,其作为基础资料在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战前日本的钢铁业生产已经有相当基础,1937年粗钢和生铁的生产能力已达到650万吨和300万吨,到1945年战败时,如果仅就设备生产能力来说,它进一步提高到770万吨和560万吨。[4]但是,由于战争的破坏和战后初期的经济混乱、贸易限制所导致的原材料绝对不足等原因,钢铁生产直线下滑,战败一年后的1946年8月,实际产量还只相当于设备生产能力的8%。[5]1947至1948年推行倾斜生产方式期间,钢铁业和煤炭业一起被作为超重点产业扶持,产量有所回升。40年代末产业合理化政策出台后,钢铁业仍然是政策扶持的重点。当时的钢铁业除了亟待提高总产量的任务外,重点是解决同国外市场比十分明显的低质量、高成本问题,办法是改进设备,增加投资,力求在短时期内使钢铁业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根据这一战略设想,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在通产省的主持下,先后制定推行了三次以现代化设备投资为中心的钢铁业合理化计划。

表6-1 钢铁业合理化计划投资统计表(单位:亿日元)

资料来源: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第256页。

第一次钢铁业合理化计划最初是作为三年期的计划于1951年起实施的,原计划投资额为888亿日元,其后又追加两年,变成五年期计划,投资额亦增至1282亿日元。此次计划从制定到实施始终是在政府的操作下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国家计划色彩”[6],其出台的过程是:通产大臣向其属下的产业合理化审议会提出咨询——“产合审”就钢铁业合理化问题作出答询(即1950年6月24日“产合审”综合部会的《关于钢铁业及煤炭业的合理化》)——通产省决议(即1950年7月29日通产省的《钢铁及煤炭业合理化施策要纲》)——内阁决议(1950年8月18日)——公布合理化计划(1952年2月)。第一次合理化计划的实施重点是轧钢部门的设备改造,五年中轧钢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50%,设备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就是依赖进口,当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购入一批世界上最先进的带钢轧机。第一次计划的实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据统计,与三年前相比,1955年高炉炼铁的单位耗炭率降低23%,平炉炼钢的单位耗能率降低39%(熟铁)和21%(生铁)。[7]这种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在轧钢部门表现尤为突出,以薄板钢材的生产为例,在计划完成期的1955年,新设备较旧的轧钢设备,单位耗能减少74%,优质品率提高24%,单位时间产量提高66倍。[8]如果说战后日本的工业现代化是从钢铁业等少数部门率先展开的,则轧钢部门生产设备的现代化便成了钢铁业实现合理化、现代化的突破口。

第二次钢铁业合理化计划原定1956年起五年间钢铁业设备现代化投资1780亿日元,由于“神武景气”的发生,钢铁业发展异常迅速,实施计划才两年,实际投资额已突破五年计划的总额,中途不得不一再修改计划,追加投资。结果,五年间实投资金达5459亿日元。在第二次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通产省依然掌握着主导权,同时开始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尽量淡化计划的强制性色彩,这也反映出统制废除后政府部门的政策运营必须尊重民间自主选择、尽量回避直接干预市场的时代变化。尽管如此,由于通产省掌握着长期融资的推荐权和外汇配给、技术引进的审批权,仍可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地“诱导”各钢铁企业按国家计划行事。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都必须事先向通产省提出企业投资计划,并且只有获得批准后才能付诸实施。从第二次计划的投资领域看,轧钢部门继续遥遥领先,占投资总额的一半左右,所不同的是,与第一次计划相比,生铁制造部门对高炉的投资显著增加,由第一次计划的162亿日元增加到973亿日元,新增高炉也由前期的1座增加到11座。与此同时,传统的平炉炼钢也随着新设备的引进,逐渐被先进的纯氧顶吹转炉所取代。在钢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急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川崎、富士等超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接连问世,战后日本的钢铁业开始向大型化、系列化迈进。第二次钢铁业合理化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带来了钢铁业的技术进步和高速发展,1955至1960年,钢铁生产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8%,到1960年前后,日本的钢铁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其设备水平和生产成本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年钢铁产量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量则已跃居世界第一。[9]再从钢铁制造的单位成本看,如果与美国相比较(指数为100),则1960年日本的各项指数是,普通钢材71,热轧薄钢板86,冷轧钢板82[10],在钢铁行业方面具备了绝对压倒美国的竞争力。

第三次钢铁业合理化计划的实际投资额高达8592亿日元,其直接效果是带来了炼钢、制铁和轧钢三大生产部门产量的成倍增长。不过,与日本政府“直接规制”下实施的第一次计划和在“通产省长期设备计划的汇集、诱导、调整”下实施的第二次计划相区别,第三次钢铁业合理化计划主要是以各钢铁企业的企业发展计划为基础,进而通过企业间的自主调整,最后在通产省的总体协调下确定计划并付诸实施。

上述事实表明,战后日本钢铁业的恢复和发展是在国家的计划扶植下实现的,这种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现措施。在推行倾斜生产方式和实施产业合理化政策的前期,钢铁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它是战后日本政府在实行经济统制时期及废除统制的过渡期里,直接干预国民经济的代表性例证。即使在1955至1965年的高速增长时期,虽然在制定推行钢铁业合理化计划的手法上有所改变,通产省却依然可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及所谓行政指导等间接性措施,“诱导”钢铁业的发展按照政府设想的方向和目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