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说的“与政治的关系”,不是指是否做官,而是指学问是否含有以“经世济民”为目的的社会政治论或经世论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古学者与清代初期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类似,与乾嘉时期的考证学者有异。
顾炎武在《与人书二十五》中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亭林文集》卷四)。他批评投降清朝的知识分子是民族的罪人,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思想。顾炎武不仅反对清朝统治,还反对普遍意义上的君主制,主张“众治”,他说:“人君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众治之而刑措矣”(《亭林文集》卷六“爱百姓故刑罚中”)。在这一点上,黄宗羲比顾炎武的思想还要彻底。黄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一篇中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指出,秦汉以后的历代法制都是为皇帝一家的“利欲之私”而制定的。黄宗羲对封建专治君主和封建法制的批判,表现出其民主思想。他还为寻求学校权力的扩大,想把学校改造成类似现代议会那样的东西。王夫之主张“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矣”的平均思想,强调“夷夏之防”,反对清朝统治。
总之,抨击当时的统治体制是他们思想的主要内容。
日本古学者的思想缺乏顾、黄、王那样的反抗思想,他们只主张学问的“经世致用”,即参与政治。例如,作为山鹿素行社会论的“君主论”,就与顾炎武、黄宗羲的“君主论”不同,它肯定君主的作用。照素行的认识,君主的作用是统合天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政治”。当然,他也主张君主必须要守其“分”,对君主要求非常严格。素行的有德者君主的思想,是与其肯定武家政治的现状相表里的。其《谪居童问》中的“治平”部分与晚年著作《治平要录》,均是政治论的著作。伊藤仁斋是个隐者,他拒绝细川氏等的招聘,一生都是町人,但他在理论上否定了隐遁者拒绝参与政治的态度。按仁斋的理解,学问的终极目的在于回归“经济”,即“经世济民”。他说:“其独善其身者,岂圣人之本心欤?后世儒者,虽说王道,其实专不能不入”(《童子问》)。荻生徂徕与素行、仁斋不同,他参与过幕府政治。如前节所述,徂徕学事实上就是政治学。如果说徂徕的《辨道》《辨名》和《论语征》是政治哲学,那么《徂徕先生答问书》《太平策》和《政谈》就是经世论。例如,《政谈》是徂徕在晚年——享保十至十二年间(1725—1727),应八代将军德川纲吉的要求而写的。在以强化维持封建制为目的这一点上,徂徕学的经世论是保守的。
在中国清代乾嘉时期考证学者的学问倾向中,除极少数学者(如戴震)外,几乎都不见“经世致用”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考证学者还都做过官且身居要职。例如,毛奇龄当过清翰林院检讨和《明史》的纂修官,王鸣盛(1722—1797)做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其后的王念孙(1744—1832)和王引之(1766—1834)父子也身居高位。他们的学问是对古籍中一字一句进行正误判断的训诂考证,他们投身于此并竭尽全力。然而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没有像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那样的社会思想和民族思想,也看不到如日本古学者那样的经世论,完全回避政治问题。从这一点而言,与其说日本的古学者像乾嘉时期的考证学者(汉学者),倒不如说他们像乾嘉学派先驱——清代初期的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
总之,从学问的内容、方法以及学问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在17世纪后期,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以文献学的方法批判宋儒的倾向。虽然仁斋的《语孟字义》与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在思想和方法上类似,但如果据此就得出“仁斋的学问功绩领先于中国”的结论,笔者不得不说这是不恰当的。
注释
[1]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7页。
[2]田原嗣郎:『徳川思想史研究』,未来社,1967年,第26頁。
[3]田原嗣郎、守本順一郎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2山鹿素行』,岩波書店,1970年,第397頁。
[4]田原嗣郎:『徳川思想史研究』,未来社,1967年,第177頁。
[5]相良亨:『近世日本における儒教運動の系譜』,理想社,1975年,第124頁。
[6]相良亨:『武士道』,塙書房,1968年。
[7]明]吴廷翰著、容肇祖点校:《吴廷翰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1、2页。
[8]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9—31页。衷尔矩:《伊藤仁斋对吴廷翰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州学刊》,1983年第1期。
[9]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大学出版会,1953年,第52、53頁。
[10]明]吴廷翰著、容肇祖点校:《吴廷翰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66页。
[11]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大学出版会,1953年,第57頁。
[12]吉川幸次郎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3伊藤仁斎伊藤東涯』,岩波書店,1971年,第17頁。
[13]同上,第18頁。
[14]吉川幸次郎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岩波書店,1973年,第12頁。
[15]同上,第170頁。
[16]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大学出版会,1953年,第78—92、125、209—232頁。
[17]相良亨:「江户時代の儒教」,收入于宇野精一等編:『東洋思想の日本的展開』,東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第281—288頁。
[18]今中寛司:『徂徠学の基礎的研究』,吉川弘文館,1966年。
[19]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75—178页。梁容若:《山井鼎与〈七经孟子考文〉》,收入于梁容若著:《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92—300页。周迅:《四库全书所收的日本人著作》,收入于《中日文化与交流》(第二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143—151页。
[20]青木晦藏:「伊藤仁斎と戴東原」,斯文,第8编2号、4号、第9编1号、2号。高橋正和:「孟子字義疏証と語孟字義」,别府大学国语国文学10号。岡田武彦:「戴震と日本古学派の思想唯理論と理学批判論の展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清初思想研讨会”报告,1977)。
[21]吉川幸次郎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3伊藤仁斎伊藤東涯』,岩波書店,1971年,第578、599頁。
[22]阿部吉雄:「日本儒学の特質」,收入于宇野精一等編:『東洋思想の日本的展開』,東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第268頁。
[23]源了圆:『徳川思想小史』,中央公論社,1981年,第71頁。
[24]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二《朱陆篇》。章太炎:《检论》卷四《清儒》。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六《清代经学之建设:顾亭林、阎百诗》。
[25]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63页。
[26]余英时:《戴东原和伊藤仁斋》,《食货》,卷四第9期。黄俊杰:《儒学传统和文化创新》,台北东大图书,1983年,第94—102页。
[27]吉川幸次郎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3伊藤仁斎伊藤東涯』,岩波書店,1971年,第5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