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20年危机(1 / 1)

日本的战时景气是因为大战期间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其景气局面的形成机制是:卖方市场出现→出口价格上涨(如日本海运业国内物价指数1920年已接近战前的3倍)→贸易商利润大增→出口品生产企业利润增加→企业增资扩大生产→企业数量和规模扩大→熟练劳动力供给不足→工资上涨(一战期间日本的平均工资上涨了1倍左右)→物价上涨。这是景气状况下经济发展的一种正相传导链,其运转是以市场需求过旺为前提的。

大战结束后,经过一年左右的战后经济恢复调整期,世界经济发生了两大变化。其一,欧洲各国经济经过短暂的调整,逐渐恢复元气而杀回国际市场,市场供求关系开始向战前状态回归;其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回归,意味着竞争重新加剧,而商品竞争的主要依据是价格。战后初期,各国的国内物价虽然仍在上涨,但与战时相比,涨幅明显下落。战时,日美两国物价的上涨幅度几乎完全同步。但是,到1920年,日本物价指数升到265,美国升到227,两者相差近40个点,日本在战后物价的调整上已经落后了一大步。

1920年3月15日,东京股票市场股价暴跌,以此为转折点,一战期间的长期景气宣告结束,经济危机骤然降临。

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战时景气的形成机制正好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其传导链是国际市场供求关系转向买方市场→日本商品因价格过高丧失竞争力→大批滞货出现并导致出口商经营亏损→企业采取生产减量、劳动减员措施并出现倒闭现象→不良债权发生并导致银行歇业和倒闭→劳资矛盾深化,这是一种典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经济危机发生后,股票及主要产品价格在1920年10至12月纷纷跌入最低点,其下跌率为股票55%,棉线60%,生丝70%,砂糖47%,铜37%,生铁30%,煤炭24%,稻米56%,批发物价指数36%。[10]可以说这是日本进入近代后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损失最惨重的是与出口贸易直接相关的商社和生产企业。铃木商店是战时异军突起的康采恩,在金子直吉的率领下,该公司曾创造过贸易额与三井物产并驾齐驱的业绩,并且向樟脑、制糖、制钢、制粉等制造业进行了大量投资,其发展目标是要与老牌财阀三井、三菱“三分天下”。但是,由于事业投资规模过大,盈利预期过高,因此危机袭来后严重亏损,此后一蹶不振,不久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他如经营生丝的茂木商店、经营砂糖的增田商店、经营大豆的古河商事,以及高田商会、阿部商店等,均出现巨额经营亏损而濒于倒闭。大阪的石井定七在战时景气时靠股票、米谷和棉线等“三品”投机生意大发战争财,危机发生后资不抵债,成为远近闻名的“欠债王”。受企业经营效益恶化的影响,银行业出现大量不良债权,21家银行歇业整顿。

面对危机,日本政府紧急通过日本银行扩大融资拯救市场,融资额达到破纪录的2.6亿日元。到1920年底,经济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控制,日本经济的发展进入慢性萧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