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革命的进程(1 / 1)

日本的产业革命经历了三次大的循环周期,并先后发生了三次经济危机。

第一次产业发展**是从1886年开始的,纺织工业和铁路建设牵动了这次**的到来。在1886至1890年的五年间,由于民营纺织企业纷纷建立,全国纺织设备的纱锭数由5.9万只增加到27.8万只,棉纱产量由1.6万包猛增到10.5万包。[1]与纺织业相比,兴建铁路热潮来势更猛。纺织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不过几十万日元,而同期新建的多家私立铁路公司初始资本规模就相当大,往往是以千万日元为单位,以致政府铁道局局长井上胜不无忧虑地发出了“近来流行铁道病”的感叹。1890年,日本爆发了步入近代社会以来的首次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是因纺织工业的大发展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引起的,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企业产品价格下降,产品积压,进而不得不采取减少开工的措施。

第二次产业发展**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及战争结束之后,兴办企业、扩大投资的热潮超过以往,这与日本战胜中国获得2.3亿两白银赔款的刺激直接相关。有关资料表明,在1895年7至12月的半年左右时间里,钟渊纺织的股票上涨24%,日本邮船股票则上涨30%,一时间“股票成金”。1895年,日本全国新建企业316家,注册资本3.36亿日元,增资企业84家,增资额0.47亿日元。1896年新建企业1199家,注册资本8.04亿日元,增资企业169家,增资额0.98亿日元。银行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由1894年的700家银行、0.37亿日元资本金,增加到1897年的1223家银行、1.48亿日元资本金。[2]这种繁荣局面在1897年后一度降温,但随后再次反弹并维持到19世纪末。1900年,日本发生第二次经济危机,棉纺工业和煤炭业首当其冲,随后波及到铁路、商业和金融业,制丝业也未能幸免;同年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整个国际市场萧条,因此以出口为主的日本丝业生产损失惨重。与上一次危机相比较,这次危机持续的时间较长,直到日俄战争爆发前都未能摆脱相对萧条的局面。这次危机还表明,在世纪转换的20世纪初,日本经济已经作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部分运转了。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再度刺激了经济的膨胀,并在1906至1907年出现了第三次产业发展**。这次景气的特点是,除了铁路、纺织业、海运业外,发送电、化肥、造纸、水泥、面粉、制糖、啤酒等产业的发展非常显著。1907年下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迅即被卷入而陷入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除了对海运、造船、水泥、煤炭及电力等少数生产部门影响较轻外,对轻工业等几乎所有生产部门的打击都很沉重,因此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的”经济危机。[3]石井宽治则进一步指出,这次危机“不仅是日本资本主义确立的指标,也是其向早熟的帝国主义转化的指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