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革命时期,日本的财政政策以甲午战争为界,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表2-9所示,甲午战争之前,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在国民经济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超过10%,战后直线上升,1907至1910年同比达到25.6%,相对廉价的“小政府”变成了昂贵的国家机器。
表2-9 甲午、日俄战争后财政支出的扩大(表内数字为对国民总支出比重)
资料来源:中村隆英:《明治大正期的经济》,东京大学出版会,1985年,第83页。
财政扩张是根据国家扩军备战总战略的要求进行的,其扩张的高峰发生在甲午、日俄两次侵略战争之后,日本经济史上称之为两次“战后经营”,财政支出急剧扩大的领域是扩大军备、殖民地经营、产业投资及其基础设施的改善,但重中之重是加强国防经济。下面看一下两次“战后经营”时期为扩充军备而扩大财政支出的情况。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对于其近代化道路的走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这场战争使日本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更加相信“强兵”才能“富国”,军部的地位空前提高,军国主义路线从此占据了统治地位。正因如此,日本对甲午战争中到嘴的肥肉得而复失刻骨铭心,因此卧薪尝胆,战争一结束便急不可待地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军备扩张,以报“三国干涉还辽”之仇。[4]当时制定的军备扩张计划包括,陆军在7年内组成12个师团,海军在10年内建立以6艘战舰和6艘巡洋舰为基干的“六六舰队”。1896至1903年的陆海军扩军费达到3.75亿日元。与此同时,军工厂规模大力扩充,人员和设备大量增加。
10年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强敌,但其军备扩张的步伐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迈得更快。战后的“帝国国防方针”制定的新目标是,陆军进一步增加到25个师团,海军则要建立以8艘战舰和8艘巡洋舰为基干的“八八舰队”,并且明确了实现武器国产化的目标。1905至1913年陆海军扩军费为4.73亿日元。[5]
但是,急速增长的庞大军费开支还不是国防经济的全部内容。产业革命后期日本的国家财政在其他与国防相关的诸多领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例如,甲午战争后使用部分战争赔款兴建的国营八幡制铁所,其目的之一就是生产军用钢材,对此,当时的农商务大臣榎本武扬直言不讳,他在“设立制铁所意见”中说:“本业设立之要点,首要目的是制造军器材料,故暂时可不必考虑收支费用,而在于造出特殊钢材,且制品种类上亦有须严加保密者。”[6]结果,在日本政府的一手操作下,建立了当时民间无论从资金还是技术上都难以承办的大型钢铁企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八幡一家的钢材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再如,日俄战争后的铁路国有化政策,也是从保证国防运输的需要出发的,日本政府为此投入了更大的一笔资金。
产业革命后期,由于财政扩张的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长和税收自然增加的速度,出现了巨大的财政亏空问题。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增加国民税收和举借内外债两种对策。
国民增税从甲午战争后的1896年就已经开始,1898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增税,其后不仅税率仍在提高,而且不断出现新税目。结果,人均租税负担由1897年的324日元,增加到1909年的878日元,即使把物价上升的因素考虑在内,12年中负担率也整整加重了一倍。[7]
尽管如此,仅凭增加税收还远远不能解决财政困难,因此便开始大量发行政府公债。表2-10显示了产业革命时期日本政府扩大公债发行的进程。国内公债由1885年的2.33亿日元增加到1914年的10.58亿日元,其中包括近2亿日元的金禄公债和近5亿日元的收购私铁公债;国外公债主要是从日俄战争开始筹措的,由1903年的1.91亿日元猛增到1914年的15.25亿日元。这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国内外债务为总计25.83亿日元,与其在海外的债权抵冲后,纯债务额约20亿日元,负债率为1914年日本国民总产值的25%和国家一般财政支出的202%[8],已经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状态。
表2-10 产业革命时期日本的国家债务(单位:亿日元)
资料来源:石井宽治、原朗、武田晴人编:《日本经济史》第2卷,东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