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无形资本”的遗存(1 / 1)

所谓“无形资本”的积累,是相对“有形资本”而言的,它是以“人的资质”为核心、难以量化的一种“积累”。这种积累是战火所无法摧毁的,除非人类灭绝。在经济学关于生产的三要素中,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本来就是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人作用于物的结果。

诚然,战争夺去了300万日本人的生命,损失不可谓小。但是人口统计表明,八年战争期间,日本国内人口净增866万人,战后又有600万军人及其家属从海外返回本土,结果战败后的日本人口由1937年的6334万骤增到7800万[11],一度出现了一千余万失业、半失业大军,处于严重的就业不足、劳动力过剩状态。因此战争的人员伤亡对战后日本经济没有太大影响,对此恐无异议。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但是单纯以人口多寡来判断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利的观点未必是科学的,关键要看人口的素质,而衡量人口素质的基本尺度是教育。早在一百年前的封建时代末期,日本的国民教育就已达到较高程度。在明治初期的1873年,儿童就学率已达到28%;与当时最发达的工业国英国不相上下,其教育水准令法国人感到“面赤”。到194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高达99.6%,社会总人口在校学生比率为24%,高于美国(22%)而远远超过英国(14%)。[12]

以教育为基础的“人的资质”还表现在劳动态度、生产技能及生产的组织管理经验等各个方面。日本人素有勤劳、吃苦的传统,战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先进生产技术的积极引进效仿,不仅产生了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培育出各种训练有素的熟练工人和科技人员,而且造就了一批三井、三菱那样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财阀及大型企业。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设计生产出一种“续航能力、速度、运动性能都很出色”,“几乎所有方面都比欧美各国的战斗机先进的”零式战斗机,首次在中国战场亮相时,曾令在华美国空军不知所措。其后在太平洋战场上,“零战”大逞**威,创下一机击毁64架敌机记录。据说战后该飞机的主任设计师崛越二郎还曾据此申请过博士学位。[13]这个例子说明,战前日本存在着像崛越二郎那样出色的科技人才。这种人才如同“零战”不可能只由崛越一人设计而只能由他所领导的团队共同完成一样,在各行各业广泛存在,不是几个人,而是一大批人。飞机制造是一项综合技术,它包括动力系统、通讯导航系统及火力系统等,在机械、材料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在设计、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协作及严密的组织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零战”这一凶悍的杀人武器随着战败而毁灭了,但是生产设计它的人及其技术和管理经验却不可能被一起抛入历史的垃圾堆。对这笔巨大的“无形资本”在战后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日本战败时,其资本主义发展已有近80年的历史,这个国家的政府在指导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它也是作为一笔“无形资本”遗留给战后的。如所周知,封建末期的日本是在欧美列强“商品加大炮”政策下,被“逼”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由于其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本国“早产”、世界史上“晚产”的特点,迫使它走了一条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不同的发展道路。简而言之,其最大特征是国家权力对国民经济的强力干预。在长期实践中,国家在如何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如何选择并优先发展重要产业、如何引进利用外国资金技术、如何进行财政金融政策操作以及如何进行经济统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但是,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它都是留给战后的一笔“无形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