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性(1 / 1)

如上节所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既重视知又重视行。如果这一思想被革命思想家改造,并用于革命意志的巩固,在行动上就能表现为勇猛果敢。在中国阳明学者中,确实有人如泰州学派的颜山农、何心隐等一批人,发表了很多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言论,但是,却很少看到有人付诸行动反抗国家体制。即便是泰州学派的学者,它们也对反抗封建压迫的农民暴动持敌视态度。但是,阳明学对日本人的影响是,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内面的关注度,还强化了他们的社会行动性。虽然藤树不认可这种行动性,但幕末的阳明学者大盐中斋,及维新时期的吉田松阴等,在这一方面无疑表现得非常明显。

大盐中斋(1792—1837)即所谓“大盐平八郎之乱”的主谋。他的思想与举兵行动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大盐中斋在自述《洗心洞札记》中说,“一曰太虚,二曰致良知,三曰变化气质,四曰一死生,五曰去虚伪”,把这些内容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中心思想是“归太虚”。太虚是什么呢?他说:“躯壳外之虚者,便是天也。心葆含万有,于是可悟焉。”也就是说,太虚是天,是心,蕴含万有。大盐中斋认为,天之虚(身外之虚)和方寸之虚是同一物,即太虚。太虚之灵于人身就是良知。人类的形上学使命在于回归太虚。“圣人则彻始彻终,唯一太虚。”普通人“若有欲塞心,则心非虚”,“若归太虚,则人之能事毕”。“致良知”是回归太虚之道。他说:“心欲归太虚者,宜致良知”。不过,中斋的致良知并没有到达如藤树那样的静止顿悟的境地,而是在行动上的不欺骗良知的行为。照他的说法,圣人之学是“明体适用之学”,“论学明道而无其用者,乃背天”,是“异端之教”。中斋主张在确立个人内面道德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将其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这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相近。不过,中斋的致良知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说:“学固正己心,修己身,然唯以正己心,修己身为学,盖非大人之道。”他还从“心葆含万有”这一命题出发,认为“夫身外之虚,皆吾心也。即人物在心之中,其为善去恶亦我身之事……”,“夫人之嘉言善行,即吾心中之善,而人之丑言恶行,亦吾心中之恶也”。也就是说,对于人之恶、世间之恶以及自身内面之恶,都必须不欺骗良知而加以修正。以己身于世界灭恶扬善,就是消灭自己心中的恶实现善。如此,中斋的“明体适用”不仅重视个人行为,还强调社会实践。大盐中斋思想中最主要的特色,是把阳明学由个人道德修养的哲学转变为改造社会的行动哲学。他说:

图76 大盐中斋画像

“当其义,则不顾身之祸福生死,果敢行之”,倡导勇猛果敢的精神。[24]天保八年(1837),大饥荒最厉害的时候,大阪町奉行和奸商趁机中饱私囊为恶一方,中斋不顾生死发动武装起义,严惩这些恶行。对中斋来说,这些行动是必然的。

图77 《洗心洞札记》

图78 大盐之乱边烧砸豪商之家、边行进之大盐军(《出潮引汐奸贼闻集记》)

幕末的尊王攘夷派思想家和活动家,也受到日本阳明学行动性的影响,表现出战斗精神。吉田松阴(1830—1859)读过王阳明的《传习录》、李贽的《焚书》、大盐中斋的《洗心洞札记》,并说:“其学真,往往与吾真会耳。”[25]他还说,“君子者,通心与理。体灭气竭,理独亘古今。穷天壤,未尝暂歇也”,从心与理不灭的主观唯心主义生死观出发,提倡不计生死的精神。[26]他在《自警诗》中说:“士苟得正而毙,何必明哲保身。不能见几而作,犹当杀身成仁。”[27]

松阴门人高杉晋作也喜好阳明学。他在读了王阳明的《传习录》之后作诗曰:“王学振兴圣学新,古今杂说遂沉湮。唯能信得良知字,即是羲皇以上人。”[28]

注释

[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978页。

[2]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572页。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45—347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中国哲学史》(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154—157页。杨天石:《泰州学派》,中华书局,1982年,第50、51页。

[5]島田虔次:『朱子学と陽明学』,岩波書店,1983年,第146—157、177頁。

[6]邓艾民:《王守仁唯心主义泛神论的世界观》,收入于《中国哲学》(第八辑),三联书店,1982年,第174—199页。

[7]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905页。

[8]沈善洪、王凤贤:《论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积极意义》,收入于《中国哲学》(第五辑),三联书店,1981年,第220页。

[9]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99页。

[10]张绍良:《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收入于《中国哲学》(第五辑),三联书店,1981年,第244页。

[11]陈远宁:《王阳明哲学合理因素试探》,收入于《中国哲学》(第五辑),三联书店,1981年,第159—175页。

[12]武内義雄:「儒教の精神」,收入于『武内義雄全集』,角川書店,1979年。

[13]尾藤正英:『日本封建思想史研究』,青木書店,1986年,第195頁。

[14]山井湧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29中江藤樹』,岩波書店,1974年,第399頁。

[15]李甦平:《中日阳明学比较研究初探》,《东方哲学研究》,1985年第1期。

[16]后藤陽一、友枝龍太郎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0熊沢蕃山』,岩波書店,1971年,第482頁。

[17]同上,第482頁。

[18]尾藤正英:『日本封建思想史研究』,青木書店,1986年,第256頁。

[19]石田一良编:『体系日本史叢書23思想史2』,山川出版社,1980年,第178頁。

[20]后藤陽一、友枝龍太郎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0熊沢蕃山』,岩波書店,1971年,第491—493頁。

[21]同上,第491—493頁。

[22]尾藤正英:『日本封建思想史研究』,青木書店,1986年,第274頁。

[23]山井湧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29中江藤樹』,岩波書店,1974年,第397頁。

[24]相良亨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46佐藤一斎大塩中斎』,岩波書店,1980年,第732頁。

[25]井上哲次郎:『日本陽明学派の哲学』,富山房,1937年,第386頁。

[26]同上,第378頁。

[27]同上,第389頁。

[28]魏常海:《王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先导作用》,《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