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86至1910年的产业革命时期,日本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首先,看一下该时期宏观经济的表现。据表2-2可知,25年间,国民总生产由8.06亿日元增长到39.25亿日元,增加4.9倍。人均产值由21日元[5]增长到79日元(当时的日元与美元比价大致为1:1),增长3.8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更快,进口增长13倍,出口增长14倍,25个年度中,13年入超,12年出超,出入超相平的结果是累计入超0.56亿日元,说明产业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外贸易基本上保持进出口平衡的状态。
表2-2 日本产业革命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单位:亿日元)
资料来源:安藤良雄编:《日本近代经济史要览》,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第2—4页。
其次,看一下产业革命时期各产业的发展情况。据表2-3可知,在产业革命起点的1885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产值占45.2%,其次是商业,占37.7%,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及商业的发展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25年后的明显变化是,农业产值的比重变成32.5%,降低近13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增长了8.6倍,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则由11.5%增加到21.5%,增加10个百分点,非农林水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67.5%,表明1910年前后的日本已经初步成为工业化国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一时期农业的产值也增长了三倍多,特别是在1890年之前,其增长速度甚至比其他产业还要快,但是其后便一路下跌,其原因不外两点。其一,近代工业等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快,这是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其二,明治初期的地税改革确曾一度起到了解放生产力的效果,因此带来了十年左右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期,但其后由于寄生地主制的发展,农村经济到日俄战争前后明显放慢了发展速度。
表2-3 日本产业革命时期各产业产值及比重的变化(单位:亿日元)
资料来源:安藤良雄编:《日本近代经济史要览》,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第8页。
()内数字为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再次,看一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也是近代社会兴起的最主要的交通手段。日本的第一条铁路是1872年建成的东京新桥至横滨的铁路,全长29公里。进入产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热潮经久不衰,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据表2-4可知,到1910年,铁路线路总长已经超过8000公里,从当时的国力考虑,这种发展速度惊人。1905年时民营铁路总长是国有铁路的两倍。日俄战争后,日本政府从军事上的意义考虑,强制实行铁路国有化政策,结果1907年国有铁路与民营铁路一下子变成7153公里比717公里。
表2-4 日本产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的发展(单位:公里)
资料来源:三和良一:《概说日本经济史(近现代)》,东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第73页。
船舶制造是该时期堪与铁路发展媲美的新兴产业。明治政府认为,海洋国家日本无论从“富国”还是从“强兵”的角度考虑,都必须加快海运业的发展,因此在建造蒸汽船舶上下了很大力气。据表2-5可知,1885年日本全国的造船量只有1500吨,船舶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但是到日俄战争前夕,国内造船量已经与国外进口量持平。到1910年,全国拥有船舶的总吨位已经达到122万吨,25年间整整增长了20倍。
表2-5 日本产业革命时期蒸汽船舶的增长(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三和良一:《概说日本经济史(近现代)》,东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第71页。
最后看一下主要工业品及出口商品的生产情况。据表2-6,25年间,煤炭增加12倍,铜增加49倍,生铁增加94倍,粗钢增加252倍,棉线增加41倍,生丝增加36倍。如此的发展速度,一方面说明这些产品的生产在起步时生产力水平相当低,因此一经引进先进技术,便带来了产值的倍数增长。另一方面则说明,产业革命时期日本在基础性工业品和出口商品的发展上下了大力气,成效显著。
表2-6 日本产业革命时期主要工业品的发展(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安藤良雄编:《日本近代经济史要览》,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