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国的比较(1 / 1)

一些日本学者曾把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吉田松阴视为幕末的变革思想家,并认为他们的思想与中国清末的变革思想相类似。还说:“如果从类型上看,可以说象山相当于清朝的洋务派,小楠相当于变法派,松阴相当于排满派。”[29]

象山的确与中国洋务派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似性。如源了圆所说:“一方面非常热心于西洋科学技术的导入,一方面又饱含维持既存儒教道德、政治体制、社会秩序的热情,在这一点上两者具有共通的态度。”[30]

但是,关于小楠相当于变法派和“这种思想的形成,中国比日本晚了30多年”[31]的见解,却并非如此。

依照一部分日本学者的看法,“小楠与变法派的相似点是不仅像洋务派那样承认西洋文明在军事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性,而且承认在政治制度等方面也有值得自身学习的地方,因此在试图改革现实政治的同时,反省儒教的传统,设法从根本上变革儒教,并逐渐活用儒教的根本精神,解决时代课题。”[32]

但是,中国在变法派出现之前,即中国的洋务运动末期,已经出现了王韬(1828—1897)、薛福成(1838—1894)、马建忠(1844—1900)、陈炽(?—1900)、郑观应(1841—1922)等早期的改革主义思想家。与其说小楠的思想与变法派类似,倒不如说与这些思想家的思想类似。例如,王韬、陈炽、郑观应等是基于儒学的体用论来评价西洋文明,以“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盛世危言》初刊自序)的立宪君主制为西洋诸国的“体”,以汽船、大炮、火枪、铁道等为“用”。他们认为不仅要学西洋的“工艺之精”(《盛世危言》卷一道器),还要学习西洋诸国的政治制度,主张“君民共治”的立宪君主政治。王韬说:“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述,君惠亦得以下逮,都俞吁咈,犹有三代以上之遗意焉”(《弢园文录外编·重民下》)。由此可见,王韬和小楠在肯定西洋政治体制时,是以符合“三代以上之遗意”为基准的。陈炽也认为“泰西议院之法”、“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是“英美各国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庸书外篇·议院》)。郑观应也在1893年出版的《盛世危言》中说:“自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中国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如上所述,在主张学习西洋诸国的政治制度,改革现实政治方面,小楠和王韬等早期的改革主义思想家是相似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楠的“日本国中共和一致”构想还没有明确提出设立议会制度。[33]他构想中的“共和政治”仅仅是列藩和幕府、幕府和朝廷之间的“共和”政治,还丝毫不含“民”的概念。从这点来看,不必说中国变法派,就连王韬等的“君民共治”主张中所包含的近代性也比小楠“日本国中共和一致”构想要先进一些。

陈炽、郑观应在评价、吸收西洋诸国政治制度时,虽以儒学的超越的“道”为价值判断基准,但所说的“道”和小楠所说的“三代之道”或“孔孟之道”的“道”是一样的。例如,郑观应说:“道为本,器为变,器可变。道不可变。庶知可变者富强之权术,非孔孟之常经。”中国变法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谭嗣同则对其中“器变道不变”的见解提出批判,主张“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34]可以说横井小楠或者王韬等早期改革主义思想家们还未达到中国变法派思想的水准。

总之,从时期而言,中国确实比日本晚形成小楠这样的思想,但实际上这种思想在中国变法派之前已经出现,而且小楠思想的近代性水准也不及中国变法派。

注释

[1]相良亨:『近世の儒教思想』,塙書房,1982年,第198頁。

[2]相良亨:『近世日本における儒教運動の系譜』,理想社,1975年,第224頁。

[3]三枝博音:『日本の唯物論者』,英宝社,1956年,第106頁。

[4]柴田實校注:『日本思想大系42石門心学』,岩波書店,1971年,第458頁。

[5]柴田實:『梅岩とその門流』,ミネルヴァ書房,1977年,第19頁。

[6]柴田實:「『都鄙問答』の成立」,史林,1956年,3916号。

[7]石田梅岩:『都鄙問答』,岩波書店,1970年,第51頁。

[8]同上,第61頁。

[9]石田梅岩:『都鄙問答』,岩波書店,1970年,第61頁。

[10]源了圆:『徳川思想小史』,中央公論社,1981年,第104頁。

[11]柴田實校注:『日本思想大系42石門心学』,岩波書店,1971年,第27頁。

[12]译者注:“鵺”为想象中的怪物,猿头,狸身,蛇尾,手足如虎,鸣声如虎鸫。后被喻为不伦不类之意,“鵺学问”即不伦不类的学问,“四不像”的学问。

[13]師岡佑行:「近世合理論の展開懐徳堂の思想をめぐって」,收入于奈良本辰也編:『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河出書房新社,1965年。

[14]译者注:农之作德即指农民的收成。

[15]译者注:红毛人指荷兰人。

[16]末中哲夫:「懐徳堂学派の人々」,收入于『江戸の思想家たち』(下),研究出版社,1979年。

[17]相良亨:『近世日本における儒教運動の系譜』,理想社,1975年,第232、233頁。

[18]沼田次郎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64洋学上』,岩波書店,1976年,第153頁。

[19]译者注:此处“艺术”即指“技术”。

[20]译者注:此处“唐山”即指“中国”。

[21]王家骅:《幕末日本人西洋观的变迁》,《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

[22]译者注:波留麻即长崎波留麻,嘉永二年(1849)佐久间象山出版。

[23]译者注:道学在此指朱子学。

[24]佐藤昌介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55渡辺華山高野長英佐久間象山横井小楠橋本左内』,岩波書店,1975年,第671頁。

[25]植手通有:『日本近代思想の形成』,岩波書店,1974年,第76頁。

[26]译者注:此处墨利坚指美国。

[27]佐藤昌介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55渡辺華山高野長英佐久間象山横井小楠橋本左内』,岩波書店,1975年,第697頁。

[28]山崎正董:『横井小楠遗稿』,日新書院,1942年,第508頁。

[29]源了圆:『徳川思想小史』,中央公論社,1981年,第223頁。源了圆:『実学思想の系譜』,講談社,1986年,第56頁。

[30]源了圆:『徳川思想小史』,中央公論社,1981年,第223、224頁。

[31]同上,第223、224頁。

[32]同上,第223、224頁。

[33]思想科学研究会編:『共同研究 明治維新』,徳間書店,1975年,第168頁。

[34]清]谭嗣同:《短书》.收入于《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3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