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级矛盾的激化(1 / 1)

与垄断资本的空前发展相对照,城市工人阶级和农村佃农无产者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愈加激烈。

1918年7月,由于日本政府决定出兵西伯利亚干涉苏维埃革命,引起米价急剧上涨,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米**”运动。这场运动是以同年7月23日富山县鱼津町渔民家属阻止大米外运为导火线爆发的,其后的两个月间,日本全国37个市134个町139个村发生民众示威或暴动,混乱局面一度导致政府更迭。

进入战后经济危机频发期,战时骤然膨胀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进入调整阶段,而危机与调整的最终承受者则是下层民众。战争期间,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250万人左右,到1919年,非农业就业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人。在危机和慢性萧条的20年代,资方摆脱危机的常用手段是增加劳动强度和时间、降低工资及解雇,由此激起了工人阶级的强烈反抗。据统计,1914至1931年间,劳资纠纷逐年增加,1916年发生108起,参加斗争的总人数为8000人,1920年发生282起,3.6万人参加,1930年达到高峰,发生906起,8万多人参加。[7]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目标是提高工资、反对降低工资、要求按期发放工资以及反对解雇等经济上的要求,并且是以前两项要求为主。当时影响较大的工人运动有东京市电、钟渊纺织等大企业的罢工斗争。

工人运动多由工会组织发动,到1931年,日本全国共有818个工会,会员37万人,组织率为8%,在当时的工业国中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政府的镇压和组织内部不团结。当时全国性工会组织有左翼的日本劳动组合评议会,中派的全国劳动组合同盟和右翼的日本劳动总同盟。三大工会中,左翼工会在1928年被政府勒令解散,其后多次重建但屡遭镇压。右翼工会主张与资方合作,并在“九一八事变”后表态支持战争。中派工会则在事变后发生了主战派和反战派的分裂,从而弱化了组织工人运动的能力。

农村贫困是20年代日本社会最为尖锐的问题,特别是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蚕茧、稻米等农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农民入不敷出,生活更加贫困。在东北农村,甚至出现了农家少女卖身求生的惨景。有泽广巳主编的《昭和经济史》写道,“据闻东北某村妙龄少女1/4被迫卖身,以至于村公所设立了卖身洽谈处,挂有‘卖身者请来此洽谈’的招牌”[8]。

贫困农民为了改善生活处境,开展了以减轻租税为主要内容的斗争,1920年408次35万人,1925年2208次135万人,1931年3419次81万人。[9]农民运动多由农会组织,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农会数保持在4000左右,全国性农会组织有左派的全农全国会议,中派偏左的全国农民组合,中派偏右的日本农民组合总同盟,以及右派的日本农民组合。这些全国性农会组织,不仅相互对立,而且内部不断分裂,因此未能很好地发挥组织作用,致使这一时期的农民运动只能孤立、分散地进行,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农民运动。30年代以后,农民斗争次数有所增加,但参加斗争的人数和规模反而出现了萎缩现象。

无产阶级政党和农会在天皇制的压迫下始终处于弱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也无法帮助贫苦农民摆脱困境,这就客观上为民间右翼势力和下级军官在拯救农村、改造国家口号下发起法西斯运动留下了土壤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