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至1919年,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天佑”,日本出现了长期景气。
战时世界经济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引起了供求失衡和价格上涨,这给远离欧洲主战场的日本带来了诸多益处。
一是对外贸易大举扩张。大战爆发后,欧洲各国纷纷忙于筹集战略物资,对外市场竞争能力弱化。相比之下,日本的进口压力大为减轻,出口竞争力骤然加强,五年间,贸易黑字累计14亿日元。
二是贸易外间接收入大增。战时货物需求的骤增和战争对商船的破坏(战时世界船舶总运力损失30%),导致运力紧张和海上运费猛涨,对于拥有强大海运能力而又没有战争损失的日本来说,这是赚取间接性贸易收入的大好良机。据测算,战前日本商船承运的进出口货物为出口50%,进口40%,而1918年进出口承运比均超过85%。海上运费的价格,1914年7月至1917年9月的三年时间里竟然上涨了21倍[1],一时间“船生金”成为流行语。[2]1914至1920年,日本的贸易外收入余额为6亿日元,其中相当部分靠的是海运收入。
三是国家财政状况大为改善。截至战争爆发前的1914年7月,日本的对外债务为19.6亿日元,对外债权4.5亿日元,纯外债超过15亿日元。到1918年末,变成对外债务16.4亿日元,对外债权19.3亿日元,纯债权近3亿日元,一场战争使日本由一个沉重的对外负债国变成了债权国。[3]国家正币(黄金)储备则由1914年的3.4亿日元猛增到1920年的21.8亿日元,增长了6倍多。[4]
四是重化学工业大发展。战前,日本的重化学工业与欧美列强相比明显处于劣势。由于主要原材料及制造业的生产成本过高,无法与西方强国竞争,因此不得不仰赖进口,国产化的目标急难实现。进入战时,欧洲强国唯恐自给不足,几乎停止了有关产品的出口,于是日本的进口压力减轻,客观上为推进重化学工业发展及加快国产化步伐提供了契机。例如,与1914年相比,1920年机械工业的工厂数量增长2倍,达到3640家,职工数增长3倍,达到22万人;船台数由20个增加到1918年的157个;发动机由1.6万马力一下子增加到4万马力。[5]一战期间,重化学工业的增长速度是轻工业的2.5倍,船舶和电力机械的制造已经基本实现国内自给。
五是企业发展迎来黄金时代。开战第二年,日本经济一片繁荣景象。“兜町大景气、接连暴涨再暴涨”“股市坚挺、人气沸腾”“船价高不见顶”,《中外商业新报》(即现在的《日本经济新闻》)上这些醒目的文章标题,如实地映照了当时经济景气的火暴气氛。据日本银行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全产业主要企业的分红率和资本利润率两项指标,1914年分别为10%和15%,1917至1920年的四年中升至分红率的25%左右和资本利润率的40%以上。[6]其中,海运和造船业的资本利润率在1918年竟分别高达192%和167%。[7]企业大幅度盈利,强烈地刺激了股市,股票价格直线上升。到1915年12月,股价已经涨到开战时的3倍,继19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第一次“股票热”后,“股票成金”现象再次重演。1915年1月,日本染料制造公司上市,原本计划发行10万新股,结果却出现了认购8574万股的奇特场面。企业盈利和股市坚挺产生的相互刺激作用,带来了企业投资的扩大和新企业簇生。据统计,1921年日本的注册公司中,57%是战时成立,数量多达1.9万家。[8]与此同时,企业的投资规模成倍增长,1914年,工矿、交通、银行业的计划投资总额为2.5亿日元,其后翻番增长,1918年为26.8亿日元,1919年为40.7亿日元,1920年为51.1亿日元,六年间规模扩大了20倍。[9]
六是资本输出急剧扩张。战时欧美强国竞争能力的弱化,不仅缓解了对日本国内市场的压力,而且由于其在日本以外地区的贸易、投资能力的下降,为日本通过“替代出口”和“替代资本输出”,进而挤占列强的传统市场,提供了机会和空间,战时日本对华贸易和投资的急剧增长,便是以此为背景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